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国吧 关注:43贴子:1,064

【鸡蛋◇资料】天目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选自《袁宏道集笺校》作者:袁宏道(1568-1610),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明代文学家。文学上反对当时“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主张文要出自真情。他与他的兄弟创造文学史上地位甚高的“**派”影响广泛。


1楼2010-10-16 11:15回复
    诗人介绍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今属湖北**)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三袁”。


    2楼2010-10-16 11:16
    回复
      原文
           天目[1]      [明] 袁宏道      天目幽邃奇古[2]不可言[3],由庄至颠[4],可二十余里[5]。      凡山深僻者多荒凉,峭削者鲜迂曲[6];貌古则鲜妍不足[7],骨大则玲珑绝少[8],以至山高水乏,石峻毛枯[9]:凡此皆山之病[10]。 


      3楼2010-10-16 11:16
      回复
        天目盈山皆壑(hè)[11],飞流淙淙[12],若万匹缟[13],一绝也[14]。石色苍润[15],石骨奥巧[16],石径曲折,石壁竦峭[17],二绝也。虽幽谷县岩(yōu gǔ xuán yán)[18],庵宇皆精,三绝也。余耳不喜雷,而天目雷声甚小,听之若婴儿声,四绝也。晓起看云[19],在绝壑下,白净如绵,奔腾如浪,尽大地作琉璃海[20],诸山尖出云上若萍[21],五绝也。然云变态最不常[22],其观奇甚[23],非山居久者不能悉其形状[24]。山树大者几四十围[25],松形如盖[26],高不逾数尺,一株直万余钱[27],六绝也。头茶之香者[28],远胜龙井[29],笋味类绍兴破塘[30],而清远过之[31],七绝也。余谓大江之南,修真栖隐之地[32],无逾此者,便有出缠结室之想矣[33]。 


        4楼2010-10-16 11:17
        回复
          宿幻住之次日[34],晨起看云,巳(sì)后登绝顶[35],晚宿高峰死关[36]。次日,由活埋庵寻旧路而下[37]。数日晴霁(jì)甚[38],山僧以为异[39],下山率相贺[40]。山中僧四百余人,执礼甚恭[41],争以饭相劝[42]。临行[43],诸僧进曰: “荒山僻小,不足当巨目[44],奈何[45]?”余曰:“天目山某等亦有些子分[46],山僧不劳过谦[47],某亦不敢面誉。”因大笑而别。


          5楼2010-10-16 11:17
          回复
            译文
                 天目山幽静深邃奇特古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从双清庄到山顶,大约有二十余里路。     
               大多数偏僻的山都是荒凉的;陡峭如削的山很少有盘旋迂回的山路;苍朴的山很少有光彩艳丽的景色;磅礴的山很少有精巧的趣味;以至于山高水就缺乏;岩石陡峭的山就缺少茂盛的植被。这些都是山的不足之处。 


            6楼2010-10-16 11:18
            回复
              天目山整个山都是沟壑,瀑布水流发出潺潺的水声,如万匹白色的丝绢,这是天目山第一个绝妙之处。石头的颜色苍翠温润,山石的棱角透漏巧妙,用石头铺成的小路上曲曲折折,石壁高耸陡峭,这是天目山的第二个绝妙之处。即使山谷偏僻幽深,山石耸立险峻,但寺庙都很精致,这是天目山的第三绝。我(的耳朵)不喜欢听到打雷的声音,而天目山打雷的声音非常小,就像婴儿的啼哭声,这是天目山第四个绝妙之处。我早早起来,看天目山的云彩,在悬崖下,白净得像棉花一样,飘荡变幻如同浪花,整个世界都变成了一片五光十色的天地,仿佛到处都是美丽的琉璃,每座山峰的山顶突出于云海之上,如同漂浮的浮萍,这是天目山的第五个绝妙之处。然而云彩的变化最不同寻常,它的样子非常奇特,如果不是久居山里的人,根本不能熟知云彩的形态。天目山高大的树木,树身粗的几乎有四十围,松树的形态如同华盖一样,树高不过几尺,一棵树价值万余钱,这是第六个绝妙之处。天目山每年第一次采摘的芳香扑鼻的茶叶,比龙井茶还要香甜。竹笋的味道像绍兴破塘所产的竹笋,但更加鲜嫩香甜,这是第七个绝妙之处。我认为,长江的南面,隐居深山,修心悟道的地方,没有比天目山更好的,于是就起了脱离尘世的烦恼隐居山林的念头。


              7楼2010-10-16 11:18
              回复
                住宿在幻住寺的第二天,早晨起来看云,巳时后登上了天目山的最高峰,晚上住在高峰死关。第二天从活埋庵沿着原来的路下山。这几天天气十分晴朗,山寺的和尚认为天气反常,下山时互相祝贺。山寺的和尚有四百多人,行礼非常恭敬,相互争着用饭招待我。等到要走的时候,山里的和尚说:“天目山偏僻而且小,不足以担当贵客的观赏,怎么办?”我说:“天目山也有些我的份额,山僧们不必过于谦虚,我们也不敢当面称赞”。于是众人大笑着互道分别,离开天目山了。


                8楼2010-10-16 11:19
                回复
                  注释
                       [1]天目:天目山,古称浮玉山,在浙江临安县北。分东西两支,双峰雄峙,并多为怪石密林。相传峰巅各有一池,左右相望,故称“天目”。      [2]幽邃(suì)奇古:是说天目山处于偏僻深远之地,姿态奇特,神貌古老。      [3]不可言:无法用言语描述。      [4]庄:指的是天目山下双清庄。相传梁昭明太子萧统在西天目读书,在东天目参禅,曾双目失明,以东西天目泉水洗眼后复明,故名双清庄。颠:同“巅”,山顶。      [5]可:大约。 


                  9楼2010-10-16 11:19
                  回复
                    [6]峭削:像刀削过那样陡峭。鲜(xiǎn):稀少。以上两句是说,处于深僻的山大多荒凉,陡直峻峭的山则很少有迂回曲折的妙趣。  
                        [7]貌古:指山的神气容貌显得古老。鲜妍(xiān yán):鲜艳美丽。
                         [8]骨:指山的骨架。这句是说,高大的山很少能给人精巧灵便的感觉。   
                       [9]石峻:石头又高又大。毛枯:草木枯败。毛:指草。   
                       [10]病:缺陷。    
                    [11]盈山:满山。壑:山沟,山谷。    
                    [12]飞流:山高坡陡,流水直泻而下。淙淙(cóng):流水的声音。
                         [13]盈:满      [14]壑:沟      [15]缟(gǎo):白色丝织品。 


                    10楼2010-10-16 11:20
                    回复
                      [16]绝:绝妙,独具的美妙。      [17]苍:青色。润:光滑滋润。      [18]石骨奥巧:是说山石的骨架结构很巧妙,难以形容。      [19]竦(sǒng)峭:笔直挺立,极为陡峭。      [20]“虽幽”二句:是说天目山中小庙虽然在深山狭谷、悬崖峭壁上,但建筑都是精美的。“县”,同“悬”。庵:指小庙。宇:指小庙的房屋建筑。      [21]晓:天刚亮。      [22]尽:完全。这句是说,整个大地都成了琉璃的海洋。      [23]萍:即浮萍。这句是说,云里露出的山头,像是浮萍。      [24]“然云”句:意谓云的形状常常变化,各种变化出来的形状都不能持久。 


                      11楼2010-10-16 11:21
                      回复
                           [25]其观奇甚:是说云态给人的观感印象太突出了。      [26]悉其形状:明了云的各种各样的形状。      [27]围:两手的拇指和食指合拢起来的长度。      [28]盖:伞。      [29]直:通“值”,价值。      [30]头茶:第一次采摘的春茶。      [31]胜:优于。龙井:一种著名的绿茶,产于浙江杭州附近的龙井一带。      [32]类:像。破塘:浙江绍兴地名,以产笋著称。作者《食笋时方正月》自注说,他的好友山阴人陶石篑“屡称破塘笋”。 


                        12楼2010-10-16 11:21
                        回复
                             [33]清:清爽鲜美可口,与肥甘相对。远过之:远远超过破塘笋。      [34]修真栖隐:隐居深山,修心悟道。修真:修心养性,即指出家。栖隐:即谓隐居。      [35]出缠:佛教语,指脱离了人间烦恼的束缚。结室:佛教语,指佛门弟子聚会祈祷吉祥。      [36]幻住:天目山上的寺名。      [37]绝顶:最高峰。      [38]高峰、死关:都是天目山上的地名。死关,天目山地名,地形险恶,故名。      [39]活埋庵:天目山上的小庙宇,其境幽邃,竹石皆秀。      [40]霁(jì):雨后转晴。这句是说,一场雨后,连续好几天十分清朗。      [41]异:反常,山中温润多雨,僧见连日晴朗,故以为异。      [42]率:全,都。相贺:和尚们认为天晴是好兆头,所以都来庆贺。      [43]执:行。 


                          13楼2010-10-16 11:21
                          回复
                            [44]争以饭相劝:意谓争着招待作者。      [45]临行:将要离开的时候 。指作者即将离开天目山。      [46]“不足”句:意谓跟大人您的眼界很不相称。“当”,相称。“巨目”巨大高贵的眼睛,这是恭维的话。 不足:不值得      [47]奈何;怎么办呢?表示没有办法。      [48]“天目”句:是说对天目山来说,我们也有一份,与我们也有一些关系。“某”,谦称自己。“些子”,一些,一点。分(fèn):同“份”,份额。      [49]过谦:和下句“面誉”,都是指天目山说的,意谓不须替天目山过分谦虚,也不须当面夸奖。


                            14楼2010-10-16 11:22
                            回复
                              题解
                                   本篇选自《袁宏道集笺校》。本题共两则,此选其一。本文主要不在记游,而是评介天目山的独绝佳处。一开头,作者用“幽邃奇古”四字概括了天目山的特点,又用“不可言”三字赞叹其奥妙,逗人兴趣。但作者并不接着就作具体介绍,而以三组对偶句泛论一般深山僻岭的不足和无味,抑彼扬此,用议论再作反衬。然后列举天目山的“七绝”。这“七绝”是比较而来的,所举都属他山皆有、常人可觉的景物。前三绝是水、石、小庙,凡山都有,有目共睹。第四绝举雷声小,见出空旷高远而回响轻散,是写耳听,亦有谷皆响之事。五绝写云,六绝写松,则为名山多具而人所共赏的景物。至于七绝的茶和笋,本属浙江土产,所以比之以浙江著名的龙井茶和破塘笋,扑鼻芳香,清品清味。作者以活泼的笔调、简洁的语言写上述景物的特点,点出独绝处即止,不铺叙,不渲染却令人感到新奇,觉得奥妙,别有一种情趣。“将军欲以巧伏人,盘马弯弓惜不发”。韩愈这两句诗,也许可以形容本文的写作艺术特点。 


                              15楼2010-10-16 11: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