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武兵法吧 关注:5,602贴子:49,129
  • 6回复贴,共1

孙膑老兄没有骗我们啊!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俑皆陶土烧制,青灰色,总计马4匹,官吏俑1件,其余为甲胄俑、跪坐俑、盔甲俑、发辫俑、发髻俑、弓弩手俑及持长械俑等俑通身涂粉,局部绘朱。从形制、质地、服饰等特点分析,为公元前1世纪作品,约当西汉景、武之际。银雀山汉简中 (261、262号简)上写:威王曰:”适(敌)众我寡,适(敌)强我弱,用之奈何?孙子曰:命曰让威。必臧其尾,令之能归。长兵在前,短兵在□,为之流弩,以助其急者。□□毋动,以侍待适(敌)能。”威王问:“如果敌军人数众多而我军人数少,敌军强大而我军弱小,应该如何应对呢?”孙膑回答说:“这种策略可以称为‘让威’。必须隐藏好我军的‘尾巴’,也就是保证后路的安全,确保军队能够顺利撤退。在布阵时,长兵器的士兵应该排在前面,短兵器的士兵排在后面,同时要准备好机动的弓箭手,以便在紧急情况下提供支援。我军的主力应保持静止不动,以逸待劳,等待敌军出现破绽,再出击制胜。”注解:“命曰让威”可以理解为“这种战术被称为‘避其锋芒,以退为进’的策略”;“必臧其尾,令之能归”中的“臧”通“藏”,意为隐藏好退路,确保安全撤离;“长兵在前,短兵在□”表示长兵器士兵排在前面,短兵器士兵紧随其后,形成梯队作战;“为之流弩,以助其急者”意味着要有机动的弓箭手以备不时之需;“□□毋动,以侍待适(敌)能”中的缺失文字指的是主力部队,他们应保持静止,静待战机。戴帽子这些人就是弩兵,头上戴的是金属的铁片的帽子。背后是箭囊。结合前面的军阵图片会比较有画面感。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4-07-09 20:28回复
    这些陶俑是哪里出土的?怎么觉得不是真品啊?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7-11 10:28
    回复
      徐州汉兵马俑博物馆,旧称古代军事史博物馆,位于徐州市云龙区兵马俑路1号徐州汉文化景区内,是中国遗址性博物馆[1]。
      徐州汉兵马俑博物馆于1985年发掘一、二、四号坑[2];于1993年申报发掘狮子山楚王陵[2];于2005年完成国家文物遗址保护工程[2]。2022年,徐州汉兵马俑博物馆共接待游客475871人次[1]。
      截至2022年,徐州汉兵马俑博物馆共有展品291件(套),珍贵文物数共19件(套),馆舍建筑面积40000平方米,展厅面积15000平方米[1]。
      徐州汉兵马俑博物馆获得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1995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国家二级博物馆”“江苏省大遗址”“江苏考古遗址保护与利用示范项目”“全国文化遗产旅游百强案例”等荣誉称号[1]。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4-07-12 09:40
      回复
        是真品,全部用玻璃罩保护起来,非真品的,我没有拍摄。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4-07-12 09:41
        回复
          公元前178年或前174年(汉文帝初期),西汉楚王开始在位于楚都彭城东南狮子山地区修建陵园。
          20世纪80年代初期,狮子山地区零散出土一些骑兵俑和军史俑。
          1984年底,在徐州市狮子山西苑南侧发现汉兵马俑步车俑坑军阵。
          1985年,发掘一、二、四号俑坑,8月1日,徐州汉兵马俑博物馆成立,俑坑遗址厅建成开放。
          1987年,在狮子山西北发现汉兵马俑骑兵俑坑(六号坑),开始探测汉兵马俑主墓。
          1988年,进行第二次大规模科学仪器探测主墓工作。
          1989年,在狮子山北侧发现一座汉代车马与陶俑葬坑。
          1990年,进行第三次大规模仪器勘探主墓工作;发掘位于绣球山上的两座西汉楚王陵园大型贵族陪葬墓。
          1991年,在俑坑以东300米狮子山主峰南坡发现楚王陵墓道痕迹。
          1992年,修整徐州汉兵马俑一号俑坑;试掘狮子山楚王陵,调查其墓葬形制。
          1993年,申报发掘徐州汉兵马俑主墓——狮子山楚王陵。
          1994年,制定狮子山楚王陵墓发掘和保护方案;徐州汉兵马俑博物馆和南京博物院联合组织发掘楚王陵。
          1995年,楚王墓考古发掘成功结束,楚王陵地宫陈列馆建成开放。
          1997年,对楚王陵东西两侧的狮子山体进行考古调查探测。
          1998年,楚王陵出土铁铠甲研究列入国家文物科研项目,《文物》《考古》发表楚王陵简报和考古收获。
          1999年,调查楚王陵区的王后陵墓。
          2000年,狮子山以东奇石市场建设工地发现陪葬陶俑和陵园建筑遗迹。
          2001年,狮子山北部的原废品收购站院内发现一处小型陪葬俑坑,出土数件站式步兵俑。
          2002年,狮子山东北部建筑拆迁工地发现一座陪葬兵马坑,出土站式兵马俑两百余件。
          2003年,狮子山东北部建筑拆迁时又发现陪葬兵马坑一座,出土站立式兵俑八十余件,在陵区东北发现一处铺有回廊的西汉楚王陵园陵寝房屋建筑遗址。
          2004年,与南京大学合作探测狮子山及其北侧的羊龟山为一座具有三屋夯土台的大型陪葬陵墓,全面勘探狮子山东北待建地带,发现规模庞大的楚王陵园陪葬祭祀坑群,对其中的兵马俑坑、食器坑和车马坑进行考古发掘。
          2005年,完成国家文物遗址保护项目——狮子山楚王陵的墓体加固工程;发掘狮子山东北楚王陵园陪葬坑群中的青铜器,侍俑坑和马俑坑等三座陪葬坑;完成楚王陵保护区内环境改造、汉文化广场等景区一期建设工程[2] 。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4-07-12 09:42
          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4-07-13 14:49
            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4-09-07 08:4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