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产生了数量很大的诗歌作品。据《全宋诗》与《全宋诗辑补》所收,宋诗流传至今的有29万余首,

诗人近1万人,都超过唐代数倍。宋诗不仅数量大,而且其中确有大量的好诗。那些杰出和优秀的诗人留下了许多好作品,即使一些并非特别负有盛名的诗人,往往也有佳篇流传。宋代的诗歌经过了长期的各种探索,一般说来,诗人们都很重视学习唐人,有的偏重模仿,有的力求在学习中创新。前者如宋初的九僧,南宋后期的四灵诗派等;后者则更为普遍,呈现出争奇斗艳、推陈出新的局面。因此,宋诗中流派较多,各种流派之中常常有发展演变,诗歌的风格也因之丰富起来,不断地产生出大量好诗。
北宋后期的诗歌是宋代诗歌的繁荣时期。这时诗人辈出,形成了不同的风格。主宰诗坛风气的是王安石、苏轼、黄庭坚三人。他们的诗歌分别被称为“荆公体”“东坡体”“山谷体”。黄庭坚在当时影响尤大,为江西诗派的开创者。
宋太祖、太宗、真宗时期,诗人们基本上偏于被动地接受唐诗的影响,还没有来得及积极地创造发展。他们主要师法白居易、贾岛、李商隐等人。叶燮《原诗》说:“宋初诗袭唐人之旧,如徐铉、王禹偁

辈纯是唐音。”效法白居易的,以王禹偁为代表。苏舜钦、梅尧臣、

欧阳修的诗歌创作,主要在仁宗、英宗时期。
从欧阳修、梅尧臣到王安石、苏轼,一脉相承,完成了自晚唐、西崑以来的一次诗风转变,使得宋诗在唐诗之外开辟了“疆土”,显出了自己的特色。随后的黄庭坚,

就在新的疆土上苦心经营,使得它的特色更加鲜明显著。
陈与义

虽然和黄庭坚、陈师道被列为江西诗派“三宗”,但艺术风格和黄、陈有些不同;同时人张嵲为他作墓志铭,称他的诗“清邃超特,纡余闳肆”,独具特色。曾几的诗,赵庚夫称其为“清于月出初三夜,淡似汤烹第一泉”(《诗人玉屑》卷十九),也不同于江西诗派的词语艰涩。到此时,江西诗派的变化已是势在必行了。
方回《跋遂初尤先生尚书诗》:“宋中兴以来,言诗必曰尤、杨、范、

陆。”他们被称为“南宋四大家”,代表了宋代诗歌第二个最繁荣的时期。陆游、范成大、杨万里流传的作品都很丰富,特别是陆、杨二人,数量之多是惊人的。
从“永嘉四灵”(见四灵体)开始,宋诗发生了一个新的转变。徐玑、徐照、翁卷、赵师秀,这4个诗人都是永嘉人,字号中都有一个“灵”字,都出于永嘉学派叶适之门。
江湖派

以临安的一个书商陈起所刻的《江湖集》而得名。陈起会作诗,结交了一批江湖诗人,即流落不遇或者官位较低的诗人。江湖派诗人中有成就者为戴复古和刘克庄。宋亡前后的代表诗人,有文天祥、汪元量、谢翱、林景熙、郑思肖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