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扶桑吧 关注:22贴子:295
  • 7回复贴,共1

元聿: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黑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3-11-04 23:35回复
    明训帝·元聿|临池|
    汴京人士 后随父迁恭州 安王嫡长子
    胡歌
    图片: 网页链接
    尤善书法及(剑术)
    年少气盛 (明)→ 自负 荒诞(昏)
    仆:游云 惊龙
    -
    启顺六年,其母因安王宠妾灭妻{12},致其小产而亡,妻逝不过一年,既续弦妾室万氏为妻。
    启顺十二年初,安王率千军推翻暴政,欲登基为帝。然于登基前一日猝死,群臣慌乱,因其下只有一子,年末,遂拥元聿为帝{18}。
    启顺十三年初,元聿称帝后{19}仍要尊安王为皇考,其元妻为皇太后,续弦万氏陪葬皇陵。群臣反对者众,暂压。年中聿舍长子长女而获霍太妃支持,尊其为太皇太后,任其垂帘听政。
    启顺十四年即明训元年,元聿正式登基后改号明训,登基大典/册后礼延至明训元年中。{20}
    明训五年出兵亓国,大胜,收为附属国。{25}
    明训十年改号观菩。{28}
    -
    在法家之中,他尤其喜欢韩非子, 对法家“富国强兵”之术颇感兴趣;对王安石的理财治国思想非常赞赏。
    “若古之立功名者,管仲之于齐,商鞅之于秦,吴起之于楚,皆使政令必行”
    他狠父亲的狠辣、自私,却不知这具有遗传的血液已然缓慢将他吞噬。
    -
    少年帝王。弑父且憎恶,缺乏母爱异常固执、性格悲观且情绪不稳定。极度双面,人前护父、人后恶之。夜寐时常会再现弑父场面,久而久之此事虽一直缠绕在他心底但却恍若梦境、难辨虚实。朝局稳定后逐渐沉迷于佛教法度,信奉真神。
    -
    汴京冬日的雪总是很少会停歇,宫中静寜的似乎可以听到刀刃入肉体的刺痛音。事实上,侧殿后阁中已然被鲜血染成一片了,聿持刃跪落一旁。而这血。腥又瑰丽的一幕恰好被前来沏茶的宓姬瞧见:哐——是关扉合牖的声响。
    而这一切,成为了二人心中永无法枯萎的、消散的瑰玫。安王性狠重欲,醉酒时狂躁易怒,时常将为婢的宓姬欺辱、谩骂,而如此匹夫——却被义者拥为储君!贺圣之朝,难道要推翻暴政再行荒政么?
    元聿自认少阅五经,走兵行川无有不及,甚之、更甚。而为独子,重任应担。
    或许在启顺三年时,元聿已然恨上了安王。犹记那日昏烛曳豆,安王见产女后只是嘱咐半句便去了侧卧,而不过半刻夫人血崩…再难回天乏术时,聿哭红了双眼、吼破了喉咙,安王却已然醉倒在了温柔乡。
    -
    生亦何欢,死亦何苦。
    母亲说她曾见过最娇艳的格桑花。
    神女违背了承诺,在逃离的同时也受到了巫血的诅咒。三十岁,是命运的禁锢、是神罚。
    :子女中必有一人受此咒影响。
    这如同咒痂般的禁囿,却是压倒元聿最轻的稻草。
    母亲没有告诉他这一切,而生时在颈间痕迹却已然宣诉了。要得知二人中谁受此惩罚,要用自己血缘之下的子女验证(非死及残)。
    就在最终关头元聿停止了,无论是谁都要先活下去吧,他这样想、却没有告诉公主。他已然负过善若一次,还要有第二次么?母亲知晓、会不会怪罪他没有善待妹妹,明明…只有他二人相依了。
    史书会如何记载,千秋万岁后人该如何评论?
    要追溯,却惘然。


    IP属地:黑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3-11-04 23:36
    回复


      IP属地:黑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3-11-04 23:37
      回复
        帝·元聿
        窗外涩凉阴郁的氛围似乎渗透桕木,连曳烛影摆时遗留下的痕印似乎也在宣示着空耗。寂静、只余掌中把玩一折奏纸声,折开、又合。其中声响徘徊在浮荡空廖的英殿中,微弱的飞音却仍似要刺破耳膜。“赢官人要拿书中腐朽古字来应付朕么?自启顺八年,尔入正军,吹响冠军侯美名,后深入失地、封狼居胥,如此响彻云京的薛郎——见朕,唯二古曰否?”撇下此折,拂衣而立时仍于高阶上俯首相视,“民间拥立新王,你认为(他们)是支持朕、或是推翻暴帝实为民心所向?”


        IP属地:黑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3-11-04 23:37
        回复
          记录每次的变化!希望可以一点点进步!


          IP属地:黑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3-11-04 23:38
          回复
            帝·元聿
            阐香绕尾似要将满室熏染,铺就垂幕的曳帘轻晃时才由臣礼揭开一层雾蒙。青屡踏玉阶、所袂过每寸兰绣织出的陛玑而过,更是象征着颛权受下曦皇恩赦。这一回的相视,扶起修臂的掌中就连同君臣同盟的系解。“边域安稳,多赖于你冠侯危名,现有薛臣定京助朕,必可固朝安堂同朕共赏盛京绝流、未央锦绣。”爽朗似冽泉撞石震响了此刻志明、达为集安。


            IP属地:黑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3-11-04 23:38
            回复
              元聿:
              母亲说她曾见过最娇艳的格桑花。
              神女违背了承诺,在逃离的同时也受到了巫血的诅咒。三十岁,是命运的禁锢、是神罚。
              :子女中必有一人受此咒影响。
              这如同咒痂般的禁囿,却是压倒元聿最轻的稻草。
              母亲没有告诉他这一切,而生时在颈间痕迹却已然宣诉了。要得知二人中谁受此惩罚,要用自己血缘之下的子女验证(非死及残)。可在最终关头元聿停止了,无论是谁都要先活下去吧,他这样想、却没有告诉公主。
              他已然负过善若一次,还要有第二次么?母亲知晓、会不会怪罪他没有善待妹妹,明明…只有他二人相依了。
              生亦何欢,死亦何苦。
              会有人比他更适合当皇帝。
              史书会如何记载,千秋万岁后人该如何评论?
              (一点胡思乱想)


              IP属地:黑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3-11-04 23:40
              回复
                不知道发什么dd总没错!


                IP属地:黑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3-11-04 23:4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