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ch吧 关注:543,871贴子:15,713,439

如果有条件,年轻人还是不要急着工作的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现在有一种风气,喜欢扯“从事生产”的虎皮,常常可以看到以“脱产学生”来表达某人对社会的认识肤浅幼稚。诚然学生对社会的认识确实往往肤浅,但恐怕也与“脱产”无关。
实际上就现实而言,越是深入的从事直接的生产工作,人的眼界也就越狭窄。如果有接触过在工厂里打螺丝的一线工人——这个三班倒,每天上十二个小时班,一个月只放四天甚至两天的群体——大概会有所体会。他们这些"生产的最前沿”的人,别提能有什么深刻的认识了,如果干的久了,人都变得麻木迟钝,与社会脱节。同样对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而言,他们不可谓不生产,但大多数的农民对社会的认识可能还不如脱产的大学生。
而即便从事更高端、更有技术的生产工作的人,比如工程师、高级技师,他们那些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深造的技能似乎也并不能对认识社会有太多的提升。
但是做生意的人对于社会的规律却总是更加敏锐,可能是因为不敏锐的都失败了吧。销售、HR或者其他“与人打交道”的职业也是如此。
看起来与其说从事直接的生产,“与人打交道”这样的职业才是认识社会的更有效率的方式。
当然做生意、销售等与人打交道的职业也是一种生产,或者说只要在上班,都不失为一种生产。但话说回来,“与人打交道”也并非需要上班。
《高老头》里的拉斯蒂涅作为一名法学生,想要出人头地却不把心思花在努力读书上,而是像家里预支了一年的生活费去买了几套漂亮的行头,然后去跟这贵族夫人、少爷们鬼混,混迹在舞会赌场之间。而伏脱冷这个极道人士,显然也没有从事生产过。而鲍赛昂夫人,这个伯爵太太,除了找情人就是参加舞会沙龙的不事生产的伯爵夫人,如果放在现在的互联网上肯定会被以“脱产的蛀虫”为由封口,但确实她点出了最透彻的对社会的解释。倒是可怜的高老头,这个勤劳肯干的实干家却到死才发现他两个吸血鬼女儿的本来面目。
切格瓦拉读大学的时候“不务正业”,和好朋友骑着摩托车游历了大半个拉丁美洲,正是在这场旅途中,在和旅途中遇到的各类人的交流中他认识到了南美洲的现状。假如他没有“脱产旅游”,而是去找了班上,去工厂里当工人,怕是一辈子也想不明白很多事情。
正巧现在就业形式也并不怎么乐观,家里有条件的话,建议刚毕业的学生还是不要去急着找工作(反正也找不到什么好的),去各地旅游、或者多去各种场合社交一下,真正的增长一下对社会的认识,无疑是有好处的。


IP属地:四川1楼2024-03-09 00:38回复
    你疑似有点过度城市化
    不是骂人,不是批评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3-09 01:00
    收起回复
      如果你认为旅游和社交能增长见识的话 我只能建议多看点一千零一夜 安徒生童话之类的书籍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3-09 01:12
      收起回复
        我父母都是一个埋头工作的人。结果我妈自己都感叹“眼界浅了”吃了很多亏。而我有个没工作的姑妈,终日混迹于茶楼,和各式各样的人打交道,没事儿也喜欢到处乱跑,却掌管了家里的财政大权,总是能交到消息灵通的朋友,靠着倒腾房子硬生生凭借姑父的工资赚到了千万家产。姑父也不过普通职员,但姑姑却搞到了人脉直接给我堂姐安排了个好工作。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3-09 01:23
        收起回复
          你的话有一定道理,人要避免陷入井底之蛙,但结论完全是错的...


          IP属地:安徽来自手机贴吧5楼2024-03-09 01:23
          回复
            前半部分属于倒果为因的诡辩。
            并不是从事直接生产的工作导致了认知狭窄,而是家庭条件不好+认知水平的不足使得他们在社会分工中处于较低的位置。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3-09 01:24
            收起回复


              IP属地:沙特阿拉伯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3-09 01:25
              收起回复
                年轻人不工作,你给钱支持他们旅游吗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03-09 01:27
                收起回复
                  这里我可以直接开骂嘛
                  我在说脱产的时候,我就是默认这类群体是缺乏自己独自生活能力的。
                  现在当然不太可能有岁大饥那种情况,我也不是说某类群体是什么罪大恶极的XX,我更不喜欢谈江湖地位那套。
                  但是,这是一个能力上配不配的问题。
                  把认知=能力,那是成功学那套rz玩意。
                  一个自认为是“知识份子”那就先上桌嘛,谁在高呼阶级固化又害怕自己阶级滑落的呢。应该不是老农,也不是流水线上的工人。
                  如果现实就是一场沙龙里的牌局,那很简单,输光了就别红眼,自己拍拍衣服离场走人,天台也需要排队。
                  切格瓦拉,也只有托派和意识形态coser会把他真当成什么导师吧。那就先着调点,学学怎么当流寇和做饭,而不是幻想自己杀进东京,夺了大便的鸟位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03-09 01:57
                  收起回复
                    难道不是现在的工作被资本异化了,才导致很多原社会主义对工作的观念显得可笑了吗? 50年代的工人可是发明创造的核心力量呢


                    IP属地:加拿大11楼2024-03-09 01:58
                    收起回复
                      如果一个人的个人素质满分是100,那有一种人最惹人厌。
                      即自己觉得自己有80分,告诉别人自己能做100分,但实际上只有60分。
                      包装自己无可厚非,但把别人当傻瓜那不仁义(这里可能有点太老保了,那换种表达,迟早有一天会有人向关圣帝君掷几个圣杯,然后都是许)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03-09 02:06
                      收起回复
                        一个人的眼界是经济地位决定的,如果你出身不好就更要从事工作来翻身
                        虽然现在大环境下阶级跨越比之前更难了,努力不一定有回报,但不努力一定没有回报的


                        IP属地:加拿大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24-03-09 02:08
                        收起回复
                          不工作天天在网上和你玩吗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4-03-09 02:11
                          收起回复
                            何不食肉糜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4-03-09 04:24
                            回复
                              为什么这么多人没看到“如果有条件”就急了


                              IP属地:美国来自iPhone客户端18楼2024-03-09 04:3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