周易吧 关注:453,171贴子:4,021,360

论周易占卜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开这一贴的目的在于揭开周易的占卜原理,供爱好者学习用,别无他图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10-31 14:27回复
    先引用网上别人的段子作为开头:
    如果学习周易,或学习解卦,应该站在远古年代的环境中来推敲。比如,可以想象一下伏羲是如何解卦的?夏、商、周年代的占卜师是如何解卦的?他们肯定没有一本周易可以查阅,也不知道六爻纳甲、梅花易数之类的书籍。
    笔者曾经介绍过一个最接近源头的解卦方法,就是要占问某件事情时,先把卦象起出来,找到动爻,然后直接查阅周易,起出的卦象卦辞是什么,动爻的爻辞是什么,变卦的卦辞是什么,变爻的爻辞是什么。
    这四个步骤,前面两个步骤是查阅事情的过去时空,后面两个步骤是查阅事情的未来时空。
    这四个步骤是周易古经诞生之后,正宗的占卜师所遵循的占卜途径。
    后来周易流入了民间,到了西汉,出现了分支,京房先生发明里六爻纳甲。到了北宋,邵康节先生又发明了梅花易数。这两个支流,实际就是把另一个系统天干地支和五行生克并入了周易六十四卦。
    笔者多次提到过,阅读周易古经原文,在里面是找不到五行生克概念的,但有天干地支的踪迹,里面提到先甲三日、后甲三日,说明古人在创作周易的年代,天干地支作为一种历法,已经在民间应用了。
    但可以看出天干地支并不是周易六十四卦的组成内容。可能当时的天干地支,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日历,是一个计算时间的独立系统。
    周易六十四卦则是一个用于占卜的独立系统。两个系统并不兼容或混合。
    也就是说,在西汉的京房先生发明六爻纳甲之前,占卜师占问事情,都是起出卦象后直接查阅周易古经原文的。
    所以笔者认为,直接查阅周易原文的解卦方法,是最正宗的,也是最接近源头的易经占卜形式。
    因为六爻纳甲并不是传承周易的,而是借用六十四卦的数据平台,另外创立了一个占卜系统。把周易古经中对六十四卦的解读全部删除了,然后把天干地支系统合并了进来,相当于是一个重组的单位。当然也属于一种跨界或创新吧。
    至于后来的梅花易数,其实是受到六爻纳甲的启发,是六爻纳甲的一个支流。当然梅花易数有时也会引用到周易古经中的卦辞或爻辞,但还是以五行生克为核心理念的。
    了解了这些来龙去脉,我们大致可以知道,在周易诞生的年代,占卜师占问事情是不会用到天干地支和五行生克的,因为周易古经中没有这些概念。用天干地支和五行生克进行解卦,是西汉以后的民间人士进行的创造发明。
    就如有一次笔者在网上看到一个视频,一位先生在传授梅花易数,教学生一个起卦方法,说如果遇到事情要起卦,可以看一下手表上的时间是几点几分,然后把几点当上卦,几分当下卦。这个起卦方法连邵康节都不会,说不定过了几千年,这位先生因发明看手表起卦法也跟邵康节一样出名哦。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3-10-31 14:31
    回复
      2025-08-08 20:37:1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可以看出,后来出现的许多预测学,其实都不是周易的最初方式了,大多数都是挂着周易的名号而已,那么周易最古老,最正宗的占卜方式是什么?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3-10-31 14:40
      回复
        正如前文所讲,直接查阅周易原文的解卦方法,是最正宗的,也是最接近源头的易经占卜形式。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3-10-31 15:06
        回复
          而关于起卦,正宗古法则是蓍[shī]草起卦法。后来又出现了许多简化的方式。有用三枚铜钱起卦的方法,用铜钱起卦虽然简单,但和用49根蓍草来比,铜钱出现重复卦的概率要明显高于蓍草的。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3-10-31 15:15
          回复
            追寻古法而总结下来,周易占卜,最正宗的方式应该就是蓍草起卦法,周易原文解卦法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3-10-31 15:19
            回复
              蓍草起卦法记录在《周易·系辞传》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六十,当期之日。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
              以上说得比较简略难懂,不太清楚的朋友可以网上详细查找或者关注我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3-10-31 15:28
              回复
                再说古法断卦
                以下是历史上名家解卦方式,有差别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3-10-31 15:43
                回复
                  2025-08-08 20:31:1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朱熹《易学启蒙》提到的占断方法:
                  六爻不变,以本卦卦辞断;
                  一爻变,以本卦变爻爻辞断;
                  两爻变,以本卦两个爻辞断,但以上者为主;
                  三爻变,以本卦与变卦卦辞断;本卦为贞(体),变卦为悔(用);
                  四爻变,以变卦之两不变爻爻辞断,但以下者为主;
                  五爻变,以变卦之不变爻爻辞断;
                  六爻变,以变卦之卦辞断,乾坤两卦则以「用」辞断。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3-10-31 15:43
                  回复
                    南怀瑾断卦方法
                    六爻安定的,以本卦卦辞断之。
                    一爻动,以动爻之爻辞断之。
                    两爻动者,则取阴爻之爻辞以为断,盖以“阳主过去,阴主未来”故也。所动的两爻如果同是阳爻或阴爻,则取上动之爻断之。
                    三爻动者,以所动三爻的中间一爻之爻辞为断。
                    四爻动者,以下静之爻辞断之。
                    五爻动者,取静爻的爻辞断之。
                    六爻皆动的卦,如果是乾坤二卦,「用」辞断。乾坤两卦外其余各卦,如果是六爻皆动,则以变卦的彖辞断之。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3-10-31 15:44
                    回复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名家之解,爱好者自己查找,不能一一列出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3-10-31 15:51
                      回复
                        看了众多先贤的解卦方式后,正如一句话所讲:“装卦容易断卦难”。各家有各家的说法,你也不知道该听谁的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3-10-31 15:54
                        回复
                          学《易》之路是艰难的,楼主学习《周易》的过程,遇到许多困惑,坚持下来,苍天不负有心人,后来终遇名师,在经过指点之后,再三参究古籍,去伪存真,方得领略古法解卦之一二。望广大吧友一起探讨交流,追源溯真。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3-10-31 16:06
                          回复
                            留个言


                            IP属地:河北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23-11-04 02:44
                            回复
                              2025-08-08 20:25:1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学习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3-12-19 17: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