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种吧 关注:94,629贴子:2,567,473
  • 5回复贴,共1

基因,考古方面可以正是台湾原住民族是古越人后裔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从基因方面证明 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和伦敦大学等的研究成果如图1, admixture k值等于6,和西部百越(壮侗)已经分开了,如果k值等于5,南岛和壮侗将会重叠。台湾土著父系和壮侗语族一样都是以o1为主。母系以少量n r(bf) m7和为主。台湾原住民的e母系比例高很多。其中m7和f常被认为是百越母系。西部百越父系以o1b1为主,东部百越以o1a为主。黎族处于越人分化的中心点,兼具两大父系。
王传超成果:南岛、壮侗人全基因组遗传距离聚类重叠图二
基因助手,祖源最相似的示例也是南岛和壮侗(不过它的数据量太少当娱乐就好)图三
考古历史文化总结(转自民族往):目前生活在台湾岛上原住民的祖先,除本地部分土著外,很大部分是早在石器时期,生活在福建沿海“百越“族团的一支,迁到台湾岛上的“闽越“人。三国时期,这些人被称为“山夷”。徐松石先生将《台湾府志》里所列台湾原住民特殊风俗习惯一百条与马来人相比较,相同的只占18%;而与大陆南方各少数民族特别是壮侗语各族相比较,相同者竟然在八成以上:史式、黄大受教授则将其归纳为16条,并作了细微的比较。从上述比较中,不难看出台湾原住民与大陆南方各族,在衣食住行、婚丧礼俗等最基本的生活习惯方面,竟然如此相同或者相似。这正是台湾原住民来源于古越人,来源于大陆南方上古的百越族群的最有说服力的根据。“百越”是台湾原住民的主要族源,这已为考古学与民族文化学所证实。台湾语族究竟来自于南岛民族还是百越民族,这将由以后更多的遗传学研究数据来解答但是目前的数据更偏向于后者。从东亚一些民族群体的Y染色体单倍型分布看来,HI9分布于傣、壮、伺、黎等伺台民族和高山族中,并向东北延伸;H10和H12几乎只分布于侗台民族和高山族,可以认为是百越民族特有的。H9分布于瑶、禽等苗瑶民族中,可以认为是其特有类型。国内在苗理民族中没有百越的H9,H10,H12,而百越民族中也没有H7。所以这几种单倍型是这两个系统民族的鉴别标准。高山族中H9、H10.H12几乎占了75%,人占100%,可见其余百越民族亲缘关系之深。主成分分析表明百越系统分成两群金汇、马桥人群和台湾原住民族聚成东越群体,西南地区的伺傣民族聚成西越群体。唐代后,来自南太平洋中马来群岛、加罗林群岛,印度尼西亚、马来、菲律宾、日本等岛屿的其他人种和不同血统的土著民族也陆续移居台湾岛,通过在漫长岁月与当地土著和更早到达的“百越“族团等人群的融合,已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群体。在16-17世纪以后,大量从大陆东南沿海移居台湾的汉族人,把先进的经济、文化和传统生活习俗带到台湾,使生活在城市、平原及临界平原地区的群体,受到汉文化影响而得到迅速发展。原生活在平原地区的“平埔”群体已全部汉化。而一直生活在山地的其他种群体,因受汉文化影响较少至今保留着马来群岛民族所共同以"奥图夫”为神抵的祖先遗俗。此外,在偏僻地区的排湾、泰雅、赛夏群体仍盛行"文身“、“文面”;泰雅、布农、营群体还保留“凿齿”、“染齿”、“徐毛"等与古代”百越”族团相同的古老习俗与审美观。
以下是泰雅族集体照:与国内壮侗族族甚至泰国人类似,深眼窝,眉压眼眼裂长,基本无蒙古褶,颧弓外扩。有的存在一定程度凸颌,凸唇。和壮侗人显著的区别也有,南岛人驼峰鹰钩鼻比例更大,壮侗族族翘鼻比例更大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9-07 22:27回复
    黎族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9-07 22:30
    回复
      这种结论充份反应出国人习惯性的自大自嗨,事实上TW原住民的起源和古越人无关,最多只能说明两者有比较近的共祖,而且这个共祖更接近TW原住民,而不是什么壮傣百越,图一蓝色的南岛成份远比绿色壮傣成份古老纯正,K值一下去东亚只剩蓝色和橙色,别的都是被南岛渗透过的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9-08 01:28
      回复
        大哥,台湾人不是浙江一带的古越人,古越人可不凿齿,看看良渚人骨吧,没有凿齿的,凿齿的是山东大汶口人,多学点历史对你有好处。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9-10 06:4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