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个结论罢:你想好,他便是好的,若不想好,也没人能帮你。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我很感谢我在锁中的日子,虽然我没有做到善始善终。
一.锁中的"地位"
锁中这个学校是挂着十三中集团牌子,生源比较两级分化,所谓诺贝尔班一般一个年级4个,诺贝尔班里会一半好生,也会有10来个特别差的学生,所谓拉下来平均分就是这样吧!
二.教育水平
教育是学生和教师两方面的事情。锁中是个有意思的地方,一切都在两极分化,大多数教师至少是有责任意识的,能够教育你前进的,青年教师自然如此,但是总有几个混吃等死的,例如数学组的一个姓蔡的老师。教师水平和学生水平脱节的现象也有时会发生,这不是贬低任何一方,锁中存在有从科利华借调来的教师,这类教师更习惯于教学基础优秀、反应灵敏的学生,但到锁中这类学校,能给学科基础薄弱的学生带来“降智打击”。但虽然如此,极少有学生每次都能遇到对自己胃口的老师,如果真的摊上了,那只能自救:自己想办法提升。
与此同时,学生的两极分化自然是一直存在的。近年来有诺贝尔班的加持,能吸引到一些想上名校而不得但基础也不能说不优秀的同学,甚至能忽悠到290分以至于更高的学生入校,这些学生自然是会被安排到较为优秀的班级;与此同时,沉默和平常的大多数则占据了其他的并不是那么优秀的班级,锁中自己也有复读生,所谓复读的就是交钱留级。好在锁中和大多数学校一样,不玩门阀,学生进去什么班一半到毕业还是那个班,也自然有人进不好的班,努力是靠个人的,平行班有一年一个大神裸分全南京市第一名。见过低分进来的学生一年后拿到年级前十,也有高分入校,但是最终慢慢失去了优势,败给启点不如自己的人。一切都不是绝对的,有强,必然有弱。
学生学习的两极分化是慢慢滚雪球的,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你能走多远,和老师有关系,但不是仅和老师有关系。你能够每天保证有效率的学习吗?你能够基本上放弃娱乐活动,整天和书本为伍吗?努力很煎熬,但是对锁中的普通学生来说,只有这么一条路。
此外,在锁中和这类学校学习,要注意满足感陷阱。这个词是我自己编的,锁中中有一批人是不怎么学习的,不勤勤恳恳干事的,最典型的是靠几个月临时冲刺考上锁中觉得中考前前也可以来这么一下的。超过这些人很容易,初中是个积累的过程,想往前走只能靠踏实干活,但恰恰因为这些人是容易超过的,容易让自己产生一种虚假的满足感,感觉我似乎还不错,名次还看的过去,一百多名也好交差。但实际上超过的仅仅是战斗力本身不高的一部分人,真正战斗力高的,或者说能力强努力踏实的,都在一百名以内至少。如果想在中考有所作为,100名也是不够的。因为锁中的平台高度就在这,譬如100米的山,你走到了80米就进了前百分之20,但还有四百米,五百米、几千米的高峰,他们的前百分二十又在什么地方呢?不要封闭自己的眼界,锁中太小,平台低,只能往外看。看区排名,看市排名,让自己明白自己和好学生的真正距离。
三.行政管理
不同层次学校官僚主义都是存在的,对于锁中这种生源分化较大,基础薄弱的学校,采取官僚式的管理手段是有意义的,人心齐泰山移,一条心才能往前走。答主初二的时候学校曾经下发过晚自习指导方案,规定了学生晚自习什么时间段该做什么,初三末期更是强调这个。如果学生各个十分自觉,懂得合理安排自我行程,那么学校还需要花专门的精力到处管吗?显而易见的,如果在这类学校过于放松,那么后果应该是不太好的。
诚然,我现在为这个行为辩护,不代表我当时很赞同这种行为,尤其是在初三窒息的情况下。这边插一句话,初三可以很轻松,也可以很窒息,取决于你的水平。水平高和水平低的都轻松,窒息的是中间这类人。对谈恋爱这类行为,总的方向是疏导抑制的,但火力猛烈程度和老师的风格有关。如果能保持不错的成绩,老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是正常的
最后,还是让我感谢一下这所学校罢,我在这挥洒了三年的汗水,得到了一些,但是失去的也不少。似乎我总能碰上一些不思进取更年期的灭绝师太吧(数学奇差),我花了三年,从锁金村走到了太平门。我仍然很卑微,我做了很多错事,但是我感谢这的一切。
一.锁中的"地位"
锁中这个学校是挂着十三中集团牌子,生源比较两级分化,所谓诺贝尔班一般一个年级4个,诺贝尔班里会一半好生,也会有10来个特别差的学生,所谓拉下来平均分就是这样吧!
二.教育水平
教育是学生和教师两方面的事情。锁中是个有意思的地方,一切都在两极分化,大多数教师至少是有责任意识的,能够教育你前进的,青年教师自然如此,但是总有几个混吃等死的,例如数学组的一个姓蔡的老师。教师水平和学生水平脱节的现象也有时会发生,这不是贬低任何一方,锁中存在有从科利华借调来的教师,这类教师更习惯于教学基础优秀、反应灵敏的学生,但到锁中这类学校,能给学科基础薄弱的学生带来“降智打击”。但虽然如此,极少有学生每次都能遇到对自己胃口的老师,如果真的摊上了,那只能自救:自己想办法提升。
与此同时,学生的两极分化自然是一直存在的。近年来有诺贝尔班的加持,能吸引到一些想上名校而不得但基础也不能说不优秀的同学,甚至能忽悠到290分以至于更高的学生入校,这些学生自然是会被安排到较为优秀的班级;与此同时,沉默和平常的大多数则占据了其他的并不是那么优秀的班级,锁中自己也有复读生,所谓复读的就是交钱留级。好在锁中和大多数学校一样,不玩门阀,学生进去什么班一半到毕业还是那个班,也自然有人进不好的班,努力是靠个人的,平行班有一年一个大神裸分全南京市第一名。见过低分进来的学生一年后拿到年级前十,也有高分入校,但是最终慢慢失去了优势,败给启点不如自己的人。一切都不是绝对的,有强,必然有弱。
学生学习的两极分化是慢慢滚雪球的,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你能走多远,和老师有关系,但不是仅和老师有关系。你能够每天保证有效率的学习吗?你能够基本上放弃娱乐活动,整天和书本为伍吗?努力很煎熬,但是对锁中的普通学生来说,只有这么一条路。
此外,在锁中和这类学校学习,要注意满足感陷阱。这个词是我自己编的,锁中中有一批人是不怎么学习的,不勤勤恳恳干事的,最典型的是靠几个月临时冲刺考上锁中觉得中考前前也可以来这么一下的。超过这些人很容易,初中是个积累的过程,想往前走只能靠踏实干活,但恰恰因为这些人是容易超过的,容易让自己产生一种虚假的满足感,感觉我似乎还不错,名次还看的过去,一百多名也好交差。但实际上超过的仅仅是战斗力本身不高的一部分人,真正战斗力高的,或者说能力强努力踏实的,都在一百名以内至少。如果想在中考有所作为,100名也是不够的。因为锁中的平台高度就在这,譬如100米的山,你走到了80米就进了前百分之20,但还有四百米,五百米、几千米的高峰,他们的前百分二十又在什么地方呢?不要封闭自己的眼界,锁中太小,平台低,只能往外看。看区排名,看市排名,让自己明白自己和好学生的真正距离。
三.行政管理
不同层次学校官僚主义都是存在的,对于锁中这种生源分化较大,基础薄弱的学校,采取官僚式的管理手段是有意义的,人心齐泰山移,一条心才能往前走。答主初二的时候学校曾经下发过晚自习指导方案,规定了学生晚自习什么时间段该做什么,初三末期更是强调这个。如果学生各个十分自觉,懂得合理安排自我行程,那么学校还需要花专门的精力到处管吗?显而易见的,如果在这类学校过于放松,那么后果应该是不太好的。
诚然,我现在为这个行为辩护,不代表我当时很赞同这种行为,尤其是在初三窒息的情况下。这边插一句话,初三可以很轻松,也可以很窒息,取决于你的水平。水平高和水平低的都轻松,窒息的是中间这类人。对谈恋爱这类行为,总的方向是疏导抑制的,但火力猛烈程度和老师的风格有关。如果能保持不错的成绩,老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是正常的
最后,还是让我感谢一下这所学校罢,我在这挥洒了三年的汗水,得到了一些,但是失去的也不少。似乎我总能碰上一些不思进取更年期的灭绝师太吧(数学奇差),我花了三年,从锁金村走到了太平门。我仍然很卑微,我做了很多错事,但是我感谢这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