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门有希的水瓶吧 关注:10,942贴子:121,123

2024年4月个人购入书籍记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目前趁着购物网站活动买下四本书,分别是《唐律疏议》《唐大诏令集》《隋唐五代社会生活史》和《礼制下移与唐宋社会变迁》,和大佬们做简单的介绍与分享。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4-14 00:29回复
    第一本是《唐律疏议》
    《唐律疏议》原名为《永徽律疏》,唐高宗李治永徽二年(公元651年)颁行天下。它是长孙无忌等人在《贞观律》基础上修订律令,并对律文进行逐条逐句的解释,附于律文之后同时颁行,与律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全书共三十卷,分为十二篇,其内容涉及刑罚的种类和适用原则、警卫宫廷和守卫关津要塞、官吏设置和职守、户籍田宅和婚姻家庭、牲畜库藏管理、兵士征集和军队调动、保护封建政权和地主阶级利益、斗殴伤人和控告申诉、欺诈和伪造、不便编入其它各篇的犯罪、追捕逃犯和捕捉罪人、司法审判和监狱管理等方面的规定。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4-14 00:31
    回复
      2025-08-03 15:39:0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第二本《唐大诏令集》
      《唐大诏令集》是唐代以皇帝名义颁布的一部分命令的汇编。全书一百三十卷。北宋宋敏求编。宋仁宗时,敏求父宋绶为知制诰兼史馆修撰,曾将唐代诏令加以汇集。宋绶死后,敏求将其父所辑唐代诏令区分为十三类,编成该书。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4-14 00:32
      回复
        第三本《隋唐五代社会生活史》。该书结合隋唐五代的时代背景与特点,大致以现代中国疆域为准,从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社会风俗与精神生活等方面,比较全面地论述了隋唐五代近4个世纪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并尽可能地注意各个地区、不同阶级与阶层人们的社会生活。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4-14 00:33
        回复
          第四本是王美华老师的《礼制下移与唐宋社会变迁》。该书力图从官方礼制体系的完善、庶民礼仪的修订、州县地方的礼仪规定和实际推行、礼法合流的影响、地方官的礼仪教化实践等几个方面,全面分析和论述唐宋时代官方礼制的"下移"趋向及其影响,探究唐宋社会变迁的趋势特征及其内涵意义。
          唐宋时期,官方礼制渐趋下移至地方社会、普通百姓的生活中间,其影响的广度和深度皆有空前的提升。随着官方礼制的下移,地方社会风俗移易,士庶百姓开始被纳入礼法约束的范围之内,逐步实现了地方与中央、个人与国家在观念和行为两方面的渐趋一致,而此反映出来的深层次问题则是,朝廷的控制力正扩展到社会的每一个层面,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在不断提高。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4-14 00:34
          回复
            现阶段由于学业较为繁重,且上周将相当多的经费用于购置笔墨,所以目前只买了这四本,未来大概都会补上一些读后心得(?)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04-14 00:39
            收起回复


              IP属地:陕西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4-04-14 11:41
              回复
                卖了一些杂物,又有余钱买书了。
                五、《隋唐帝国形成史论》
                本书是以一个较为完整而系统的形式,将谷川道雄从1958年到1969年发表的有关五胡北朝史的一系列论文加以编修而成的。在整个编修过程中,论文题目以及内容较之原文都作了一些修订,其中几篇还进行了大幅度缩减。此外,为了使各编各章之间的关系更加明确,又重新增加了一些章节。不过这些修改工作尽量限定在技术上,而不致使其影响全书的主旨。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04-17 15:02
                回复
                  2025-08-03 15:33:0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六、《隋唐中枢体制的发展演变》。本书是一部研究隋唐中枢体制发展演变的政治史作品。所谓中枢体制,是指国家最高权力的组织体制及其运行机制。本书以隋唐两代“三省制”的发展演变为线索,系统考证了隋唐时期三省制确立、发展、再造的过程,及其决策与行政的具体运作方式;反映了隋唐中枢体制的发展全貌;经过系统梳理,作者特别指出中枢体制在中唐以后发生了巨大变化——以翰林、枢密、中书门下组成的“新三头”体制取代了以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组成的旧中枢,颠覆了一般认为唐朝中枢体制始终是三省制的传统认识;本书还揭示了中枢体制演变与武则天、唐玄宗时期和唐朝后期政局剧变的密切关系,是一部隋唐制度史研究的力作。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4-04-17 15:09
                  回复
                    七、《唐代玄宗肃宗之际的中枢政局》
                    本书从制度变迁的角度研究政治演进,另辟蹊径探究唐玄宗、唐肃宗之际的中枢政局,通过考察中书令与太子在皇权政治下的政治配置关系及其变化,详细论述了玄宗、肃宗朝政治制度变化与中枢政局演进的互动关系。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4-05-26 17:04
                    回复
                      八、《危机与重构——唐帝国及其地方诸侯》
                      “安史之乱”无疑是中国中古史上的大事关键,但相对于其重要性,既往的研究却还远远不够。本书从政治地理学切人,通过对唐代后半期最为重要的政治群体之——藩镇的实证性考察,对唐帝国得以成功度过“安史之乱”这一中古史上之剧变,并在由此创发的新兴的藩镇体制下,重建其政治权威与统治力的问题,给出了一个合理的历史解释,为我们重新认识中古史提供了一条重要的线索。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4-05-26 17:11
                      收起回复
                        九、《唐代宫廷防卫制度研究》
                        友人所赠
                        做為國家政治核心的宫廷,研究議題廣濶繁多。本書選擇從宫廷防衛的角度,觀察宫廷如何在制度面設下防禁措施,以及制度如何隨勢推移,又如何因人事的糾葛、人爲的疏漏而出現破口,並影響宫廷的安全。宫中人行事,難免會犯錯或失職,任職宫廷防衛者亦不例外,因此宫中有必要設監獄以做處置。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24-06-28 10:29
                        回复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24-06-28 19:59
                          收起回复
                            十、《唐代军事财政与礼制》
                            所谓军事财政就是国家为了维护体现“制度化暴力”的组织——军队的物质基础,而军事礼制则是象征性表现着“暴力制度化”所产生的秩序。此书就是关于这两大课题的论著。此书总计收录了作者研究、发表的著作一部,论文九篇。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24-07-20 16:17
                            回复
                              2025-08-03 15:27:0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十一、《长安与河北之间——中晚唐的政治与文化》
                              布罗代尔认为,“在谈到各个帝国和它们的兴衰的时候,也许应该注意到促使这些国家诞生的命运, 也就是说,不要混淆时期,不要过早去察觉那些与日俱增后来变得强大的事物的巨大威势,也不要过早去预示那些随着岁月流逝后来不再强大的事物的衰落”,中晚唐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之处便在于这是长达两个半世纪缓慢的“衰落”,甚至可以略带夸张地说将这一过程描述为“衰落”是后世史家提供的刻板印象。本书的讨论虽仍集矢于唐廷与藩镇这一旧议题,但观察的角度力求与前人有所不同,尝试从政治的动态演变与藩镇内部的变迁入手,考索中晚唐政治运作中的惯例与默契。作者熟练运用新出石刻资料,并与传世文献融会贯通,在个案研究的基础上,勾勒与以往稍具不同的历史演进线索,推陈出新,别开生面。
                              最近阅读收获最大的一本书,不过每次再读都会莫名有自卑之感,哈哈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24-08-18 19:3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