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就是印钱补贴工资,减少工时,管控物价让物价不涨。
很多人觉得印钱补贴工资一听就不靠谱,我们换个角度来理解,假设未来人工智能发展,人类几乎所有工作都被替代,那么人们的消费从哪里来,国家无偿发钱即可。这种情况将其称之为人工智能率100%。即100%的劳动都被替代,机器人解放了100%的劳动力。
假设工业革命以前人们纯手工做衣服,100个工人工作一天生产100件衣服,工业革命以后有了机器,只需要50个工人工作一天也能生产100件衣服。这是生产力的提升解放劳动力的体现,换个角度也可以理解成有50个无成本跟人类劳动能力一样的机器人加入了工作,单就这个衣服工厂来说,可以简单理解为人工智能率50%。即解放了50%的劳动量。
那么这解放出来的50个工人怎么办呢,他们也要有钱花,去别的工厂干活么?可是别的工厂也是机器替代了人工,不缺劳动力了。这就是现在的情况,生产力的提升解放了大量劳动力,产生大量的失业,人才市场供大于求,所以大家都很卷,工作岗位更加不够,所以诞生了很多没啥用的工作(瞎折腾,无事忙)。
如果无法理解没啥用的工作是什么,想象一下人工智能率80%的时代,如果还是市场经济,人们还是自己去找工作,有很多工作要做,大概能理解了吧,本来就没什么工作要去做,一堆人又忙来忙去,那是在忙什么呢?
说一下上述衣服100个工人的事,正确的方法是什么呢?还是100个工人,每人工作半天不就好了么。生产力的提升本来就是解放劳动力,那就解放好了。但是一个工人工作一天工资也不太多,工作时间减半,工资也减半更不够花了。
所以我说要印钱补贴工资,不能完全按市场经济来。
假设人类连工具还不会使用,原始人时期,人工智能率是0%,学会把树杈当武器,人工智能率1%,学会制作石斧,人工智能率2%,以此类推。
那么从人工智能率不断接近100%的过程中,一定会发生一件事,市场经济在工作这一环节上不再适用。即不断被替代解放的劳动力不再是在市场上自由流通,因为劳动越来越被机器人(生产力)替代,可供流通的地方越来越狭小。
想象一下人工智能率90%的时代,如果还是市场经济,100%的人去卷那10%的工作,大量人失业,人们没工作没收入,空有强大的生产力,人们没钱买,都很贫穷。(是不是跟此时此刻有种莫名的相似)
显然人工智能率90%时还采用跟现在一样的经济模式(没工作就没收入)是很蠢的。如果理解不了可以把90%替换为99%或100%。
人工智能率90%的时候无外乎两种情况,
情况一:10%的人工作,90%的人不工作,政府是一定要发钱给这90%的人的。不会是不工作=没钱花的模式。
情况二:100%的人分担这10%的工作,即假设原本一个人一天工作10小时,现在变为10个人每人每天工作1小时。也不会是干的少=挣的少的模式,而是干的少,挣的也可以很多。甚至是一定要干的少挣的多,如果干的少挣得少,这个社会会崩盘。
上述两种情况,政府都是要发钱的,不会是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因为市场经济模式,一边生产力强大无比,物资极其丰富,一边人们又贫穷啥啥也买不起,这无疑是很愚蠢的。
这种愚蠢就好比,四周尽是湖泊,遍地是井水,家家户户都有自来水,拧开水龙头就有饮用水,却人人交不起水费要忍受口渴。
也好比遍地是良田,处处是丰饶的粮仓,人们却没钱买粮要忍受饥饿。
这跟现在也是相像的,一方面生产力强大,产能过剩,一方面人们又贫穷消费力不足。
很明显,人工智能率90%(或者99%、100%)的情况,政府给人们发钱才是合理的,不发钱才是不合理的。
那么往回推,人工智能率80%,70%,50%呢?
其实也是一样适用的,就拿人工智能率50%来说,难道不应该是让人们工作时间减半,同时又很富裕么,难道要让100%的人去争抢50%的工作,卷的人工作12小时+,失业的人没钱花么?
大家认为现如今的人工智能率是多少呢?我认为30%是有的,这个值每个人有不同的理解,或高或低,不重要。
重要的是,人工智能率的提升(生产力的提升)是好事,它应该让人们活的更好,而不是活的更艰难。
我认为市场经济已经不再适用了(特指工作这方面),就比如现在人工智能率30%,100%的人去卷70%的工作已经不再合适。
现在症状已经显露的很明显了,产能过剩,经济不好,人们没钱,消费力不足,失业率高。
并且这一情况还会持续加重,因为如果还保持现有的经济模式,随着人工智能率(生产力)的提升,失业率还会增加,产能会更加过剩,这是极其不合理的。
说了这么多,应该能理解为什么说要印钱补贴工资,减少工时,限制物价上涨了吧,因为新的经济模式的节点已经到来了。
很多人觉得印钱补贴工资一听就不靠谱,我们换个角度来理解,假设未来人工智能发展,人类几乎所有工作都被替代,那么人们的消费从哪里来,国家无偿发钱即可。这种情况将其称之为人工智能率100%。即100%的劳动都被替代,机器人解放了100%的劳动力。
假设工业革命以前人们纯手工做衣服,100个工人工作一天生产100件衣服,工业革命以后有了机器,只需要50个工人工作一天也能生产100件衣服。这是生产力的提升解放劳动力的体现,换个角度也可以理解成有50个无成本跟人类劳动能力一样的机器人加入了工作,单就这个衣服工厂来说,可以简单理解为人工智能率50%。即解放了50%的劳动量。
那么这解放出来的50个工人怎么办呢,他们也要有钱花,去别的工厂干活么?可是别的工厂也是机器替代了人工,不缺劳动力了。这就是现在的情况,生产力的提升解放了大量劳动力,产生大量的失业,人才市场供大于求,所以大家都很卷,工作岗位更加不够,所以诞生了很多没啥用的工作(瞎折腾,无事忙)。
如果无法理解没啥用的工作是什么,想象一下人工智能率80%的时代,如果还是市场经济,人们还是自己去找工作,有很多工作要做,大概能理解了吧,本来就没什么工作要去做,一堆人又忙来忙去,那是在忙什么呢?
说一下上述衣服100个工人的事,正确的方法是什么呢?还是100个工人,每人工作半天不就好了么。生产力的提升本来就是解放劳动力,那就解放好了。但是一个工人工作一天工资也不太多,工作时间减半,工资也减半更不够花了。
所以我说要印钱补贴工资,不能完全按市场经济来。
假设人类连工具还不会使用,原始人时期,人工智能率是0%,学会把树杈当武器,人工智能率1%,学会制作石斧,人工智能率2%,以此类推。
那么从人工智能率不断接近100%的过程中,一定会发生一件事,市场经济在工作这一环节上不再适用。即不断被替代解放的劳动力不再是在市场上自由流通,因为劳动越来越被机器人(生产力)替代,可供流通的地方越来越狭小。
想象一下人工智能率90%的时代,如果还是市场经济,100%的人去卷那10%的工作,大量人失业,人们没工作没收入,空有强大的生产力,人们没钱买,都很贫穷。(是不是跟此时此刻有种莫名的相似)
显然人工智能率90%时还采用跟现在一样的经济模式(没工作就没收入)是很蠢的。如果理解不了可以把90%替换为99%或100%。
人工智能率90%的时候无外乎两种情况,
情况一:10%的人工作,90%的人不工作,政府是一定要发钱给这90%的人的。不会是不工作=没钱花的模式。
情况二:100%的人分担这10%的工作,即假设原本一个人一天工作10小时,现在变为10个人每人每天工作1小时。也不会是干的少=挣的少的模式,而是干的少,挣的也可以很多。甚至是一定要干的少挣的多,如果干的少挣得少,这个社会会崩盘。
上述两种情况,政府都是要发钱的,不会是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因为市场经济模式,一边生产力强大无比,物资极其丰富,一边人们又贫穷啥啥也买不起,这无疑是很愚蠢的。
这种愚蠢就好比,四周尽是湖泊,遍地是井水,家家户户都有自来水,拧开水龙头就有饮用水,却人人交不起水费要忍受口渴。
也好比遍地是良田,处处是丰饶的粮仓,人们却没钱买粮要忍受饥饿。
这跟现在也是相像的,一方面生产力强大,产能过剩,一方面人们又贫穷消费力不足。
很明显,人工智能率90%(或者99%、100%)的情况,政府给人们发钱才是合理的,不发钱才是不合理的。
那么往回推,人工智能率80%,70%,50%呢?
其实也是一样适用的,就拿人工智能率50%来说,难道不应该是让人们工作时间减半,同时又很富裕么,难道要让100%的人去争抢50%的工作,卷的人工作12小时+,失业的人没钱花么?
大家认为现如今的人工智能率是多少呢?我认为30%是有的,这个值每个人有不同的理解,或高或低,不重要。
重要的是,人工智能率的提升(生产力的提升)是好事,它应该让人们活的更好,而不是活的更艰难。
我认为市场经济已经不再适用了(特指工作这方面),就比如现在人工智能率30%,100%的人去卷70%的工作已经不再合适。
现在症状已经显露的很明显了,产能过剩,经济不好,人们没钱,消费力不足,失业率高。
并且这一情况还会持续加重,因为如果还保持现有的经济模式,随着人工智能率(生产力)的提升,失业率还会增加,产能会更加过剩,这是极其不合理的。
说了这么多,应该能理解为什么说要印钱补贴工资,减少工时,限制物价上涨了吧,因为新的经济模式的节点已经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