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好奇艺粟斋末期的水平,收了块去年初的看看,墨体可见明显扯版,描金亦略随意,不过仍比上墨用心,和17年的南宗北斗比墨体毫无光泽,香气则是明显加多了冰片。
墨液没拍,但是墨身以艺粟斋家来算还算硬朗,用便宜宋坑磨的,没有砂,研磨无声,墨液比我手上的蓝字纯松烟要清爽,没那么黏糊,但是还是有一丁点黏糊的感觉,应该是加骨胶的基础配方导致的,也可能是年份太短导致的。
实际书写束墨不错,不像玉犀堂胶轻易洇,但是黑度远不如,可见松烟烟料档次一般(不过远比手上的纯松烟黑,那个蓝字纯松烟淡墨几乎是蓝色的。)
综合价格和质量,个人以为应该和玉犀堂现在60一两的纯松烟各有胜负,有一说一比我预期的要有意思,如果只作练习用板子很多,可以收来玩。老冯末期显然又打算干点实事,可惜时不我待,令人感慨。







墨液没拍,但是墨身以艺粟斋家来算还算硬朗,用便宜宋坑磨的,没有砂,研磨无声,墨液比我手上的蓝字纯松烟要清爽,没那么黏糊,但是还是有一丁点黏糊的感觉,应该是加骨胶的基础配方导致的,也可能是年份太短导致的。
实际书写束墨不错,不像玉犀堂胶轻易洇,但是黑度远不如,可见松烟烟料档次一般(不过远比手上的纯松烟黑,那个蓝字纯松烟淡墨几乎是蓝色的。)
综合价格和质量,个人以为应该和玉犀堂现在60一两的纯松烟各有胜负,有一说一比我预期的要有意思,如果只作练习用板子很多,可以收来玩。老冯末期显然又打算干点实事,可惜时不我待,令人感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