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陆风云4吧 关注:343,319贴子:10,605,340

《天行有常》劳动节特辑·匠人建构——奇观和技术与社会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不知不觉间vvv在大家的努力下已经走过了一个漫长的历程,迎来了又一个劳动节。在今天,我将来展示一下组员们的劳动成果。本次特辑《匠人建构》 的主题是“劳动与建构”,我们打算通过一些“伟大工程” (或言巨构,Great Project)来展现一些VVV世界观之前未曾介绍的一些区别于OTL的“新面貌”。
VVV大雍区划中可以肉眼分辨的“长城地域带”的各州府与守捉单位
前言
劳动一直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孕育了世世代代的文明。从古至今,劳动一直是推动人类发展的基石。在人类文明中,无数劳动者用智慧和汗水创造了无数奇迹,滋养了丰收的田野,建造了壮丽的宫殿,探索了神秘的宇宙。正是他们的努力,使我们的文明如此辉煌。
然而,劳动方式与成果在技术与劳动相互促进的过程中也发生了诸多变化。人们的观念在不断改变,改造自然和创造的能力也在增长。一个时代的技术水平会深刻地体现在人们的劳动当中;或许得益于VVV当中人类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与各种技术的更广泛传播,VVV世界的AD1444年的技术水平与社会发展水平在很多方面或许将高于AD1444的现实世界。我们将用一些“伟大工程”来作为引子,进一步深入的介绍我们所设计的世界。
VVV之世界的伟大工程
世界观大体请参考前文,本人在贴吧之前发过的主题或者其他地方也有一些文章
由于VVV的世界观是基于OTL820年的世界进行全新的演化,这也意味着建立于AD820之后的“历史奇观”大抵会不存于VVV世界之中;换而言之伦敦塔、巴黎圣母院、卢浮宫、枫丹白露、紫禁城、天坛、圆明园在内的中外诸多著名经典景观将不复存在,不过与他们有着类似职能和设计风格的建筑还是可能会出现在VVV的历史当中。
VVV当中的伟大工程不打算像原版那样给予很多强力的全球修正,并且也不会像P社那样使用很多建造难度和成本极低的建筑或者自然景观作为一个“伟大工程”做入游戏当中。相反,我们会选取一些比较宏大规模的工程与建筑,并且尽量设计出能发挥出景观之外职能的巨构。
VVV世界上的诸多国家,也有着自己的伟大工程,每个文明也基本都有着无数自己的艺术或者工程技术的结晶。不过“巨构”的创造与敲定成品过程本身就需要我们幕后进行很多的资料查阅与脑力劳动,我们这次只会详细介绍一小部分VVV世界的巨构;并且由于世界各国的建筑史和技术史比较繁杂,我们的瞬时精力也比较有限,本次介绍或将更多的篇幅聚焦于“中国”的内容。
地图上可以清晰的看见各级运河与“长城边塞区”的各大府州与守捉(WIP)顺带一提,大雍并不是军阀林立的情况,拥兵自守的实际上只有自称“大汉”的蓟北诸军和同样只是名义臣服朝廷的太定,其他地方的局势尚在长安核心雍宁内的朝廷控制之下


IP属地:天津1楼2024-05-02 18:45回复
    广域伟大工程长桥
    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杜牧《阿房宫赋》
    对于伟大工程的介绍,我们将从“最宏大”的一些“伟大工程”来说起。阿房宫据说能覆压三百余里,连接诸多不同的卫星城与宫殿为一体,可惜其并未真正的以完全体出现在世界之上;不过,世界上其实有着更多更加宏大的工程。长城、大运河、黄河大堤、中国各地海岸的海塘与尼德兰低地的大堤等横跨数百里到数万里的巨型工程,能轻易的被标注在不少小比例尺地图甚至世界地图之上,故我们可以称之为“广域”的巨构;这些巨构常常有着数量繁多的子个体与非常宽广的跨度,并时常是历经了不同时代层层累层下来的超级复合体,也惠及着非常宽广的区域。
    大雍“万里长城”——远不止军事功能的复合体系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 ——汪遵《咏长城》
    长城的修建,始于先秦,秦始皇统一全国之后,以多国长城为基础,修建了跨度达万里的秦长城,不过当时的长城远不像我们今天在八达岭所见的砖石结构那样雄伟,而是更类似于一段段夯土的长垣。秦灭亡之后,汉及之后的朝代继续沿袭了修建长城这样的做法,不过各朝的长城走向不完全一致,长城的修建技术也在不断进步,长城的规模也愈发宏大。
    我们今日能在八达岭所见的“长城”实际上是OTL明代戚继光所推动修建的,其在台州临海的重修晋时始建的临海城墙时积攒了大量的经验,并创造性发明了双层空心敌台;后在担任蓟镇总兵之时重修北方边墙,将新的敌台形制推广到北方大部分边墙之上。
    在VVV的世界当中,双层空心敌台的技术在1444以前就被一名叫杨斛的武将所创造出来,并且在14世纪就已经广泛的运用在诸多边塞、城墙及长城之上。

    临海长城(WIP)临海长城:(原型台州府城墙)
    东晋元兴元年(402年),郡守辛景在临海大固山筑子城抵御孙恩,台州府城墙的初始形态得以形成;唐朝初期,临海升为州治,行政等级得到提升,城郭规模得以扩建。唐之后历国历代也继续重修,直到雍时台州刺史孙烜重建,临海长城最终成型。全城全长十余里,东起揽胜门,沿北固山山脊逶迤至烟霞阁,于山岩陡峭间直抵灵江东岸,延伸至巾山西麓,依山就势,俯视大江,尤以北部最峻。临海长城,集御敌和防洪功能于一身,历经千年不倒,是为壮观。

    临海城(台州州治临海县确实不临海)
    临海长城发挥着御敌和防洪的双重作用,而更大的“万里长城”,也有着诸多功能于其身。长城本身是一个连绵几千公里的永备式要塞集群;长城不是一道单纯孤立的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长城攻守兼备,军民合一,既能作为一个完整的放线,作为一个纵深数里到数十里的缓冲带,也能作为进攻的前进基地,而且还是一个联系塞内外的物资集散地;财货与军需都会汇聚于一个个关口,人口也借助长城来往于两边。

    长城(WIP)
    (雍)长城:(原型:明长城)
    长城是古代中国为抵御不同时期塞北游牧部落联盟的侵袭,修筑规模浩大的以边墙和山川为主体,同大量的关、塞、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长城攻守兼备,军民合一,是一个东西绵延上万华里的巨大的地域带,有着自己独特的景观。

    关塞其一(WIP)

    VVV的“雍长城”与周边的诸多军事部署 (WIP)
    雍长城东起浿水 ,西过玉门关,主要走向接近汉长城,一些地带沿用了唐长城,重修利用了诸多前代的工事。雍的北疆形式比大明好很多 ,不需要直接在长城与游牧大军长期直接对垒,不过大雍还是在长城沿线部署了二十余军 ,十余万人,维持漠南的秩序。这些军队有些部署在州府与边塞的城区当中,有些部署在险要关隘,也有不少部署在未设立经制府州的地方。

    渝关(WIP)
    渝关:(原型为唐渝关与明清山海关)
    渝关三面皆海,北连陆。渝关在渤海之滨,北方就是燕山,隋始建渝关城,扼守此险要之地,贞观十九年(645年),唐太宗征高句丽,自临渝还。渝关东可以控制辽西走廊,西可以直入燕蓟的大平原,向北可以将军事力量直接经滦河辐射进松漠,乃兵家必争之地;同时其还是一个极佳的门户,民众自渝关可以轻松出关向东或者入关向西,商贾可以在这东西联通之地获取极大的利益,军队也可以以渝关为支撑向远处进发。
    身向榆关那畔行(确信)
    漠南牧民和汉人都在长城的辐射之下,自雍立国后秩序较为稳定,汉人也时常自由出赛垦荒与贸易,牧人也时常前往关塞交易,边军的不少兵员甚至来自一些顺从的部族,大雍的边军也不少有戍边之外的营生。
    (但癸卯之乱 之后,戍边的一部分北军拥立刘氏称制;进入崇至年之后,虽然自称汉军的他们并未直接与朝廷翻脸,并名义上继续接受后军都统府的统领,但是局势依然十分诡谲……)


    IP属地:天津2楼2024-05-02 18:55
    收起回复
      “大运河”——横贯全国的漕运水利体系
      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大雍的水系与城市(WIP)
      提起与长城所齐名的超级广域的伟大工程,大家应该可以轻易的想到闻名于世的的京杭大运河。
      春秋末期,吴国开凿了胥溪、邗沟、黄沟三条运河。自胥溪开凿完成后,吴人可东自太湖,沿胥溪西上,直到今芜湖附近后转入长江,再渡过长江往北沿栅水到巢湖一带北入淮水。开皇四年(584年),隋文帝利用汉朝开凿留下的槽渠,命令宇文恺率水工开广通渠(又称富民渠、永济渠),在渭水之南,傍南山而东,到潼关衔接黄河。开皇七年(587年),隋文帝下令开山阳渎。
      隋炀帝即位后,开始大规模整修隋朝大运河,其工程分为四个部分:通济渠、邗沟、永济渠、江南运河。邗沟沟通了长江、淮河两大河流,成为隋唐大运河最早修建的一段。隋炀帝于大业元年(605年)征发“淮南民十余万”开邗沟。邗沟上接通济渠,下接江南运河。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所开的邗沟,所利用的不是吴国邗沟,而是利用的东汉陈登所开凿的邗沟直道。
      OTL大运河的时代变迁
      不过,大运河可不是几条运输所用的河流这么简单就能概括的;运河本身有着无法估计数量的漕渠和各种辅助设施,特别是江南地区无数沟渠密布,如周庄之类的城市与市镇被运河与湖水联通在一起;在人工漕渠之外,大运河并沟通着无数的水系,流经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运河、沟渠与诸多湖泊交织的OTL周庄(VVV此处应为贞丰镇)
      通济渠、邗沟、永济渠、江南运河这四条大动脉,也并不是这个贯通全国的“漕运体系”的全部主要内涵;长江、淮河、珠江等自然水系本身就有着巨大的通航承载力,大运河与大江大河相辅相成。此外,我们也不能忽视,这个横贯整个天下的漕运体系还有着很多其他的运河。
      大雍在正式成立前重修了灵渠,立国的百余年里,又重新疏浚了隋唐大运河和诸多水利工程:疏通了汴河(通济渠),恢复了江汉运河 ,重开了白河运河 ,并且在关中兴修了诸多水利工程与重建郑国渠等渠道,在江南又围绕诸多新生市镇新增添了无数水运网道。全国自渤海湾到珠江口都被联通在同一个超级水系当中,以南京江夏 为核心,全国的主要物流运输就承载在贯穿全天下的诸多江河之上。
      大雍的首都位于长安,但是黄河陕州段通航条件不足,而隋唐的漕渠也难以修复,所以大雍漕运入京的路线与很多人想象的溯黄河而上进入关中的情况并不一致。漕运经过黄河进入关中的路线很少,而经洛水绕过三门峡的运输则更加多;不过实际上全天下的贡赋大部分会先聚集在江夏,然后向北抵达襄阳,再往北穿越秦岭到达关中,这也带动了襄阳南阳与江汉大平原的发展。

      江南运河(杭州)(WIP)
      江南运河(杭州段):(原型:江南运河)江南运河与丹金溧漕河、太浦河、吴淞江、望虞河、上塘河、盐官下河等太湖东部河网交叉连通,是苏南、浙东等周边地区的航运干线。来自八道的客人汇聚于杭州,江南杭州成为了大雍治下的天下第一府。

      邗沟(楚州)(WIP)
      邗沟(楚州段):(原型:邗沟)邗沟的开凿,最初于春秋吴国。东汉时,即利用运河进行漕运。其后,经济中心逐步由东北移向东南,漕运任务日益繁重。邗沟集流域防洪、排涝、灌溉、调水、航运、供水等综合效益于一体,也是兵家必争的水道;位于楚州淮阴的末口扼邗沟入淮之口,为江、淮、河、济四大水系的枢纽,不但是交通运输的要冲,也一定程度的影响着政治经济的命脉。

      汴河(WIP)
      汴河:(原型:通济渠、汴河、汴渠)
      汴河又名通济渠,全长650公里。自荥阳的板渚出黄河,至盱眙入淮河。汴河的前身乃战国时的鸿沟。鸿沟是战国时期陆续开凿成功的,公元前364年,梁惠王欲称霸诸侯,迁都大梁。迁都后两次兴工开凿运河:以魏都大梁为中心,从荥阳以北,和济水一起分黄河水东流,经过魏都大梁,折向东南再经过陈的旧都,在商丘附近注入颍水,而颍水下流注入淮河。在之后的数千年里汴河一直承担着大量的水运任务,也惠及沿岸的诸多民众。
      襄汉运河(WIP)
      襄汉运河:(原型:襄汉运河、现代唐白河、南水北调工程中线)“南阳西通武关、郧关,东南受汉、江、淮。”白河运河的开通联通了汉江和汝水,将淮河水系与江汉平原直接联系在了一起,大为惠及民众。“南襟湘汉,北引河洛,东挟江淮,西胁武关”,南阳在襄汉运河的帮助下获得了极大的发展,更进一步地成为了地区的核心。
      灵渠(WIP)
      灵渠:(原型:灵渠)
      秦并六国后,秦始皇为开拓岭南,统一中国,于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命屠睢率兵南征百粤,但军饷转运困难。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命监御史禄掌管军需供应,督率士兵、民夫在兴安境内湘江与漓江之间修建一条人工运河,运载粮饷。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灵渠凿成,秦始皇迅速统一岭南。灵渠全长约六十余里,有效地联通了南岭南北的世界。


      IP属地:天津3楼2024-05-02 18:57
      回复
        千里大堤与万里海塘
        黄河下游堤防工程,远在春秋中期已初步形成,到了战国时期已具有相当规模。秦一统六国之后,对黄河的整体大规模治理工程才得以顺利推行,后历代延续;及至大雍,黄河的治理工程已经持续了两千余年,也留下了诸多的水利设施与许多长达数百到数千里的大堤。
        大雍的黄河比OTL大明稍好,这里没有三易回河与其带来的大量次生灾害,但黄河多次改道还是人力难以阻止的,下游仍然遭到了大量的灾祸,黄河的治理投入成本也十分高昂。不过大堤对于黄河的防汛作用还是十分有效的,除非人力破坏进行决口,很难出现像岩浆流入城市一样造成万里无人的情况。
        WIP-Working In Progress(暂无图)
        黄河大堤:(原型:黄河大堤)
        黄河下游的堤防工程,远在春秋中期就已经逐步形成。当时诸侯各霸一方,所修堤防线路极不合理。秦统一以后,黄河得以得到整体治理,不过各朝仍苦于黄河改道。到了雍代,传统的河工理论日益完备,传统河工技术高度成熟和普及,大堤也愈发稳固。
        海盐海塘
        水患不止可能来自江河,也可能来自更浩瀚的海洋;为了提防海潮,人们发明了海塘,有关海塘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汉代的《水经》。在13c,今海宁县南四十多里的土地,曾因海潮而沦入海中;另外,海盐县的望海镇,也曾被海潮整个吞没。时至今日,海塘仍是长江三角洲的沿海屏障。

        澉津(WIP)
        澉津:(原型:乍浦港、澉浦港、海盐五横五纵鱼鳞海塘、国父东方大港计划)
        澉地曾饱受风浪侵袭,历代曾修建诸多海塘,但是并未能解决问题。直到雍水部司员外郎黄钦应发明了五横五纵鱼鳞海塘 并且在海盐开始建造,海侵得以遏止。杭州知府杨润樟 即位后,在原有澉浦乍浦两浦的基础上,用原海塘作为基石,建立了全大雍最大的海港,港航线联通西洋南洋东洋等多地,向内又通过船闸与江南运河勾连,是杭州湾的一大明珠。

        江南明珠-占地五十余里宽的澉津与其附属海塘(WIP)
        下莱茵与弗里斯兰的“风车大堤”
        低地地区也曾饱受风浪,自4c始一直在修建海堤,但是本地石料比较欠缺,各种修筑效果不理想。13c时一次巨大的浪潮侵袭了下莱茵和弗里斯兰,死伤惨重。新罗马后开展了一项非常庞大的广域伟大工程,给整个下莱茵省和弗里斯兰区域的沿海修建堤坝。

        Working in Progress(暂无图片)
        风车大堤:(原型:现代荷兰拦海大堤、小孩堤防风车大堤)
        未完待续

        因为风车大堤等巨型工程的恩德与继续维护大堤需要低地所不能自给的资源,低地区域的城市与市民选择继续站在了维持国家秩序的罗马城一边(WIP)


        IP属地:天津4楼2024-05-02 18:59
        回复
          海达尔运河

          古法老运河
          在古典时期,就有着一条联通地中海和红海的运河,这条连接尼罗河和红海的运河被称为“法老的运河”。开凿从第12王朝开始,最晚到波斯征服或者继业者王国时代完成。技术上的主要课题是水位差异,以船闸的形式被克服。这条运河一直使用到8世纪,后被阿拔斯王朝所阻断。
          亚欧非通衢之地(WIP)
          海达尔运河是哈桑王朝的海达尔·伊卜恩·拉希德·伊卜恩·穆拉德 (Ḥaydar ibn Rāšid ibn Murād)所重新在法老运河基础上开通的新运河。哈桑王朝 统一了马格里布到埃及的穆斯林世界,并且当时正谋求向东击败那“伪哈里发”阿拔斯王朝的余孽与其他的逊尼派敌人;一条运河的开通有利于哈桑王朝进行军队投送,也有利于哈桑从印度洋获得自己所稀缺的木材等资源,所以哈桑哈里发下令重新开凿这样的一条联通红海和地中海运河。
          整个工程持续了数十年,得以顺利完工;不过此时哈桑的军队已经重新占领麦加,运河有了一个新的用途,那就是承担哈桑宫廷前往麦加的运输工作;而运输工作最终也未能完成,回鹘人的东方旋风将哈桑的向东计划彻底打断。在之后的数百年里,哈桑之后埃及的控制者则通过运河获取了不少的利益,而远至哪怕是中国出发的船只也能经由运河进入地中海的世界。
          (没错,VVVAD1444年,地中海和红海是通的!)

          海达尔运河(WIP)
          海达尔运河:(原型:苏伊士运河、古法老运河)
          海达尔运河是哈桑王朝的海达尔·伊卜恩·拉希德·伊卜恩·穆拉德 (Ḥaydar ibn Rāšid ibn Murād)所重新在法老运河基础上开通的新运河。虽然这个运河并未完成其建造者想要完成的一些任务,但是他的建造让后人受益匪浅,红海与地中海在此交汇,亚欧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
          1444之前即可可以通行的“苏伊士运河”
          尾声
          由于作者自身水平受限,建筑和水文等领域也难以进行全面而详实的考证,或许本文可能有着诸多不合理的地方,希望大家可以海涵。而且限于精力,最后本文不得不砍掉了一些很有意思的部分,或许之后有精力可以补上。通过这一次的梳理,我不得不再次感叹人类历史的浩瀚与历史的繁杂,也期望能有更多的人可以加入我们的行列来一起完善这个世界观。最后,再次祝大家劳动节快乐!


          IP属地:天津5楼2024-05-02 19:00
          回复
            贴吧排版不太好用啊………………
            ^《周礼·考工记》:国有六职,百工与居一焉。……审曲面势,以饬五材,以辨民器,谓之百工;通四方之珍异以资之,谓之商旅;饬力以长地财,谓之农夫;治丝麻以成之,谓之妇功。
            ^《周礼·考工记》:匠人建国,水地以县。置槷以县,视以景。为规,识日出之景,与日入之景。昼参诸日中之景,夜考之极星,以正朝夕。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我们将使用P社称之为“great project-monuments”(伟大工程-奇观)的机制来表现这些宏伟的“巨构”,但是我们并不满意原版当中的那些“奇观”的选取标准。
            ^OTL今大同江,汉时此地就被称为浿水,乐浪郡浿水县故地。
            ^据某些估计大明在九边的开支可能达财政收入半数以上。
            ^大雍的军制效仿周礼编制以一万二千五百人为军,但是实际编制经常使用半个军作为一军,也就是6000人上下。
            ^癸卯年发生的一次晋王尝试反正搬倒李钬的叛乱,后被平定。
            ^江汉运河或者可以叫荆汉运河,从江陵直接连接至汉江的一条运河,现代仍在使用江汉运河,并且似乎有计划新开凿一条新的联通汉江的运河。
            ^联通汉水与汝水的白河运河,OTL宋代想开挖襄汉运河但是以失败告终,现代白河已恢复通航。
            ^江夏,也就是今武汉。
            ^嘉靖二十一年(1542),浙江水利佥事黄光昇调查研究了海盐凶猛海潮的特点,找到了修筑海塘的办法。他总结前人筑塘的经验教训,认为海塘易圮的原因是“塘根浮浅”、“外疏中空”。他精心研究塘基处理和条石纵横叠砌方法,在海盐首创筑五纵五横鱼鳞石塘,取得成效。所谓鱼鳞石塘,简言之,如鱼鳞紧贴,冲吸无罅,即取极厚极大之石纵横鳞叠,方方向合,面面相重,上面盖以两纵一横大石,称其谓双盖五纵五横鱼鳞塘,内复以土塘。五纵五横鱼鳞桩基石塘直抵潮之正冲岿然不动。从此,海盐塘线才得以固守不再后退。
            ^VVV中海盐县被大雍划入了杭州府。
            ^VVV当中的一个什叶派王朝,圣裔所建立。


            IP属地:天津6楼2024-05-02 19:01
            回复
              限于篇幅很多内容砍了(
              自顶一下
              希望来点大佬提供建议和指出错误


              IP属地:天津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4-05-02 19:18
              回复
                自顶


                IP属地:天津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4-05-02 19:27
                回复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05-02 20:11
                  回复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05-02 20:47
                    回复
                      牛的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4-05-02 20:51
                      回复
                        好耶
                        话说这么细化会不会卡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05-02 21:33
                        收起回复
                          这个mod已经做成一版了么


                          IP属地:安徽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24-05-02 21:44
                          收起回复
                            长城能做个模型吗?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4-05-02 21:58
                            收起回复
                              图好糊啊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4-05-02 22:5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