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不知道当年的具体情况,但如果真如吧友所言,那我反而觉得洋河的领导当年做的决定很鸡贼。 看问题的角度可以换一下,试着站在洋河镇的角度看。
黄河与运河之间的土地是最好的,这个没有疑问,其次是黄河南的仓集,最后才是南蔡。要做选择题肯定是洋北郑楼与仓集郑楼二选一,最不可能选的就是南蔡。
选洋北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洋河黄河以北的土地以前是洋北的,当年是支援洋河(酒厂)发展划过去的。如果洋北并到洋河,酒厂肯定要向北发展,那工业还是进不去洋河,运河港也会因为没有足够的工业进驻而变的尴尬。
站在洋河的角度看,让洋北自己发展会更好,洋北发展长期来看受益的是洋河。工人需要租房,需要消费,工人的子女需要教育,工厂也需要办公区域,但洋北作为港口工业区是没有这么多土地的,这些东西自然会轮到洋河身上。而这些正是洋河需要的东西,洋河这些年建成区扩大了好多倍,但人口和产业以及经济规模都没有跟上,而这些正好可以填补。

吧友知道深圳经济最好的是哪里吗?是粤海。改革的前沿是哪里?是蛇口港口工业区。 我认为粤海和蛇口才是洋河的领导当年看到的。
再退一步说港口是真的很烧很烧钱的,需要天量的付出,可以了解一下连云港和盐城的码头投资了多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