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千吧 关注:1,509贴子:7,135
  • 7回复贴,共1

请帮看看三幅画的题款字迹是否是张大千真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请帮看看三幅画的题款字迹是否是张大千真迹?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3-24 15:05回复
    请帮看看三幅画的题款字迹是否是张大千真迹?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3-24 15:08
    回复
      对比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3-24 15:12
      回复
        补图,系统勿删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3-24 15:31
        回复
          ,,,,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4-06-12 18:35
          回复
            真迹,开门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07-14 16:59
            回复
              我为了考证我收藏的张大千真迹绢本工笔重彩描金佛像三幅画的真假,几年来我曾经千里迢迢万里迢迢去了很多地方去求证。
              比如,我去了生产制造这种风格的张大千假画的基地,
              我还去了卖张大千这种类似工笔重彩描金佛像假画的某博物馆“甘*肃*zhang*ye*SY*博物馆”。
              我去了全国各地的几个张大千故居,如四川内江张大千故居,
              我去了四川内江张大千博物馆,
              我去了张大千纪念馆等。
              我去了四川成都四川博物馆。
              我去了台湾的故宫博物馆等。
              我为了看到张大千的真迹,我千里迢迢驱车去了四川博物馆两次。目的是想看看四川博物馆张大千艺术馆内的张大千临摹的敦煌壁画。结果两次都跑空,撤馆了。
              我就是去求真去验证我三幅张大千佛像的,真是苦苦求索。我想起古代的一个故事,就是一个人求真的故事,此人姓和,就是和氏璧的故事。
              和氏此人有一回在一个山洞里亲眼看见一只凤凰停留在一个石头上。传说凤凰停留的石头,那个石头必定是好玉美玉。
              他就认定这个石头内必有美玉,他把石头抱回家把他献给当时的皇上。皇上让堪玉人看了认为是块废石,皇上认为他欺骗自己于是砍掉了他的一只脚。
              10年后他再次把这个玉石献给这个皇上。皇上派人再次堪舆此石,还认为是废石,于是又砍掉了他另一只脚。
              他成了一个没有双脚的残疾人,再十年后,这个皇帝死后。皇帝的儿子登基,他又把这块石头再次献给新皇帝。当时他已经不能走路了,是人把他抬去的進献。这个新皇帝就很奇怪,觉得他被砍了两只脚,他已老又残还有精神来献玉石。他这种精神让新皇帝感动。于是就让工匠抛开石头,果然是价值连城的美玉。这个玉石就是后来的著名和氏璧。廉颇蔺相如传里的和氏璧就是这个东西。
              那么,我张大千三副真迹,我靠我自己一个人去考证去找资料验证论证真的很辛苦。其他人对这三画的真假,他们都不关心,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嘛,专家和书画鉴定家们内行们,他们是不会来帮我一个圈外人的东西进行论证考证的。
              那么考证这件事,只有靠我自己。多年来我万里迢迢在做论证验证是真迹这件事,无奈我人微言轻,没有人上心和正视,绝大多数人是不相信我三幅佛像是张大千真迹,是张大千精品巨制大作的。
              我的三幅挣大钱佛像的求真论证之路,不光使我想到和氏璧的求真精神,也使我想到玄奘和鉴真两个和尚的古时候。
              玄奘去西方寻求佛法,鉴真六冲東渡日本去洪*传中国文化传播科技文明。
              他们俩都是偷*渡出国的。他们没有受到官方的认可。他们是没有护*照没有通关文碟没有签证的偷*渡。
              鉴真和尚甚至被捉拿通缉。他们俩都受到的边防出境官员的护送放行。
              为什么呀?就是他们的精神。精诚而坚定的态度和高尚远大的志向,这精神感动了当时的边境官员。当时的边境官员裁量权是很大的,当拿到鉴真的通缉令时,他可以放走鉴真和尚说自己没有收到通缉令,说人已经走了。
              鉴真12年来先后6次东渡,前五次都不成功第六次才成功,这六次共死伤了30多人中途跑走了200多人,第6次鉴真还双目瞎了。最终东渡日本成功,带去了佛经、汉字、科技、茶叶、中药和各种文化,所以日本人对鉴真是非常尊敬的。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4-09-09 09:42
              回复
                《答网友鉴定》
                谢谢回复,谢谢您的鉴定意见 ,您说的有道理,有道理但不一定就判断正确。
                还是那句话,您是以通常张大千的成熟风格常见风格和思维定势来鉴定我这三幅张大千工笔重彩描金佛像画的。您没有深入的去思考一下,您是走马观花的通常的来看来判断的。
                您说线条不对,我承认不是张大千成熟期贯用的那种半工半写的人物线条画法。
                好,张大千的线条是很爽利很潇洒很飘逸,特别是张大千在敦煌回来以后在宣纸上画的独个佛像画,那是张大千佛像画的顶峰,是张大千一生中最好的最成熟的佛像画,其线条流畅爽利潇洒飘逸有韵律,整个人物结构很遒劲,整个佛像能做到不多一根线条不能少一根线条,是好,非常精彩。张大千最成熟的菩萨仕女画,精彩得真是拍案叫绝。
                但,记住,那不是张大千真正完全意义上的工笔重彩,他是工笔加带点写意的半工半写独人菩萨像,
                您别忘了我这是真正的描金工笔重彩,而且是画在绢上的,
                如要对比线条,你也要拿张大千在敦煌临摹在布面上的工笔重彩佛像比线条啊,
                你如拿您印象中的半工半写的张大千的仕女菩萨像线条来比我这三幅佛像,线条肯定不对。
                我说我这三幅佛像画是张大千临摹学习宋元明清的佛像绘画、佛像壁画、唐卡绘画、宗教水陆佛像画呢?!
                张大千一生学习很多东西,学习的路子很广,学习面涉猎极广博,他是个全才画家,如,他的山水画从石涛直追唐宋,
                他在去敦煌之前,他为了画好敦煌壁画,事先必有所准备尝试,事先尝试临摹学习不同类型的宋元明清壁画啊水陆画啊宗教佛像画啊唐卡画啊之类,谁又能说得清呢?!人没见过就不存在吗?
                张大千在去敦煌之前准备钱财差点拖垮了一家银行。他凭什么在去敦煌之前不先尝试临摹临摹一下内地宋元明清佛教壁画宗教佛画水陆画呢?看尝试临摹的佛像画,风格不同,大家没见过就不承认他吗?!
                张大千的山水画风格也很成熟,在40年代的写意山水画风格更成熟,那么在40年代,他临摹的唐宋青绿山水,如果张大千临摹的唐宋青绿山水题字题款字数不多和来源不明的真迹,那么这些青绿山画如在民间老百姓手里就没有人承认,再真都没有人敢承认。
                我说我这三幅张大千佛画是临摹而非张大千创作,我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张大千是临摹而不是张大千常见风格佛像画的创作,
                《观音菩萨群仙图》和《水月观音》这两幅画菩萨手的画法迥然不同,如果是创作,是任何一个画家的创作,这两幅画底子那么相近,手的画法应该一样,可这两幅画这三幅画,他手的画法手的结构处理方式都不一样,这说明张大千在手的画法上是忠于原作的在临摹学习。
                任何人都有肌肉记忆有习惯画法,比如我们一个人去临摹不同的字体,我同时去临摹颜真卿楷书和欧阳询楷书,那么都有我自己的习惯影子。道理体现在这三幅画上就是脸、口、鼻子、发髻、发饰的处理方式都有相近近似之处。
                脸、口、鼻子、发髻、发饰些方面的处理方式,就如同是张大千的肌肉记忆,这些方面在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中都可以看到这些影子。
                在张大千的半工半写的独个菩萨像中,也有这些影子。这就是有不同中有相同,相同中有不同。
                如我临摹颜真卿和柳公权的字,有不同也必有相同。道理就在这里。
                看来看去,人们还是习惯爱“君子无罪,怀璧其罪”! 如我的《张大千书法自作词满江红》真迹。是大开门的张大千真迹,是颠覆不破的张大千真迹行书。可是人如果没有主见听别人说,外人没有一个人能在几分钟内一个小时内能看出是张大千真迹。
                假字画反而好判断,因为假字画往往一眼都能看出来假,而真字画,则要反复的论证反复的推敲反复的考证,人们才敢肯定。大开门的张大千书法满江红,人们在心里上承认其是真迹,都要有一个思想过程呢。何况如此宏大隆重的巨制代表作张大千绢本工笔重彩佛像画呢,其中《观音菩萨群仙图》价值过亿。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4-12-11 23:3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