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屠龙记吧 关注:168,256贴子:3,305,844
  • 3回复贴,共1

〓倚天屠龙记〓240901★剧情当中最大的三个漏洞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众所周知,金庸先生是武侠界的泰斗,一生写了许多精彩的武侠作品——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我相信没有人怀疑这些作品的经典程度,能成为旷世经典的作品,自有其精彩和独到之处!
但因为作品规模宏大,不少作品前后都有关联,导致作品中也会出现一些无法自圆其说的逻辑漏洞,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简单盘点几个金庸先生其中一部作品——《倚天屠龙记》里的逻辑漏洞。
逻辑漏洞之成昆篇
漏洞一:成昆现身明教偷袭杨逍等七大高手,成昆认识杨逍等人,杨逍等人却不认识成昆,包括受成昆重伤在山脚下遇上天鹰教的时候,白眉鹰王也不认识成昆,这说明成昆从未在明教里阳顶天和其夫人及金毛狮王谢逊以外的人面前露过面。而光明右使范瑶却认识成昆,自阳顶天失踪后,范瑶怀疑成昆,甚至还和成昆交过手,并且成昆也认识范瑶。
既然成昆都未在众人面前露过面,那么通过明教教主夫人,也就是成昆的师妹的关系,成昆顶多只应该知道明教的基本框架,而不应该熟悉众人的样貌,包括范瑶也是不该认识成昆的。这一块就很自相矛盾!
漏洞二:从时间线上来计算,少林三渡和阳顶天的交手铁定是发生在阳顶天生前,可是阳顶天死后,成昆气愤之余才想到借用六大派之手覆灭明教,以报夺妻之恨,继而才有了害死谢逊全家的阴谋。
而作品中记载三渡和阳顶天的矛盾可是成昆挑起的,问题是那个时候成昆还应该在和自己的师妹在光明顶密道私会,并且那时他也还没加入少林派,少林三渡也算是少林派的高层,所以那时的成昆也不太可能接触到少林三渡,并且也根本还没想到要收拾阳顶天和覆灭明教。更不要说挑拨三渡和阳顶天的关系了。那么三渡和阳顶天的矛盾到底因何而起?是不是无法自圆其说!
逻辑漏洞之张无忌练功篇
《乾坤大挪移》为明教镇教神功,共七层,开篇心法有说明,修炼第一层资质好的要七年,资质差的要14年,如21年无寸进,则必须停止修炼,防止走火入魔而毙命。而且修炼过程中本身也伴随着超高的走火入魔的风险,就算是资质好的,修炼一切顺利还得修炼七七四十九年,所以论起修炼难度,此门神功绝对在本部作品中名列前茅!
阳顶天和杨逍哪一个不是武学奇才,阳顶天到死也不过练至第四层,杨逍苦练十年也不过才练至第二层,由此可知这么神功修炼的艰难程度!
而张无忌却是在短短一天内,从无到有,直接练到了最高境界第七层,一下打破了所有人的常规认识。就好比一个少年看了一整天的书,他的学识就超过了辛苦研究一辈子的老教授的学识!
有人可能会说,张无忌先前练了九阳神功,内力充足,所以能一步登天。
本人认为,并不是这样,毕竟谁也不是傻瓜,如果单凭雄厚的内力就能把乾坤大挪移迅速练成,那么包括阳顶天在内的历代明教教主,在练这门神功之前,应该先想的是如何增强足够的内力再练这么神功,如此可以事半功倍省去数十年甚至百年苦修!而历代教主都是一点一滴的练起,从没人去走这个捷径,这就很说明问题。
所以依照正常的逻辑,要么张无忌是神,要么他根本就没练成乾坤大挪移,只有这两个解释!
这同时又是本部作品中一个无法自圆其说的漏洞!
这随便一盘点就找到三个漏洞,那么整部剧的漏洞又是多少!类似漏洞应该仍然存在不少,本人就不再往下一一列举了!


IP属地:河北1楼2024-09-01 16:17回复
    其他漏洞与自相矛盾的地方:
    《倚天屠龙记》的故事承接《神雕侠侣》,所以它们与《射雕英雄传》并称为“射雕三部曲”,整部《倚天屠龙记》其实也就是围绕郭靖夫妇所打造的倚天剑和屠龙刀的争夺而展开,到故事尾声刀剑之谜也逐渐解开谜底,从故事大纲来看,整个故事还算是比较完整,若不抠细节的话,也算是能够自圆其说了,然而金庸老先生封笔这么多年过去,金迷们却仍是在茶余饭后打开金书回味一番,笔者自然也是其中之一,也正因为如此,也在书中发现了一些细节上的漏洞,甚至金庸两次改书都没有将那漏洞圆上。
    一、二十四字传言
    “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倚天不出,谁与争锋”,这是书中武林中流传的二十四字传言,也正因为这段传言的存在,书中的武林中人们都如恶狗扑食一样的想要夺得屠龙刀,武林因此大乱,无数英雄豪杰也在争夺宝刀的过程中没了性命,当然,多数的罪孽都归咎在了“金毛狮王”谢逊身上,事实上他只是个背锅侠,真正可恶的是那散播传言的人才是,是那人造成武林动荡。
    (张三丰剧照)
    那么散播传言的人是谁呢?自然不是郭靖夫妇,因为张三丰曾经提到过自己听闻这传言是七八十年前,他年轻的时候是没有的,而且以武当七侠的见识,居然都没听过屠龙刀和倚天剑的名字,可见别说刀剑中的秘密了,就连刀剑本身的存在都没多少人知道。
    所以“没有解释谁放出的传言”这并非原著中的漏洞,只是一个未填的坑罢了,而真正的漏洞在于有多少人知道刀剑的秘密。
    二、知晓刀剑秘密之人,第一个漏洞
    知晓刀剑秘密的人在笔者看来应该只有五个,首先是原著中有这么一番描述:“襄阳城破之日,郭大侠夫妇与郭公破虏同时殉难,屠龙刀不知下落。郭祖师当时身在西川,待赶去想要相救父母亲人,却已为时不及。一百年来,武林中风波迭起,这对刀剑换了好几次主人。后人只知屠龙宝刀乃武林至尊,唯倚天剑可与匹敌,但到底何以是至尊,那就谁都不知道了。郭公破虏青年殉国,没有传人,是以刀剑中的秘密,只本派郭祖师传了下来。”
    (郭靖剧照)
    也就是说明面上来看是只有郭靖、黄蓉、郭破虏、郭襄这四人知道刀剑的秘密,至于郭襄的传人风陵师太不算入其中,那是后世之人,除了郭家四人之外,唯一一个还有可能知晓刀剑秘密的人就是杨过了,因为那玄铁重剑是他的武器,郭靖若要熔铸刀剑,告知杨过一声也是合情合理的,也就是说除此五人之外,不该有人知道刀剑秘密。
    (杨过剧照)
    然而通过谢逊的回忆可以得知,空见神僧临死前却是对他说过一番话,正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更何况空见是佛门中人,不可能打诳语,他提到:“嗯,不过,你武功不及他……除非……除非……除非……能找到屠龙刀,找到……找到刀中的秘……”当他说到“秘”字之时人已气绝。
    无论如何,空见神僧是知道屠龙刀的存在的,那么他是从何得知屠龙刀中藏有秘密?这才是书中的第一个漏洞,因为根据前文分析来看,不可能有第六个人知道屠龙刀的秘密。
    三、谢逊一场徒劳,第二个漏洞
    谢逊因为被师父成昆害得家破人亡从一个文武双全温文守礼的人沦为一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头,空见神僧也是为了感化谢逊才会主动死在谢逊手中,而且在空见临死前那番话似乎还给谢逊指了一条明路,不过仔细品一品那原话,也有漏洞。
    原著道:“我道:‘大师,你放心,我不会再胡乱杀人,激他出来。但我走遍天涯海角,定要找到他。’他道:‘嗯,不过,你武功不及他……除非……除非……’说到这里,声音越来越低。我把耳朵凑到他的嘴边,只听他道:‘除非……能找到屠龙刀,找到……找到刀中的秘……’他说到这个‘秘’字,一口气接不上来,便此死了。”
    (谢逊、空见剧照)
    是因为空见的说法,谢逊才会发了狂的想要夺得屠龙刀,但是这又存在另一个问题,空见为何说谢逊要有屠龙刀里的秘密才能击败成昆?要知道屠龙刀中藏的是《武穆遗书》,是一本兵书,和击败成昆没有半毛钱关系,所以这无疑也是一个漏洞。
    尽管金庸两次改书,但关于空见神僧的这两个漏洞却始终没有得到解释。
    金庸先生的《倚天屠龙记》,其中的每一个情节、每一个人物,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与丰富的文化内涵。然而,正是这些看似完美的故事背后,却隐藏着诸多值得深思的漏洞与谜团。
    一、郭靖和黄蓉为何要把《武穆遗书》和《九阴真经》藏到屠龙刀和倚天剑里面?
    郭靖与黄蓉,这对金庸笔下的英雄侠侣,以其忠贞不渝的爱情和深邃的武学造诣,赢得了无数读者的敬仰。然而,在《倚天屠龙记》中,他们却选择了一种令人费解的方式来传承《武穆遗书》与《九阴真经》的线索——将其藏于屠龙刀与倚天剑之中。这一做法,不仅让人疑惑,更在逻辑上显得站不住脚。
    首先,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丝绢的熔点远低于铁的熔点,这是常识,丝绢怕是还没接触到铁水就已经化为灰烬了。然而,在金庸的笔下,这两块承载着武林秘籍线索的丝绢,竟然能够安然无恙地存在于刀剑之中,这无疑是一个难以解释的漏洞。或许,我们可以将其归结为金庸先生为了情节需要而进行的艺术加工,但这样的处理,却让读者在欣赏故事的同时,也不得不陷入对现实与虚构边界的思考。
    二、“宝刀屠龙,武林至尊,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倚不天出,谁与争锋!”是谁最先提出来的?
    江湖嘛,那就是个消息满天飞的地方。今儿个传少林方丈和四大恶人老二有了私生子,明儿又说丐帮帮主其实是契丹后裔,还有更离谱的,说刀白凤在延庆太子快挂那会儿还能生个娃。这些传言啊,多得数不清,但大多数人也就当笑话听听,不会往心里去。为啥?还不是因为这些话真假难辨,谁知道是真是假呢?
    可话说回来,这些流言蜚语虽然不靠谱,但总得有个源头吧?不能啥都信,得知道是谁先放出来的风。就像《倚天屠龙记》里头那六句牛气冲天的顺口溜,“宝刀屠龙,武林至尊……”啥的,听着就带劲,可问题是,这话到底是哪个高人先喊出来的?又是咋在江湖上疯传开来的?连张三丰老爷子这种活了近百岁的老江湖都一知半解的,这事儿啊,还真是个难解的谜。
    所以说,江湖上的事儿,真假难辨,流言四起。咱们啊,还是得多个心眼儿,别啥风都跟着跑,得学会自个儿琢磨琢磨,不然啊,一不小心就成了那随风倒的墙头草了。
    三、昆仑三圣何足道的意义何在
    昆仑三圣何足道,这个在《倚天屠龙记》中匆匆登场又匆匆离去的角色,似乎并没有给故事带来太多的实质性影响。然而,金庸先生却为何要费尽笔墨去刻画这样一个角色呢?
    这不禁让人产生了深深的疑惑。从情节发展的角度来看,何足道的出现似乎并没有推动故事向前发展,他与郭襄的短暂交往,也并未对后续的情节产生任何影响。
    四、矛盾的灭绝师太
    提及灭绝师太,江湖中人无不肃然起敬。她出身名门望族,河南开封金瓜锤方家之后,自幼便承载着家族荣耀与武学传承的重担。身为峨眉派掌门,她不仅是武林正道的领袖,更是性情刚烈、嫉恶如仇的代名词,其一生都在为峨眉派的兴衰与武林的正义而奋斗不息。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看似无坚不摧、正气凛然的女中豪杰,在面临绝境之时,却做出了让世人瞠目结舌的抉择——让门下女弟子以色诱为手段,伺机刺杀强敌。从纪晓芙到周芷若,灭绝师太的这一招似乎已成了她应对强敌的惯用伎俩,让人不禁怀疑,这真的是那位铁骨铮铮、视死如归的峨眉掌门所为吗?
    至于灭绝师太因范遥几句轻薄之言而跳楼自尽的说法,更是让人难以置信。作为一代宗师,她历经风雨、见惯生死,对于外界的赞誉与诋毁早已有了理性的判断和应对之策。范遥的几句言语又怎能轻易击垮她那颗坚韧不拔的心?实在令人费解。
    五、范遥做卧底的意义何在?
    哎,说到范遥这家伙,真是让人又气又急。想当年,他和杨逍可是明教里的两大帅哥,一个风流倜傥,一个帅气逼人。可范遥这家伙,为了卧底,居然把自己的脸给毁了,跑去大元王朝当了个不起眼的头陀。这一潜伏就是好几年,结果呢?啥情报也没捞着,真是白瞎了那张脸!
    范遥在大元那地儿,混得还不错,连赵敏都信他。可你看看他干的啥事儿?明明发现了大元要灭明教的阴谋,不赶紧报信,反而继续在那儿听墙角。你说他这是稳重还是傻呢?
    更逗的是,他还跑到西域去杀狮子老虎,挣了个威名,然后才慢悠悠地回到大都。明教都火烧眉毛了,他还在那儿耍帅,真是急死个人!
    范遥这家伙,对张无忌的汇报也是一团糟。明明形势紧迫,他还说“继续暗中探听”,这不是浪费时间嘛!结果明教被成昆那老狐狸一指头就给灭了,范遥还在王府里懵圈呢。
    说实在的,范遥这卧底当得,真是让人看不懂。你说他笨吧,他能在大元混那么好;说他聪明吧,他又啥也没干成。
    六、火工头陀之乱
    说起来火工头陀这事儿,书里写得挺热闹。这老兄长期在少林寺里受气,心里那个憋屈啊,就偷偷学了点少林武功,结果一不留神,搞出了大乱子。按理说,出家人不都讲究慈悲为怀嘛,那少林寺的规矩是不是应该这样:“谁要是敢欺负同门,直接怎么怎么滴严惩不贷!”这才符合咱们佛家的道理嘛。
    可少林寺是咋做的呢?对自家徒弟下手那叫一个狠,不是挑断经脉就是直接给毙了,特别是对那些偷学武功的。可到了火工头陀这儿,嘿,竟然就放任自流了。这事儿搁谁身上不纳闷?
    再瞧瞧隔壁昆仑派,那叫一个严格。苏习这小子,就多看了何太冲两眼,结果人家昆仑派千里迢迢来索命,自家弟子多看两眼同门都得挖眼珠子。这对比,简直了!
    最让人想不通的是,少林寺对火工头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对觉远和张君宝,那对师徒俩,简直是赶尽杀绝的节奏。结果呢,愣是把一个武学奇才张三丰给逼走了。


    IP属地:河北2楼2024-09-01 16:31
    回复
      2025-08-04 20:18:3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IP属地:河北4楼2025-05-05 21:2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