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战略吧 关注:4,699贴子:119,419
  • 11回复贴,共1

霉菌这种攻击机到底叫啥?有翻译叫巴尔的摩的,好像不太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应该是早期的攻击机,我没查到有叫巴尔的摩的攻击机,是不是个绰号,正名叫别的?


IP属地:天津1楼2024-03-06 10:30回复
    找到一段话:
    与“马里兰”有相似境遇的是马丁公司另一款飞机。它在设计之初被称为马丁187型,主要供给英军使用后称“巴尔的摩”,最后获得陆航象征性的使用而得名A-30。这种双发三座飞机的性能相当不俗,最大速度490千米/时,实用升限7101米,航程1770千米,机上武装更是多达10挺机枪,可载弹907千克。其量产从1941年年中开始,总产量高达1575架。虽说该机是马丁公司在二战期间制造数量第二多的机型,但是进入美国陆航服役的却非常之少,而参加过一线战斗的更是为零。当然,它在英军阵营中还是有不错的表现。


    IP属地:上海2楼2024-03-06 13:04
    收起回复
      马丁187“巴尔的摩”是由马丁“马里兰”轻轰炸机发展而来,根据英国订货生产,1941年10月50架“巴尔的摩”Mk I(AG685)装船运往英国的利物浦的伯顿伍德进行测试。首批的150架“巴尔的摩”Mk I和Mk II轰炸机都没有安装动力机背炮塔,Mk I机背装单管7.7毫米维克斯K型机枪,而Mk II型改为双管机枪。
      由于皇家空军缺乏中型和轻型轰炸机,1942年1月首批“巴尔的摩”均装备驻防埃及尚杜尔的第223中队,用于改装训练。第二个换装“巴尔的摩”的是第55中队,该中队换装的是Mk III轰炸型,它装备了博尔顿-保罗动力炮塔,该炮塔配双管或四管7.7毫米勃朗宁机枪,第55中队参加了加查拉战役,1942年5月托布鲁克陷落。
      第55和第223中队继续在昔兰尼加地区作战。这两个中队与驻防阿米尼亚的第21战斗群和装备着道格拉斯“波斯顿”Mk III的第12和第24中队构成了英国北非沙漠战区轰炸机部队的主力。“巴尔的摩”还装备第69中队和第203中队执行对班加西和托布鲁克德军非洲军团军营和机场的侦察任务。
      阿拉曼战役后“巴尔的摩”继续在利比亚和突尼斯作战。实战证明该机坚固耐用,易于操纵。1943年皇家空军是“巴尔的摩”Mk IIIA的主要用户,还根据订单为美国陆军航空兵生产,型号名称为A-30。该机的变化在于用马丁250CE双管12.7毫米勃朗宁机枪炮塔取代了博尔顿-保罗动力炮塔。“巴尔的摩”Mk IV(A-30A)与“巴尔的摩”Mk IIIA差别不大。“巴尔的摩”中最后一种型号是Mk V,换装怀特GR-2600发动机,翼上装12.7毫米机枪。
      “巴尔的摩”在皇家空军驻防意大利和西西里部队中服役到1945年5月,还在自由法国和意大利联合空军中作战。根据《租借法案》许多“巴尔的摩”交付给土耳其。该机共生产1575架,最后一型称为FW880(“巴尔的摩”Mk V),1944年5月交付皇家空军。
      参数:
      型号:Martin Baltimore Mk III
      类型:四座轻型/中型轰炸机
      动力:两台1660马力怀特“旋风”GR-2600-19星型活塞发动机
      性能:3555米最大平飞时速486公里,爬升至4570米需12分钟,实用升限7315米,标准航程1530公里
      重量:空重6895公斤,最大起飞重量10433公斤
      尺度:翼展18.69米,长14.77米,高5.41米,翼面积50.03平米
      武器:四挺7.7毫米机翼勃朗宁机枪,两挺(或四挺)7.7毫米勃朗宁机背炮塔机枪和两挺7.7毫米机腹机枪,最大炸弹载弹量907公斤


      IP属地:上海3楼2024-03-06 13:07
      收起回复
        BF110:这货的两个发动机给我吧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3-06 21:22
        收起回复
          你们学院派玩家真是令人叹为观止!话说这小破游戏体量还没现在3a大作一根汗毛粗,但为啥百玩不厌呢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3-07 12:2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