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引用网上别人的段子作为开头:
如果学习周易,或学习解卦,应该站在远古年代的环境中来推敲。比如,可以想象一下伏羲是如何解卦的?夏、商、周年代的占卜师是如何解卦的?他们肯定没有一本周易可以查阅,也不知道六爻纳甲、梅花易数之类的书籍。
笔者曾经介绍过一个最接近源头的解卦方法,就是要占问某件事情时,先把卦象起出来,找到动爻,然后直接查阅周易,起出的卦象卦辞是什么,动爻的爻辞是什么,变卦的卦辞是什么,变爻的爻辞是什么。
这四个步骤,前面两个步骤是查阅事情的过去时空,后面两个步骤是查阅事情的未来时空。
这四个步骤是周易古经诞生之后,正宗的占卜师所遵循的占卜途径。
后来周易流入了民间,到了西汉,出现了分支,京房先生发明里六爻纳甲。到了北宋,邵康节先生又发明了梅花易数。这两个支流,实际就是把另一个系统天干地支和五行生克并入了周易六十四卦。
笔者多次提到过,阅读周易古经原文,在里面是找不到五行生克概念的,但有天干地支的踪迹,里面提到先甲三日、后甲三日,说明古人在创作周易的年代,天干地支作为一种历法,已经在民间应用了。
但可以看出天干地支并不是周易六十四卦的组成内容。可能当时的天干地支,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日历,是一个计算时间的独立系统。
周易六十四卦则是一个用于占卜的独立系统。两个系统并不兼容或混合。
也就是说,在西汉的京房先生发明六爻纳甲之前,占卜师占问事情,都是起出卦象后直接查阅周易古经原文的。
所以笔者认为,直接查阅周易原文的解卦方法,是最正宗的,也是最接近源头的易经占卜形式。
因为六爻纳甲并不是传承周易的,而是借用六十四卦的数据平台,另外创立了一个占卜系统。把周易古经中对六十四卦的解读全部删除了,然后把天干地支系统合并了进来,相当于是一个重组的单位。当然也属于一种跨界或创新吧。
至于后来的梅花易数,其实是受到六爻纳甲的启发,是六爻纳甲的一个支流。当然梅花易数有时也会引用到周易古经中的卦辞或爻辞,但还是以五行生克为核心理念的。
了解了这些来龙去脉,我们大致可以知道,在周易诞生的年代,占卜师占问事情是不会用到天干地支和五行生克的,因为周易古经中没有这些概念。用天干地支和五行生克进行解卦,是西汉以后的民间人士进行的创造发明。
就如有一次笔者在网上看到一个视频,一位先生在传授梅花易数,教学生一个起卦方法,说如果遇到事情要起卦,可以看一下手表上的时间是几点几分,然后把几点当上卦,几分当下卦。这个起卦方法连邵康节都不会,说不定过了几千年,这位先生因发明看手表起卦法也跟邵康节一样出名哦。
如果学习周易,或学习解卦,应该站在远古年代的环境中来推敲。比如,可以想象一下伏羲是如何解卦的?夏、商、周年代的占卜师是如何解卦的?他们肯定没有一本周易可以查阅,也不知道六爻纳甲、梅花易数之类的书籍。
笔者曾经介绍过一个最接近源头的解卦方法,就是要占问某件事情时,先把卦象起出来,找到动爻,然后直接查阅周易,起出的卦象卦辞是什么,动爻的爻辞是什么,变卦的卦辞是什么,变爻的爻辞是什么。
这四个步骤,前面两个步骤是查阅事情的过去时空,后面两个步骤是查阅事情的未来时空。
这四个步骤是周易古经诞生之后,正宗的占卜师所遵循的占卜途径。
后来周易流入了民间,到了西汉,出现了分支,京房先生发明里六爻纳甲。到了北宋,邵康节先生又发明了梅花易数。这两个支流,实际就是把另一个系统天干地支和五行生克并入了周易六十四卦。
笔者多次提到过,阅读周易古经原文,在里面是找不到五行生克概念的,但有天干地支的踪迹,里面提到先甲三日、后甲三日,说明古人在创作周易的年代,天干地支作为一种历法,已经在民间应用了。
但可以看出天干地支并不是周易六十四卦的组成内容。可能当时的天干地支,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日历,是一个计算时间的独立系统。
周易六十四卦则是一个用于占卜的独立系统。两个系统并不兼容或混合。
也就是说,在西汉的京房先生发明六爻纳甲之前,占卜师占问事情,都是起出卦象后直接查阅周易古经原文的。
所以笔者认为,直接查阅周易原文的解卦方法,是最正宗的,也是最接近源头的易经占卜形式。
因为六爻纳甲并不是传承周易的,而是借用六十四卦的数据平台,另外创立了一个占卜系统。把周易古经中对六十四卦的解读全部删除了,然后把天干地支系统合并了进来,相当于是一个重组的单位。当然也属于一种跨界或创新吧。
至于后来的梅花易数,其实是受到六爻纳甲的启发,是六爻纳甲的一个支流。当然梅花易数有时也会引用到周易古经中的卦辞或爻辞,但还是以五行生克为核心理念的。
了解了这些来龙去脉,我们大致可以知道,在周易诞生的年代,占卜师占问事情是不会用到天干地支和五行生克的,因为周易古经中没有这些概念。用天干地支和五行生克进行解卦,是西汉以后的民间人士进行的创造发明。
就如有一次笔者在网上看到一个视频,一位先生在传授梅花易数,教学生一个起卦方法,说如果遇到事情要起卦,可以看一下手表上的时间是几点几分,然后把几点当上卦,几分当下卦。这个起卦方法连邵康节都不会,说不定过了几千年,这位先生因发明看手表起卦法也跟邵康节一样出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