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部吧 关注:36,828贴子:3,074,735

愿华夏五千年正统文化复兴,百花齐放,仁者愛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4-06-27 23:53回复
    南暇子去拜访程太子,程太子烧了鲵鱼请他吃,南暇子说:“我听说君子是不吃鲵鱼的。”
    程太子说:“那是人家君子的事,与你何干?”
    南暇子说:“我听说:人往上比,则德行就不断增加;往下比,则行为就日趋低下。我当然不敢说我是君子,但我是真的有志要学习当个君子。”
    (附言)
    有人认为:故事里这种君子不吃的鲵鱼,就是稀有的动物“娃娃鱼”。它的叫声似婴儿,故而君子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4-06-28 00:12
    回复
      郑国的一个老百姓,在寒冬里涉水渡河,上了岸,发现脚都冻坏了,无法走路。刚好,当时郑国的国相景差(人名)从这里路过,便用副车来载他,并且用自己的衣服,为他盖脚取暖。
      这件事传到晋国的一位君子叔向那里,叔向听了笑起来,说:“我听说:一个好的官吏,上任三个月,境内的沟渠,就可以修整好。十个月后,桥梁便全部可以完工了。这样的话,牛马过河,都不会沾湿脚,更何况是人呢!”
      (附言)
      叔向和吴国的季札,同是春秋期间的眼光锐利的人物。叔向对当时的政局和国际大事的评论,一针见血。读春秋的历史时,可稍加留意。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4-06-28 00:13
      回复
        田子方和魏文侯谈话时,看见魏文侯身边有两个小孩。便问道:“这是您的爱子吗?”
        魏文侯回答说:“不是,这两个小孩的父亲,战死在疆场。我觉得很可怜,就把他们留在身边抚养。”
        田子方说:“您若真的这么同情这两个小孩,是不是应该想到他的父亲是为什么会死的?到底是谁让他们战死的?”
        魏文侯听了,内心很惭愧。从此以后,就不再出兵征战了。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4-06-28 00:14
        收起回复
          任何一个强盛的朝代,都是君臣一心,大臣忠心辅佐,君王励精图治的。魏征援引隋朝末年的一件事来进谏唐太宗,可谓用心良苦。
          贞观四年,唐太宗谈论隋朝统治的时候,魏徵对答说:“我过去在隋朝,曾听说有盗窃案发生,炀帝派於士澄追捕。只要发现可疑的人,就苦苦拷打,被迫含冤承认自己是盗贼的有二千多人,隋炀帝下令在同一天全都斩决。大理丞张元济感到奇怪,试查有关案件的文书,竟有六七人在盗窃案发生的那天,原先就关押在别的地方,盗案发生后才放出来,可也被审问拷打,受不了痛苦,自己屈认行盗。张元济因此再进行推究,这二千人中只有九个人当时行踪不清楚。官吏中有熟悉这些人的,证明九个人里有四个不是盗贼。有关部门因为炀帝已下令斩决,就不把真相上奏,结果把这两千人统统杀掉。”太宗说:“这不仅是隋炀帝暴虐无道,臣下们也不尽心办事。他们应当匡正谏诤,不怕有杀身之祸, 怎能一味谄媚奉迎,不讲原则地去讨皇上的欢心和称誉。隋朝君臣都是这样,怎么能不失败?我依靠你们共同辅佐,就能使监狱空无一人。希望你们能善始善终,常像今天一样。”
          魏征与唐太宗能够一心都为大唐的昌盛着想,才是今天我们的表率。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4-06-28 00:16
          回复
            原文:贞观四年,太宗论隋日。魏征对曰:“臣往在隋朝,曾闻有盗发,炀帝令於士澄捕逐。但有疑似,苦加拷掠,枉承贼者二千余人,并令同日斩决。大理丞张元济怪 之,试寻其状。乃有六七人,盗发之日,先禁他所,被放才出,亦遭推勘,不胜苦痛,自诬行盗。元济因此更事究寻,二千人内惟九人逗遛不明。官人有谙识者,就 九人内四人非贼。有司以炀帝已令斩决,遂不执奏,并杀之。”太宗曰:“非是炀帝无道,臣下亦不尽心。须相匡谏,不避诛戮,岂得惟行谄佞,苟求悦誉?君臣如 此,何得不败?朕赖公等共相辅佐,遂令囹圄空虚。愿公等善始克终,恒如今日!”(出自《贞观政要》)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4-06-28 00:17
            回复
              镜子一样的历史
              公扈子说:掌理国家的人,不能不读《春秋》。生下来就享有富贵的人,很少能不骄傲的。如果没有一面镜子,照见自己而自我反省,想避免骄傲,就更困难了。
              历史之所以“有用”,是历史被理解为“经验”的这一部份意义。历史可以说是人类过往所有经验的总汇。更多的经验,意味着更多的有用。无数的经验,就等于是智慧的宝库了。
              所以,公扈子说的这一段话,值得十分认真地去重视。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4-06-28 00:18
              回复
                在早些年,楚文王曾得到一只好猎狗和一把好箭,去云梦一带,打了整整三个月的猎;后来又得到舟地的美女,接着,整个荒废了一年,不理国事。
                保申规谏道:“您先是打了三个月的猎,如今为了一个美女,又一年不听朝政,我是奉先王命令,从小管教您的人,您要接受鞭打的刑罚。”
                楚文王知道自己错了,说:“我如今已是一国之君,不再是小孩子了。你可不可以换一种刑罚?
                保申说:“您做了错事,要挨鞭打,这是先王的命令,我宁可得罪您,也不能违背先王的托付。”
                于是,楚文王趴下来,保申用五十支细箭,捆成一把,来替代木棍,轻轻的击打文王的背部。
                楚文王说:“您怎么不用力打呢?”
                保申说:“有反省能力的君子做错事,只要让他知道羞耻就够了;没有反省能力的小人,才要让他疼痛难忘。您如果这样还不知羞耻,把您打得皮破血流,又有什么用?”
                打完后,保申自请流放之罪。
                楚文王说:“您没有什么罪,做错事的人是我。”
                于是,楚文王立即改错:杀猎狗,折好箭,将美女撤走。开始认真治理国政,使楚国成为春秋时期最强大的国家。”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4-06-28 00:18
                回复
                  魏文侯宝库失火
                  魏文侯私人的宝库失火,于是文侯穿着白衣,五天没有上正殿,群臣也都穿素服,来吊慰文侯。只有公子成父(人名),始终不见人影。
                  五天后,文侯恢复临朝,却见公子成父,开心地过来恭喜他:“太好了,太好了,听说您的宝贝库房烧掉了!”
                  文侯气得要命:“那个宝库是我藏放所有宝物的地方!失了火,我还特别素服,避正殿五天,每个人也都来吊问。你不安慰我,便也罢了。现在还来恭喜我,这是存心气我,还是有什么别的意思?”
                  公子成父说:“我听说圣明的天子,是把财富藏在四海之内的老百姓家里。这叫藏富于民。你藏富的地点不对,不发生天灾,也会发生人祸。现在没有发生人祸,只是发生了一点天灾:烧掉一个库房而已。这不是很幸运、很值得祝贺的吗!”
                  魏文侯听了,笑道:“我知错了!”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4-06-28 00:19
                  回复
                    多言何益
                    子禽问墨子说:“多说话有好处吗?”
                    墨子回答说:“虾蟆、青蛙、苍蝇,白天黑夜不停地叫,叫得口干舌燥。可是却没有人听它的。现在看看雄鸡,它在黎明时,啼叫几声,便能惊醒天下。多说话有什么好处呢?重要的是,话要说得切合时机。”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24-06-28 00:19
                    回复
                      貌似忠厚,实则贪淫的可耻下场
                      太仓县的文士王静侯,为人谦虚谨慎,却忽遭雷击而死,人们都很惊讶。
                      有一天,死者的家人,请一位神异道人来判别,道人拜祭、叩问神灵过了一会儿,神灵就书写说:“他在某年月日,应苏州府试,住饮马桥一人家,主人已在狱中,妻见王静侯貌似谨厚,就拿钱财托付给他,求他把丈夫从监狱里救出来。王静侯见这个主人的妻子,可以威胁,就强奸了她,并且占有了钱财,谋害了她。所以有这个报应。”
                      周氏按曰:这种隐密的罪,法律所不能涉及。如果没有报应,那么小人乐得为小人了。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24-06-28 00:20
                      回复
                        世间的一草一木,都是上苍给大地创造、赋予的生机。孔子的学生高柴,对于正在成长的树木,都不忍心去折断它们。所以孔子称赞高柴的慈悲。
                        桃源人茹云衢,他的个性阴险狠毒,与邻居不和,就秘密地把邻居所种植的果树和树木,用毒药全给毒死了。
                        有一天,茹云衢外出归来,在恍惚之间,看到了灯火荧荧,听到兵戈轰轰的声音,不一会儿,他就被许多的士兵绑了起来,推他到树林里。有一位神明,斥责他说:“草木也是上天所赋与的生命!你怎么可以迁怒它们,甚至把它们杀死!像你这样的行为,多是因为你的五脏污秽的关系。”于是就下令士兵,剖开他的肚子,挖出了他的肺肝。
                        这时候,茹云衢吓得惊醒过来,从此就患了心腹绞痛的怪病而死。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24-06-28 00:21
                        回复
                          预言一个国家会昌盛还是灭亡,会有很多方法。有人根据卦象去推测,也有的人会根据国家的现状去推理,都是可以的。有一种叫“五尽”的,也可以判断国家的兴亡。
                          白圭到中山国,中山国的君主想要留下他,白圭坚决谢绝,乘车离开了。又到了齐国,齐国君主想耍留他做官,他又谢绝,离开了齐国。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 “这两个国家都将要灭亡。我听说有‘五尽’,什么叫‘五尽’?就是:没有人信任他,那么信义就丧尽了;没有人赞誉他,那么名声就丧尽了;没有人喜爱他,那么亲人就丧尽了;行路的人没有干粮、居家的人没有吃的,那么财物就丧尽了;不能任用人,不能发挥自己的作用,那么功业就丧尽了,国家有这五种情况,必定灭亡,无可幸免。中山、齐国都正符合这五种情况。”假如让中山的君主和齐国的君主闻知“五尽”,并改正自己的恶行,那就一定不会灭亡了。
                          他们的祸患在于没有听到这些话,即使听到了又不相信。这样看来,君主需要努力做的,在善于听取意见罢了。中山五次割让土地给赵国,齐滑王率领全部军队在济水一带抵御以燕国为首的五国军队,都没有什么益处,都没有逃脱国亡身死的下场。这是由于他们抛弃了那些能使国家生存的东西,而为自己准备下了灭亡的条件。
                          原文: 白圭之中山,中山之王欲留之,白圭固辞,乘舆而去。又之齐,齐王欲留之仕,又辞而去。人问其故,曰:“之二国者皆将亡。所学有五尽。何谓五尽?曰:莫之 必,则信尽矣;莫之誉,则名尽矣;莫之爱,则亲尽矣;行者无粮、居者无食,则财尽矣;不能用人、又不能自用,则功尽矣。国有此五者,无幸必亡。中山、齐皆 当此。”若使中山之王与齐王闻五尽而更之,则必不亡矣。其患不闻,虽闻之又不信。然则人主之务,在乎善听而已矣。夫五割而与赵,悉起而距军乎济上,未有益 也。是弃其所以存,而造其所以亡也。(出自《吕氏春秋》)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24-06-28 00:21
                          回复
                            猎人丢弓不找,却很快乐!
                            楚国有个猎人,上山打猎,回来时,发现弓丢了。但是他并不回去寻找。
                            同行的人很奇怪:“你怎么一点都不着急,如果不早一点儿,晚了再去找,就会被别人拾去的。”
                            那个猎人笑了笑,悠然地说:“怕什么,楚人失弓,楚人得之。反正会被楚人拾到,又何必去寻找呢?”
                            孔子听到了这件事后,说:“他的话中,去掉那个‘楚’字,就更合适了!”
                            老子听到这件事和孔子的评论后,摇头叹息道:“孔子还是没有达到最高的境界啊!依我看,再去掉那个‘人’字,就更好了!”
                            (源自《孟春纪•贵公》)
                            【解析】
                            像老子这样的人,可以说是达到了最高境界了。天地是多么的伟大,他养育人民,却不要他们来贡献自己,成就万物却不占为已有,万物都承受他的恩泽,得到他的好处。
                            然而,却没有谁知道这些恩赐从哪里来。天下并不是某个人的天下,而是天下人的天下。万事万物都在同一片天地之中,在因果循环中不断更替,因而无法说清这是你的,那是我的。从天地至公的观点来看,确实如此。不管这个人在世时是轰轰烈烈,还是默默无闻,但他最后还是要回到自然的天地之中。
                            现实生活中来去匆匆的人们,为了名利,不顾辛劳,不择手段,在短短的几十年里,为名所累,为利所惑,有着无数的迷惑和茫然。如果从天地至公的角度来看,这样做又是何苦?由此看来,像那个丢弓的猎人那样,乐知天命,不也生活得很快乐吗?
                            思想境界高,就一定会快乐。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24-06-28 00:27
                            回复
                              齐国有个叫列精子高的贤人,齐缗王请他出山当辅政大臣,并对他言听计从。由于列精子高成了齐王的宠臣,齐国上下都对他百般迎合,列精子高也很是志得意满。
                              有一次,有人送给列精子高一套十分漂亮的衣帽:衣服是用熟绢做的,而帽子是白绢做的。列精子高很高兴,第二天一大早,就穿戴起这套新衣帽,在堂下特意撩起衣服走来走去,还问自己的侍从:“我的这套衣服还不错吧?”
                              侍从们都异口同声地称赞道:“我们还没见过比先生更英俊潇酒的人。”
                              列精子高听到赞美,十分高兴,于是就走到井边,去照看一下井中人的形象:天啊!这哪是什么英俊潇洒的样子,分明是一个丑陋的男人啊!
                              呆了一会儿,列精子高望着自己倒影在井中的“光辉形像”,感慨万分地说道:“侍从们为了讨好我,就这样地不惜歪曲事实,来迎合我!更何况是对于我们的齐王呢?这些日子以来,我太糊涂了!”
                              (源自《恃君览•达郁》)
                              【解析】
                              一般人都喜欢别人迎合、称赞自己。人们对自己有哪些方面的优点、长处,都知道得很清楚,唯独不明白自己的缺点。位高权重的人尤其这样。就连列精子高这样的贤人,都会在别人的迎合下,有些飘飘然了,更何况那些只知道醉生梦死的庸人!好在井水照醒了他,使他意识到了自己的短处。
                              人都喜欢镜子能照出自已的优点,却厌恶别人指出自己的缺点,特别当他们身居高位的时候。如果这样下去的话,那他们距离危险也就不远了!生活中这样的镜子,处处都有,只是看我们自己接受还是拒绝它罢了。
                              冷静的照镜子,就能看清自己的真面目。“镜”与“静”是同音字,照镜时,必须保持冷静!
                              法国的雨果有言:“被别人撕下面具,是一种失败;自己撕下面具,却是一种胜利。”特莱斯说:“人生最困难的事情,是认识自己。”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24-06-28 00: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