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面上主流的支具主要是色努支具和根辛根支具。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9d9c53cdefec8a13141a57e8c7029157/d9bf83cb39dbb6fd98d692044f24ab18962b37ec.jpg?tbpicau=2025-02-25-05_5ffb0d5c4a4e30c51fa5dc77192da368)
以上述两个案例看,尽管色努支具没有拍支具片,但从脱支复查片看,支具下应该是有过矫的,因为只有支具下过矫,脱支回弹后才有可能实现笔直。
还有一个现象不得不提(希望引起关注):从上面两个案例看,色努支具推动左凸腰椎向右移动的幅度明显小于根辛根支具,为什么支具下能过矫?
这就不得不说托举的重要性了。
我们通常认为托举的目的一是矫正高低肩,二是对于胸弯可以打开凹侧收缩的肋间距,能减少胸弯的矫正阻力。
但对于腰椎的矫正,适当的托举同样可以减少矫正阻力。色努支具的案例就是双肩均衡托举,拉开了椎间距,为偏离轴线的椎体归位减轻了助力。所以,尽管加力相对较小却能获得更大的矫正幅度。
根辛根支具缺少适当的托举或者托举不均衡,想获得色努支具同样的矫正效果就不得不加大腰部矫正力。那么,因为腰部受力过大,人的本能反应就会身体向左倾(以左凸为例),而原本具有抑制这种身体左倾功效的色努支具,换成根辛根支具左上方和左下方都被简化了,这正是我们看到太多的根辛根支具穿戴者身体向左倾斜严重的根本原因。除非一步到位做出来就能如上面这个根辛根支具控制住身体不歪,别指望通过后续调整支具实现躯干不歪。大家要知道想要一步做到位身体一点不歪是很难很难的,完全是撞大运了。一旦根辛根支具做出来穿上身以后发现身体歪了(大概率事件),不像色努支具那么好调正的。即使说色努支具可调性比较强,也只是躯干不正在一定范围内的,超出一定范围也是很难调正的。
至于说到臀中距偏大对疗效的影响可参阅
【科普】支具下脊柱非常直了,该支具就一定是个好支具吗?https://tieba.baidu.com/p/8594170809?
pid=148560582378&cid=0#148560582378
【科普】什么叫支具的力线?为何臀中距过大,脱支回弹率就高?https://tieba.baidu.com/p/8536166985?
pid=148259085763&cid=0#148259085763
所以,强烈建议家长们选择色努支具,不要选择这种根辛根支具(单跨包裹,托举不均衡),尤其要选择以作色努支具为主的支具师。至于有些支具师也会将根辛根支具说成是色努支具改进型,说根辛根支具是色努支具的简化版更准确,两者在功效上差距很大。请认准双肩托举和双胯包裹的支具和擅长制作这种支具的支具师,至于支具叫什么名称其实已经不重要了,大都是一些宣传文案罢了。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仅仅是胸腰弯或腰弯,而上胸弯度数很小,且上胸弯顶椎在T6附近,躯干偏向与L3-5倾斜方向一致+臀中距偏移较小者,夜戴可以考虑这种根辛根支具。从这个适用条件看,其实是极其少见的。
至于臀中距不正,新的国标已经明确支具需要矫正失衡的力线。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984638fe12e736d158138c00ab504ffc/28890afa513d269779a67e7f13fbb2fb4316d804.jpg?tbpicau=2025-02-25-05_fa62418d12d8648c7aa9e7b630da584e)
如果支具穿在身上1个月后,仍然不符合这一条,可视为该支具未达标。
一个月后躯干偏移(臀中距超过2cm)还是未得到有效的矫正,甚至加重躯干偏移,支具师再以孩子护痛反应、让孩子自己对抗支具下的倾斜就全是搪塞之言了。
这里不得不遗憾地指出,新标准采用了“人体力线”一词,却未加定义。什么叫人体力线?将这个行业长期的错误俗称不加定义就用在国家标准当中的做法是既不规范,也不准确。力线在力学理论上是有定义的,用力线衡量人体失衡的程度根本就说不通。放着医学上已有的衡量人体失衡指标不用,却用了一个错误的俗称,实在让人失望。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9d9c53cdefec8a13141a57e8c7029157/d9bf83cb39dbb6fd98d692044f24ab18962b37ec.jpg?tbpicau=2025-02-25-05_5ffb0d5c4a4e30c51fa5dc77192da368)
以上述两个案例看,尽管色努支具没有拍支具片,但从脱支复查片看,支具下应该是有过矫的,因为只有支具下过矫,脱支回弹后才有可能实现笔直。
还有一个现象不得不提(希望引起关注):从上面两个案例看,色努支具推动左凸腰椎向右移动的幅度明显小于根辛根支具,为什么支具下能过矫?
这就不得不说托举的重要性了。
我们通常认为托举的目的一是矫正高低肩,二是对于胸弯可以打开凹侧收缩的肋间距,能减少胸弯的矫正阻力。
但对于腰椎的矫正,适当的托举同样可以减少矫正阻力。色努支具的案例就是双肩均衡托举,拉开了椎间距,为偏离轴线的椎体归位减轻了助力。所以,尽管加力相对较小却能获得更大的矫正幅度。
根辛根支具缺少适当的托举或者托举不均衡,想获得色努支具同样的矫正效果就不得不加大腰部矫正力。那么,因为腰部受力过大,人的本能反应就会身体向左倾(以左凸为例),而原本具有抑制这种身体左倾功效的色努支具,换成根辛根支具左上方和左下方都被简化了,这正是我们看到太多的根辛根支具穿戴者身体向左倾斜严重的根本原因。除非一步到位做出来就能如上面这个根辛根支具控制住身体不歪,别指望通过后续调整支具实现躯干不歪。大家要知道想要一步做到位身体一点不歪是很难很难的,完全是撞大运了。一旦根辛根支具做出来穿上身以后发现身体歪了(大概率事件),不像色努支具那么好调正的。即使说色努支具可调性比较强,也只是躯干不正在一定范围内的,超出一定范围也是很难调正的。
至于说到臀中距偏大对疗效的影响可参阅
【科普】支具下脊柱非常直了,该支具就一定是个好支具吗?https://tieba.baidu.com/p/8594170809?
pid=148560582378&cid=0#148560582378
【科普】什么叫支具的力线?为何臀中距过大,脱支回弹率就高?https://tieba.baidu.com/p/8536166985?
pid=148259085763&cid=0#148259085763
所以,强烈建议家长们选择色努支具,不要选择这种根辛根支具(单跨包裹,托举不均衡),尤其要选择以作色努支具为主的支具师。至于有些支具师也会将根辛根支具说成是色努支具改进型,说根辛根支具是色努支具的简化版更准确,两者在功效上差距很大。请认准双肩托举和双胯包裹的支具和擅长制作这种支具的支具师,至于支具叫什么名称其实已经不重要了,大都是一些宣传文案罢了。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仅仅是胸腰弯或腰弯,而上胸弯度数很小,且上胸弯顶椎在T6附近,躯干偏向与L3-5倾斜方向一致+臀中距偏移较小者,夜戴可以考虑这种根辛根支具。从这个适用条件看,其实是极其少见的。
至于臀中距不正,新的国标已经明确支具需要矫正失衡的力线。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984638fe12e736d158138c00ab504ffc/28890afa513d269779a67e7f13fbb2fb4316d804.jpg?tbpicau=2025-02-25-05_fa62418d12d8648c7aa9e7b630da584e)
如果支具穿在身上1个月后,仍然不符合这一条,可视为该支具未达标。
一个月后躯干偏移(臀中距超过2cm)还是未得到有效的矫正,甚至加重躯干偏移,支具师再以孩子护痛反应、让孩子自己对抗支具下的倾斜就全是搪塞之言了。
这里不得不遗憾地指出,新标准采用了“人体力线”一词,却未加定义。什么叫人体力线?将这个行业长期的错误俗称不加定义就用在国家标准当中的做法是既不规范,也不准确。力线在力学理论上是有定义的,用力线衡量人体失衡的程度根本就说不通。放着医学上已有的衡量人体失衡指标不用,却用了一个错误的俗称,实在让人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