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yu笔记吧 关注:1贴子:7
  • 1回复贴,共1

一起来学习,蔡立辉 王乐夫的《公共管理学》第3版知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第1章 导论
公共管理学概述
指一门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和方法来研究以政府行政组织为核心的各主体进行公共事务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
政策途径(P途径)
政策途径(P途径)是博兹曼提出的两种公共管理研究途径之一,认为公共管理必须与公共政策的形成与制定密切相关。其一般将公共管理者界定为高层次的政策管理职位,而非日常行政事务的管理者,同时他们特别强调具有政策制定权的高级行政主管的管理策略。P途径的公共管理特征如下: @ 着眼于高层管理者及他们所进行的政策研究。@ 在教学研究上十分重视个集研究,以从事实务工作者的经验为素材。@重视公共管理的政治性
政治途径
政治途径是注重公共行政学的政治层面,重点关注其公共性的一种研究途径。政治途径秉承政治学和法学的传统以代表性、回应性与责任性为价值取向,关注民主、社会公平等价值,强调公共权力的制约和限制。
法律途径
法律途径是将公共管理过程视为法律在具体社会环境和问题中的应用过程,在公共管理过程中赋予了法治和裁决的主题。法律途径以宪法的诚实和公正、正当法律程序、实质权利、平等保护、公平为价值取向,把公共组织视为能够通过公正的抗辩程序来解决争端的结构形式,把公共管理的对象看作完整和独立的个体,重视公共管理结果的合理性。
——————————
第2章公共管理的理论发展
民主主义
民主主义是一种以法治为形式、以民主为基础、以分权制衡为手段、以个人自由为终极目标的一种现代政制。民主主义研究取向秉承政治学和法学的传统,关注民主、社会公平,强调对公共权力的制约和限制。宪政是民主制度的基础和保障,同时也是对民主政治的制衡,根本作用在于防止政府权力的滥用,维护公民普遍的自由和权利。
POSDCORB
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和预算七个公共行政学原则或原理的首字母缩略词,是古利克所总结的行政机关所具有的职能。
科学管理理论
科学管理理论由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在他的主要著作《科学管理原理》中提出,是一种应用科学方法确定从事一项工作的“最佳方法”。
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又称官僚经济学,以“自利”为出发点来解释人类行为,用经济学的理论、模型和方法研究政治和行政问题,以此来刻画政治市场上的主体的行为、政治市场的运行和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公共选择不仅分析了政府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还进一步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包括:@ 组织类型的理性选择,@ 市场机制与个人选择,@分权化;@公共服务组织小规模化;@自由化。
——————————
第3章公共组织
公共组织
公共组织是指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拥有法定的或授予的公共权力的所有组织实体。公共组织应包括政府与非营利组织。
事业单位
答:事业单位是指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其设立目的是为了社会公益。
公共组织环境
公共组织境是指所有能够直接或间接对公共组织的存在与发展产生影响作用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公共组织环境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
学习型组织
答:学习型组织是指培养出持续学习、适应和改变能力的组织,即由于所有组织成员都积极参与到与工作相关问题的学习、识别与解决中,从而使组织形成了具有持续适应和变革能力的一种组织。
网络组织
答:网络组织是指一种以契约为结合基础的动态联结的组织系统,其通常拥有一个核心组织负责统筹协调与其他组织间的关系与活动。
——————————
第4章公共领导
公共领导
公共领导是指以实践为中心展开的,由具体社会系统中的领导主体根据领导环境和领导客体的实际情况确定本系统的目标和任务,并通过示范、说服、命令、竞争和合作等途径获取和动用各种资源,引导和规范领导客体,实现既定目标,完成共同事业的强效社会工具和行为互动过程。
完整制与分离制
完整制与分离制是根据行政组织中同一层级各部门受指挥和控制的程度对领导体制所作的划分。
(1) 完整制,是指同一层次各行政组织或同一行政组织各机构只受同一上级组织或首长的统一指挥和控制的组织体制。
(2) 分离制又称独立制或多元统属制,是指同一层级的各机关或同一机关的各单位,受两个及以上的机关或行政首长的指挥、监督与控制的组织领导体制。
特质理论
特质理论又称素质理论、品质理论、性格理论,重点研究领导本身的特质,包括领导的品行、素质、修养,目的是要说明好的领导者应具备的品质和特征,该理论认为领导工作效率的高低与领导者的素质、品质和个性有密切的关系。
传统领导特质理论认为,领导的品质和特性是人先天存在的,来自遗传,现今的领导特质理论认为,领导的品质和特性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是在后天的学习、实践、培养过程中形成的。
——————————
第5章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是政府为了解决和处理公共问题,达成公共利益或公共目标,经过政治过程,所发展出来的原则、方针、策略、措施和办法。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性:
公共性。普遍性。强制性。权威性。
公共政策工具
公共政策工具又称为治理工具或政府工具,是指政府的行为方式以及通过某种途径用以调节政府行为的机制。依据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过程中政府介入程度的高低,公共政策工具可分为三种类型:@自愿性工具,强制性工具,混合性工具。
公共政策制定
公共政策制定是指包括从政策方案规划设计、政策形成到政策合法化在内的一系列步骤的过程,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机构是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的主体。
公共政策评估
答,公共政策评估是指政策评估人员利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系统地收集相关信息,评估政策方案的内容、规划与执行过程以及执行结果的活动。其目的在于利用这些政策相关信息,对政策结果和政策未来走向做出基本的判断。政策评估是决定政策变化、政策终结的基础依据。其内容主要包括:@ 对目标群体产生的影响,@对目标群体以外的群体产生的影响;@对近期以及未来产生的影响, @直接成本,@间接成本,@机会成本,@物质性影响与符号性影响。
第6章公共人力资源管理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公共组织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现代管理措施和手段,对人力资源的取得、开发、保持和运用等进行管理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其主要内容包括:@ 职务分析,@ 人员招聘,@ 人员培训与开发, @ 绩效评估;薪酬管理
职务分析
职务分析,又称工作分析、职位分析,是指对某一特定职务作出明确规定,并确定完成这一职务需要什么样的行为的过程。即采用专门的方法获取组织内职位的重要信息,并以特定格式把该职位相关信息描述出来,从而使其他人能了解该职位的过程。具体来说,职务分析要为管理活动提供与工作有关的各种信息,职务分析的结果是形成职位描述和职位要求。
公务员制度
公务员制度是指对公务员的职位分类、考试、录用、培训、考核、奖惩、职务任免升降、工资福利、退职、退休等的一系列完整的法律和制度的总和。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出现,是公共人力资源管理走向现代化的标志。

第7章公共预算管理
第8章政务信息资源管理
第9章应急管理
第10章 公共管理技术与方法
第11章 公共管理规范
第12章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
第13章 公共部门改革


IP属地:广东1楼2024-07-21 16:36回复


    IP属地:广东2楼2024-07-21 16: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