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世出的名将,第一流军事家。
那天看了下岳飞年表,发现岳飞一刻不停从两淮打到江南打到两广打到湖南湖北打到两河甚至打了本来属于川陕战区的商州。
这都不算上组织义军玩人民战那啥争的成果。
说一句南宋江山是岳飞打下来的,没有任何问题。
但为什么没有人这么说呢,因为几乎所有人,包括王曾瑜先生,都或故意或被pua地无视上述大部分战绩。这个是内战,不算,这个是打流寇,不算,这个是打起义军,不算。
甚至荆襄这种兵家必争之地,收复襄阳六郡这么重要的战役,都要被说含“金”量不足,不算严格的抗金战绩。汤阴岳飞纪念馆中兴名将战绩对比图都没放收复六郡。
我也不是说岳飞有多么多么牛,但如果要贯彻【外战+主力+重甲骑兵+多源史料佐证】才算战绩,最好大家都严格遵守这一标准。
别盯着岳飞卡来卡去,结果对别人就这也算那也算了~
岳飞的胜仗标准最严格,败仗标准也最严格。
刘錡富平之战是一路经略使,且刘錡富平之败后救援环州的军事行动失败了,出现金人后来任命的四个经略使有三个是从刘錡手下叛逃的奇观。
但有人把富平败仗的锅扣给刘錡吗?没有。反而都在说刘錡富平之战包围四太子左翼军的作战表现多么亮眼。
反观岳飞,岳飞马家渡之战只不过是陈淬手下的统制,人微言轻,岳飞在马家渡也有“独飞与战”的个人show。
结果巴不得把马家渡的锅全扣给岳飞的。杜充是谁?谁在乎。王燮是谁?谁知道。《王伯龙传》都得意洋洋只写打败岳飞。
张俊明州之战斩获不过首领二级。明州战后不久张俊撤出明州,明州“一城生灵尽殪于贼”。
但在某些历史学家嘴里:宋军就张俊愿意一战,应实事求是看待张俊的战绩。
岳飞快被黑出渣的承州泰州之战。光承州之战生擒女真便有三人。斩首和生擒哪个困难,不用科普吧。——何况岳飞论兵力装备和补给都比张俊差太多太多。
泰州撤退,岳飞“渡百姓于阴沙”,至今有生祠记其功德。
结果呢,什么大溃败啊什么岳飞遇上金人不堪一击啦什么岳飞放弃国土罪无可恕啦什么岳飞早期作战不过尔尔啦……
双标至此,思之令人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