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修改了初始势力、血量和“乘虚”的发动条件。
这里谈一下我对官方承吕布和自己一些设计的看法吧。一开始看到觉得眼前一亮,随即又觉得官方整烂活。尽管吕布确实在刘备底下干过,但当时刘备自己也不过是群雄。而且一张专门针对蜀势力的武将,多半非常恶心蜀势力角色的玩家。再者说起被吕布被刺的诸侯们,丁原、董卓、曹操……为什么单单给刘备安排一个“乘虚”。
但当我线下在将池加入这样牌后,才发现完全不是这样。根本没有人在意什么吕布算不算蜀势力角色,就算有也一带而过。至于历史契合度,更是完全没人谈及。或者说,吕布当下的大众印象正是“勇猛无双”和“三姓家奴”,而这一版自然相当到位。至于蜀势力角色的玩家们,看到这张将也不过笑骂一句“狗设计的”,而这也成为牌局乐趣的一部分。
这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设计,我总是“苦心孤诣”地平衡武将们在不同场面下的发挥,挖空心思让技能看上去更贴合历史和演义形象,结果就是技能一版比一版更长,所谓的创新也只是调用一个又一个新机制。写这几段话算是对我自己的提醒:也许相比“平衡性”“稳定性”“契合度”,“游戏性”才是评价一个设计的最高标准;而大多数玩家判断武将契合度的参照对象,往往是活在他心里的那个人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