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人类学吧 关注:49,341贴子:2,639,023

山东古人论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次的古DNA挺齐全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8-15 11:49回复
    洗砚池晋墓实测10036下游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8-15 11:55
    收起回复
      大汶口有Q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8-15 11:58
      收起回复
        目前最早的CF1319古DNA出现在4800年前的山东大汶口文化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8-15 12:01
        收起回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8-15 12:08
          收起回复
            O2a大概是在大汶口中期从苏北鲁南进入山东,在晚期成为主流人群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8-15 12:11
            收起回复
              大汶口文化Y染色体归类为:O2-M122(M188、AM01822、F8、F46、O-L127.1两大分支:O-F1876与O-JST002611)多样性最高,居于全国之最,还有C-F1319、Q不明类型。


              IP属地:北京7楼2024-08-15 12:16
              收起回复
                龙山的五台,和大汶口傅家遗址常染一模一样@贴吧用户_aXPCK6N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08-15 12:31
                收起回复

                  庙底沟一期文化,是大汶口文化和屈家岭文化共同对中原仰韶文化产生强烈影响而形成的。庙底沟二期文化与大汶口文化之间存在着更多的关联,中原地区的大汶口文化曾称为大汶口文化颍水类型。
                  .
                  与陕西仰韶文化相比,河南仰韶文化、中原龙山文化的常染成分更接近古山东人(数据出自《古代基因组阐明了黄河中下游的空间遗传连续性》),见证大汶口文化向中原迁徙扩张,因为龙山文化陶器造型与大汶口文化基本一致,但与仰韶文化明显不同,所以中原地区的“龙山化”过程实则为“大汶口化”过程,形成了现代北汉人群。

                  傅家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它的文化面貌同鲁南地区的大汶口文化有明显区别。因此,傅家大汶口文化遗存代表了鲁北地区一个新的文化类型。傅家遗址墓穴均为长方形土坑竖穴,葬式一般为仰身直肢单人葬,二次葬和迁葬较多见。多数墓墓室小而无葬具,头向以东北者较多,没有拔牙习俗,粗制陶器接近后岗一期文化,与鲁南大汶口文化有明显的区别。生产力很低,没有贫富分化,基本上处于母系氏族社会。
                  .
                  与鲁北傅家遗址不同,鲁南苏北大汶口墓葬已出现了较多的一男一女合葬墓,普遍拔牙,随葬品的多寡极为悬殊,礼器组合以精制黑陶白陶为主,贫富分化明显,进入父系氏族社会。
                  .
                  2015年傅家遗址古DNA早已出来了,实际测到K*有一例、N为两例、O为一例。如果2024年复旦大学检测的这些F代号(公元前3600 年至公元 317 年的 24 个古山东人DNA)的标本又是来自傅家遗址的,纯属重复检测,只不过是细分下游,检测常染而已。从上表中看出,F90701、F90704(父系N1b1-CTS962母系D5b1b)的E11常染构成,没有马来、傣族成分。聂村商代平民墓测出的常染成分,导入微基因结果为99.7%北汉成分。通过两者比较,可以发现北汉常染含有6.7%的类傣成分,但F90701、F90704傅家人群没有E11类傣成分,可以说是相对纯正的东亚北方人群。北方汉族的产生和形成,历史上可能受过古淮河人群乃至长江古人的影响,类傣成分增多了。
                  .
                  与龙山文化、北方汉族相比,鲁北傅家人群是是相对纯正的东亚北方人群,没有E11类傣成分。


                  IP属地:北京9楼2024-08-15 12:32
                  收起回复
                    知乎上有讲解此篇论文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08-15 12:34
                    收起回复


                      蒙古高原不同年代的常染有很大变化,最终彻底汉化。


                      福建新石器早期-奇和洞人的常染基因,纯属原始南方人群,但是台湾土著的常染血统比南方新石器早中期、汉本遗址(台湾铁器时代)南移得多,接近东南亚马来人。
                      .
                      与台湾土著相反,南方汉族比南方新石器早中期北移得多,更接近北汉,这是古代北方汉族人民不断南下并与南方土著民族相融合的结果,其实东亚北方人成分占比大,导致南汉血统与北汉的遗传关系密切,更远离南方新石器人群。新石器时代至近代东亚北方人对于南汉的基因贡献远高于新石器时代南方古人对北汉的基因影响,两者之比约8 : 2。这一检测结果,基本符合魏晋南北朝的大量北人南迁史实。
                      .
                      现有的古DNA证据表明,北汉血统始于大汶口龙山文化,形成于商代,最终定型于汉代。南汉血统始于魏晋南北朝,形成于南宋时期。


                      IP属地:北京11楼2024-08-15 12:55
                      收起回复
                        Q不太可能,共祖时间对不上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24-08-15 12:58
                        收起回复
                          从这幅图可以看出,刘林、三里河、午台(大汶口晚期)是比黄河青铜铁器时代中游人群还要偏向于古福建人群(亮岛、昙石山),而傅家、五村、龙山时期午台则更偏向于博山、黑龙江流域土著古人、西辽河古人等偏北人群。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4-08-15 13:20
                          回复




                            山东大汶口文化西夏侯人颅高149.0
                            山东龙山呈子人颅高144.3河南庙底沟人颅高143.2
                            唐朝长安人颅高142.81
                            河南仰韶人颅高142.53
                            广东南越人颅高142.5
                            福建闽越人颅高141.3
                            晋国时期山西候马人颅高140.99
                            安阳商代平民颅高139.47
                            青海古羌人颅高139.38
                            藏族B组颅高134.1
                            宁夏北亚游牧民族人颅高131.9
                            蒙古人颅高131.4
                            藏族A组颅高130.9
                            通古斯人颅高126.8
                            叭沟墓地鲜卑人124.0


                            IP属地:北京17楼2024-08-15 13:38
                            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4-08-15 14:1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