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油灯唐代邛窑发明省油灯,“省油灯”出现在唐代,这句“不是省油的灯”也是自唐朝开始流传至今的。省油灯在唐朝时是一项创意发明,是唐代邛窑创造发明的。唐、五代时期,全国不少名窑的产品都具有实用性与艺术性统一的风格,但邛窑的一些作品,却有很高的科技含量,体现了实用性、艺术性、科学性三者的统一。最典型的就是享誉古今中外的“省油灯”。那么,省油灯到底是什么样子、利用什么原理呢?省油灯的灯盏为夹层,中空。可以注水降低灯盏热度,减少油的过热挥发,以达到省油的目的。这种省油灯所运用的物理原理,在南宋初年就已是相当普及的了。而同样的物理学理论,在西方是十九世纪中叶才被普遍认识,形成定律的。能节省灯油约20%。据记载,唐朝时省油灯已在四川地区出现,到宋代仍很受欢迎。省油灯由于在烧制过程中,陶瓷的膨胀系数不好掌握,因此制作起来不太容易,不像碟形灯盏那样普遍。而考古上也曾经出土过省油灯,北京市文物研究所三峡考古队1999年在三峡库区的涪陵石沱墓地发掘出土一盏宋代“省油灯”,与宋代诗人陆游的描述完全一样,表明人们口头上常说的“省油灯”并非无稽之词。据记载,考古队发现的这盏省油灯初看与普通油盏一样,但它的碟壁是一个中空的夹层、碟壁侧面有一个小圆嘴,用来向夹层中注水。这盏省油灯和陆游描述的情形完全一样:“书灯勿用铜盏,惟瓷盏最省油。蜀中有夹瓷盏,注水于盏唇窍中,可省油之半。”大意是看书不要用铜碟盛油,用瓷碟最省油。四川有一种盛油的碟,像两个油碟叠在一起,边沿密封,侧面开一个小孔,从孔中向夹层注少量的清水,再往油碟里倒入灯油,这样可以省一半的油。1983年8月,四川大学古陶瓷学者陈德富教授对邛窑省油灯盏的省油效果进行了科学测试,省油可达20%—30%(型制不同,省油效果不一),夏季比冬季尤为明显。现代文学用语对“省油灯”做了意义上的延伸。如攻击某某人不是省油的灯,意思是这个人有心计,有谋略,不好惹。离她远点。也许真有人用心杀人。社会上,公司里,有不少人真不是“省油的灯”。成天算计别人,踩别人肩膀往上爬。也有人成天看领导眼色行事。攻击别人,为自己捞取好处。就是一棵墙头草,不是一个“省油的灯”。中国人有智慧,唐代就发明了省油的灯。我相信,中国人的智慧是无穷的。是遏制不了,戮杀不灭的。发明的河流必将冲决各种障碍,日复日、年复年地涓涓流动。在这闪光的河流上航行的人们,加快步伐,前面就是更加光辉的彼岸,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