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平君吧 关注:958贴子:32,022

【反驳】 看某帝王粉+某后妃粉是怎么泼脏水给汉宣帝的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某帝王粉+某后妃粉就是一点自知之明都没有


IP属地:江苏1楼2024-09-19 09:21回复
    煌煌天汉、一支叫拉拉的猫、城北之徐公. . . 被楼主禁言,将不能再进行回复
    泼脏水之一: 刘彻时期才是刑罚最多,死刑最多,到了“文书盈于几阁,典者不能遍睹”的程度:
      及至孝武即位,外事四夷之功,内盛耳目之好,征发烦数,百姓贫耗,穷民犯法,酷吏击断,奸轨不胜。于是招进张汤、赵禹之属,条定法令,作见知故纵、监临部主之法,缓深故之罪,急纵出之诛。其后奸猾巧法,转相比况,禁罔浸密。律、令凡三百五十九章,大辟四百九条,千八百八十二事,死罪决事比万三千四百七十二事。文书盈于几阁,典者不能遍睹。是以郡国承用者驳,或罪同而论异。奸吏因缘为市,所欲活则傅生议,所欲陷则予死比,议者咸冤伤之。-----《汉书.刑罚志》
    宣帝时,路温舒上书曰: “夫狱者天下之命,《书》曰:与其杀不辜,宁失有罪。今治狱吏,非不慈仁也。 上下相殴,以刻为明,深者获公名,平者多后患。故治狱吏皆欲人死,非憎人也, 自安之道,在人之死。夫人情安则乐生,痛则思死,捶楚之下,何求而不得。故囚 人不胜痛,则饰辞以示人。吏治者利其然,则指导以明之;上奏畏却,则锻炼而周 内之。虽咎繇听之,犹以为死有余罪。何则?文致之罪故也。故天下之患,莫深于 狱。”宣帝善之。痛乎!狱吏之害也久矣。故曰,古之立狱,所以求生;今之立狱, 所以求杀人。不可不慎也。于定国为廷尉,集诸法律,凡九百六十卷,大辟四百九 十条,千八百八十二事,死罪决比,凡三千四百七十二条,诸断罪当用者,合二万 六千二百七十二条。-----《魏书.刑罚志》
    这里哪里看出来“”有多出来的条文“”而且这些条文全部被宣帝盯了死罪”? 某帝王粉是睁眼瞎,看不懂史书么?


    IP属地:江苏2楼2024-09-19 10:12
    回复
      泼脏水之二: 盗贼是从汉文帝时期就开始,到了刘彻时期就更加严重,霍光运气好统治时期没盗贼就代表他治国水平好?
       民者,在上所以牧之,趋利如水走下,四方忘择也。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然而众贵之者,以上用之故也。其为物轻微易臧,在于把握,可以周海内而亡饥寒之患。此令臣轻背其主,而民易去其乡,盗贼有所劝,亡逃者得轻资也。粟米布帛生于地,长于时,聚于力,非可一日成也;数石之重,中人弗胜,不为奸邪所利,一日弗得而饥寒至。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人民,在上位的之所以要控制他们,是因为他们追逐利益就像水往下流,四方没有选择。珠玉金银,饿了不能吃,冷了不能穿,但众人都以它们为贵,是因为在上位的人使用了它们的缘故。它们作为货币又轻又小,容易收藏,可以拿在手裹,周游海内而没有饥饿寒冷的忧患。这使大臣轻易背弃他的主上,百姓容易离开他们的家乡,盗贼受到鼓励,逃亡的人有了便于携带的财物。粟米布帛生长于土地,按季节生长,在市场上聚合,不是可以在一天之内能成的;几石的重量,一般的人不能负担,不被邪恶的人所利用,一天得不到,饥寒就要到了。因此英明的君主重视五谷而轻视金玉。
      所以从晁错的奏疏里可以看出刘恒时期就已经有盗贼了
      只不过到了刘彻时期就更加的严重(外加起义不断):
      自温舒等以恶为治,而郡守、都尉、诸侯二千石欲为治者,其治大抵尽放温舒,【而吏民益轻犯法,盗贼滋起。南阳有梅免、白政,楚有殷中、杜少,齐有徐勃,燕赵之间有坚卢、范生之属。大群至数千人,擅自号,攻城邑,取库兵,释死罪,缚辱郡太守、都尉,杀二千石,为檄告县趣具食;小群以百数,掠卤乡里者,不可胜数也。】於是天子始使御史中丞、丞相长史督之。犹弗能禁也,乃使光禄大夫范昆、诸辅都尉及故九卿张德等衣绣衣,持节,虎符发兵以兴击,斩首大部或至万馀级,及以法诛通饮食,坐连诸郡,甚者数千人。数岁,乃颇得其渠率。散卒失亡,复聚党阻山川者,往往而群居,无可柰何。【於是作“沈命法”,曰群盗起不发觉,发觉而捕弗满品者,二千石以下至小吏主者皆死。其後小吏畏诛,虽有盗不敢发,恐不能得,坐课累府,府亦使其不言。故盗贼浸多,上下相为匿,以文辞避法焉。】
      公正的说,刘彻想治光盗贼的心是有,但是因为他不会治,一味的拿死刑施压,导致大臣对他阳奉阴违,盗贼越来越多。


      IP属地:江苏3楼2024-09-19 10:23
      回复
         宣帝即位,不久,渤海左右郡岁饥,盗贼并起,二千石不能禽制。上选能治者,丞相、御史举遂可用,上以为渤海太守。时,遂年七十余,召见,形貌短小,宣帝望见,不副所闻,心内轻焉,谓遂曰:“渤海废乱,朕甚忧之。君欲何以息其盗贼,以称朕意?”遂对曰:“海濒遐远,不沾圣化,其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今欲使臣胜之邪,将安之也?”上闻遂对,甚说,答曰:“选用贤良,固欲安之也。”遂曰:“臣闻治乱民犹治乱绳,不可急也;唯缓之,然后可治。臣愿丞相、御史且无拘臣以文法,得一切便宜从事。”上许焉,加赐黄金,赠遣乘传。至渤海界,郡闻新太守至,发兵以迎,遂皆遣还,移书敕属县悉罢逐捕盗贼吏。诸持锄钩田器者皆为良民,吏毋得问,持兵者乃为盗贼。遂单车独行至府,郡中翕然,盗贼亦皆罢。渤海又多劫略相随,闻遂教令,即时解散,弃其兵弩而持钩锄。盗贼于是悉平,民安土乐业。遂乃开仓廪假贫民,选用良吏,尉安牧养焉。
        不久=即将,片刻,刚刚,哪个字看出这是宣帝亲政后发生的盗贼并起事件?不是你们霍光统治时期发生的?


        IP属地:江苏4楼2024-09-19 10:23
        回复
          泼脏水之三:
          三年春三月,诏曰:“盖闻有功不赏,有罪不诛,虽唐、虞犹不能以化天下。今胶东相成劳来不怠,流民自占八万余口,治有异等,其秩成中二千石,赐爵关内侯。”
          胶东流民是什么时候,是宣帝刚亲政,这总不能赖到刘询头上了吧?真以为霍光把流民全都治干净了?
          相敕掾史案事郡国及休告从家还至府,辄白四方异闻,或有逆贼风雨灾变,郡不上,相辄奏言之。时,丙吉为御史大夫,同心辅政,上皆重之。
          某些人还拿这个说例子,我真是笑喷了。这只能说明魏相办事认真,对国事负责,而不能说明这些事情确实存在好么?主语是魏相
          翻译:魏相命令掾史查访各郡国的事务以及从家裹休沐回到官府,就禀报各处的异闻奇事,有时有反叛的贼寇和自然灾害变故,郡守不上报,魏相总是向皇帝上奏说明情况。当时丙吉是御史大夫,与魏相同心辅佐皇帝,皇帝十分看重他们。
          上从相言,止。遣长罗侯常惠将张掖、酒泉骑往车师,迎郑吉及其吏士还渠犁。召故车师太子军宿在焉耆者,立以为王。尽徙车师国民令居渠犁,遂以车师故地与匈奴。以郑吉为卫司马,使护鄯善以西南道。
          某些人所谓的胶东民变在哪里?不是霍光时期发生的?


          IP属地:江苏5楼2024-09-19 10:51
          回复
            泼脏水之四:
            什么民贫,盗贼四起都是从刘彻时期开始的,现在某粉想甩锅到刘询头上那自然是没门的,盗贼四起上面已有解释,就不多贴了。



            IP属地:江苏6楼2024-09-19 11:08
            回复
              泼脏水之五:重用外戚
              某粉天天骂刘询外戚如何如何,但是人家贤后马明德偏偏没骂刘询的外戚,倒是把刘彻的外戚骂了一通
              连刘秀也说宣帝对外戚的态度是得法的。
              《后汉书》
              建初元年,帝欲封爵诸舅,太后不听。明年夏,大旱,言事者以为不封外戚之故,有司因此上奏,宜依旧典。太后诏曰:"凡言事者皆欲媚朕以要福耳。昔王氏五侯同日俱封,其时黄雾四塞,不闻澍雨之应。又田蚡、窦婴,宠贵横恣,倾覆之祸,为世所传。故先帝防慎舅氏,不令在枢机之位。诸子之封,裁令半楚、淮阳诸国,常谓'我子不当与先帝子等'。今有司奈何欲以马氏比阴氏乎!吾为天下母,而身服大练,食不求甘,左右但着帛布,无香薰之饰者,欲身率下也。以为外亲见之,当伤心自敕,但笑言太后素好俭。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仓头衣绿褠,领袖正白,顾视御者,不及远矣。故不加谴怒,但绝岁用而已,冀以默愧其心,而犹懈怠,无忧国忘家之虑。知臣莫若君,况亲属乎?
              吾岂可上负先帝之旨,下亏先人之德,重袭西京败亡之祸哉!"固不许。
              初,世祖闵伤前世权臣太盛,外戚预政,上浊明主,下危臣子,汉家中兴,唯宣帝取法。——《东观汉记·卷二·纪二》
              所以我就觉得好奇了,某粉是咋好意思嘲宣帝管不住外戚啊,你这骂别人的都是你自己正主的黑点
              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必兴灭继绝,修废举逸,然后天下归仁,四方之政行焉。
              传称武王克殷,追存贤圣,至乎不及下车。
              世代虽殊,其揆一也。
              高帝拨乱诛暴,庶事草创,日不暇给,然犹修祀六国,求聘四皓,过魏则宠无忌之墓,适赵则封乐毅之后。
              及其行赏而授位也,爵以功为先后,宫用能为次序。
              后嗣共己遵业,旧臣继踵居位。
              至乎孝武,元功宿将略尽。
              会上亦兴文学,进拔幽隐,公孙弘自海濒而登宰相,于是宠以列侯之爵。
              又畴咨前代,询问耆老,初得周后,复加爵、邑。
              自是之后,宰相毕侯矣。
              元、成之间,晚得殷世,以备宾位。
              汉兴,外戚与定天下,侯者二人。
              故誓曰:“非刘氏不王,若有亡功非上所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
              ”是以高后欲王诸吕,王陵廷争;孝景将侯王氏,修侯犯色。
              卒用废黜。
              是后薄昭、窦婴、上官、卫、霍之侯,以功受爵。
              其余后父据《春秋》褒纪之义,帝舅缘《大雅》申伯之意,浸广博矣。
              是以别而叙之。
              是后薄昭、窦婴、上官、卫、霍之侯,以功受爵。----以功封侯的外戚只有五个好么?某粉是心里没数么?某粉还个个都想是有功外戚,谁把这条当回事了?某人也不看看周亚夫的下场是什么,你这话要是对刘启说,人家准一刀砍了你。


              IP属地:江苏7楼2024-09-19 11:22
              回复
                泼脏水之六:某些人说的这四个人这也能叫“忠臣”?
                比如赵广汉:
                “赵广汉断案如神,能力超群,竟至腰斩;盖宽饶克己奉公、廉洁无私,却被逼着自杀于长安城下;韩延寿以德治民,在百中好评如潮,最终弃市;杨恽轻财好义、神采飞扬,也落了个腰斩下场。 ”
                于是这些就成了刘询饱受诟病的地方,连百度百科都在强调这几个案子。但我看完故事的来龙去脉以后,觉得刘询处死这些人并不是什么昏庸、残暴的表现,因为这几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些问题。 如果诸位先入为主地认为这几个人都是大好人,并且认为本人是在“用显微镜挑大英雄的刺”“用漂白剂给刘询洗地”,那么下文你们可以考虑不看。
                ……初,大将军霍光秉政,广汉事光。及光薨后,广汉心知微指,发长安吏自将,与俱至光子博陆侯禹第,直突入其门,瘦索私屠酤,椎破卢罂,斧斩其门关而去。时,光女为皇后,闻之,对帝涕泣。帝心善之,以召问广汉。广汉由是侵犯贵戚大臣。所居好用世吏子孙新进年少者,专厉强壮锋气,见事风生,无所回避,率多果敢之计,莫为持难。广汉终以此败。
                初,广汉客私酤酒长安市,丞相吏逐去,客疑男子苏贤言之,以语广汉。广汉使长安丞按贤,尉史禹故劾贤为骑士屯霸上,不诣屯所,乏军兴。贤父上书讼罪,告广汉,事下有司复治,禹坐要斩,请逮捕广汉。有诏即讯,辞服,会赦,贬秩一等。广汉疑其邑子荣畜教令,后以他法论杀畜。人上书言之,事下丞相御史,案验甚急。广汉使所亲信长安人为丞相府门卒,令微司丞相门内不法事。地节三年七月中,丞相傅婢有过,自绞死。广汉闻之,疑丞相夫人妒杀之府舍。而丞相奉斋酎入庙祠,广汉得此,使中郎赵奉寿风晓丞相,欲以胁之,毋令穷正己事。丞相不听,按验愈急。广汉欲告之。先问太史知星气者,言今年当有戮死大臣,广汉即上书告丞相罪。制曰:“下京兆尹治。”广汉知事迫切,遂自将吏卒突入丞相府,召其夫人跪庭下受辞,收奴婢十余人去,责以杀婢事。丞相魏相上书自陈:“妻实不杀婢。广汉数犯罪法不伏辜,以诈巧迫胁臣相,幸臣相宽不奏。愿下明使者治广汉所验臣相家事。”事下廷尉治,实丞相自以过谴笞傅婢,出至外弟乃死,不如广汉言。司直萧望之劾奏:“广汉摧辱大臣,欲以劫持奉公,逆节伤化,不道。”宣帝恶之。下广汉廷尉狱,又坐贼杀不辜,鞠狱故不以实,擅斥除骑士乏军兴数罪。天子可其奏。吏民守阙号泣者数万人,或言:“臣生无益县官,愿代赵京兆死,使得牧养小民。”广汉竟坐要斩……
                ——班氏家族《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
                赵广汉当京兆尹期间,他的门客违反国家规定,在长安私自卖酒,被丞相府的官员发现并撵走。赵广汉不但不秉公处理,反而替这个人强出头,怀疑这是一个叫苏贤的人(碰巧和苏武三弟同名)捣的鬼,把苏贤抓了。苏贤的父亲也有渠道,立即上书状告赵广汉公报私仇,结果赵广汉受到问责,贬秩一级。
                赵广汉吃了瘪,非常愤怒,他又怀疑自己被问责是因为一个叫荣畜的人,便找了个借口把荣畜杀了。这件事情很快又被人告发,惊动了时任丞相的魏相。赵广汉见魏相非要管这个事,就往丞相府安插内线,寻找魏相的把柄。 后来,魏相的一个奴婢因为犯错被打后自杀,赵广汉非要说此女为魏相的妻子所杀,以此要挟魏相,让魏相在荣畜的案子上罢手。魏相堂堂丞相,怎可能被赵广汉要挟,他不吃这一套,说什么也要查下去。赵广汉被逼之下,带着一队人冲入丞相府,抓了魏相的妻子,将魏相的妻子屈打成招。后来案子查清,刘询对赵广汉非常不满,遂将其处死。
                赵广汉以前是个精明能干、公平公正的人,但在这次事情的整个过程中不可谓不卑劣——他的门客犯了法,别人依法处理了,他就报复,在报复时吃了亏,他更加猛烈地报复。丞相要依法追究了,他就构陷丞相,威胁丞相,最后还准备制造冤案。从他这一系列行为来看,他最终被处死完全是咎由自取。就算他曾经秉公执法、严打豪强,就算他临死前有数万人为之求情,就算他断案能力强,这也不能掩盖他在魏相、苏贤事件中滥杀无辜、公报私仇、无法无天的事实。
                如果说一个人能力强了,就要处处享受特权,就要求所有人必须给他面子、必须给他搞特殊,除非这个帝国少了他就运作不下去,否则这种“强人”不要也罢。


                IP属地:江苏8楼2024-09-19 11:36
                回复
                  司马迁的外孙和盖宽饶根本不能叫能臣,他们纯粹是因为不会做人被砍的,更何况宣帝并不是不给他们机会。
                  然深刻喜陷害人,在位及贵戚人与为怨,又好言事刺讥,奸犯上意。上以其儒者,优容之,然亦不得迁。----盖宽饶。
                   惲居殿中,廉洁无私,郎官称公平。然惲伐其行治,又性刻害,好发人阴伏,同位有忤己者,必欲害之,以其能高人。由是多怨于朝廷,与太仆戴长乐相失,卒以是败。----杨恽


                  IP属地:江苏9楼2024-09-19 11:45
                  回复
                    还有韩延寿:
                    再说韩延寿。他也是个颇有名望的大臣。但没几个人去关注他之前用“道德绑架”坑死一个县尉(后来还差点又坑死一个县尉)的事。不过这不是今天探讨的重点,我们这次主要看他被判死刑的直接原因。
                    萧望之听说韩延寿当东郡太守时挪用了一千多万公款, 就派人去调查。萧望之为御史大夫,听说了这种事情,调查韩延寿是本职工作。韩延寿不想被调查,就想办法反击,安排属下去搜集萧望之挪用公款的罪证。这似乎也情有可原,但韩延寿查不出证据,竟逼迫左冯翊一个小官,使之不得已承认曾经与萧望之狼狈为奸,挪用公款。后来朝廷查到的是,韩延寿所说子虚乌有,萧望之所言俱为事实。
                    同时,朝延还查到韩延寿在东郡时当“土皇帝”,阅兵规模和享用的待遇都严重超规格。或许韩延寿不一定有谋反之心,可他这种公然僭越、骄奢、挑衅的行为在剥削阶级领导下的集权社会是不能被容忍的。我们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可以站着说话不腰疼地认为:“韩延寿这么受欢迎的人,怎么可能有不轨企图呢?那刘询必然是神经质了!”
                    可你应该知道,一个人愈是在乎某个事物,就对影响他得到这个事物的因素愈加敏感。倘若你是一个很大的领导,如果下属试图整天盯着你的所有活动,事事仿效你,甚至借此公然挑衅你,你会不会担心这种做法会给大家带来不好的影响?你担不担心他有一天得权得势以后把你取代了呢?即便这两方面你都不担心,你也敢保证自己对他丝毫没有反感?
                    在和萧望之斗法的过程中,韩延寿为了脱罪,就诬陷萧望之,后来朝廷穷究其事,又查到他在东郡的僭越之事,他就是因为这两点才被处死的。刘询在处理韩延寿的过程中,没有颠倒黑白,也没有胡乱下命令,你可以说刘询对这个曾经的贤臣的处置有一些重,但韩延寿自身有问题是不能否认的。


                    IP属地:江苏10楼2024-09-19 11:47
                    回复
                      还有,提醒某些人,那是两千多年前的西汉,你用今天的人权去要求那个时代的人,不是多少有些苛责过度了吗?那个时代有属于自己的法律和道德准则,我们作为后人,在评价当时那个环境中的人物和事件的时候,不能完全脱离那个环境本身去看问题。


                      IP属地:江苏11楼2024-09-19 11:47
                      回复
                        泼脏水之七:
                        某粉一直爱玩双标,拿宋朝人的话骂刘询,可是宋朝人骂刘彻的话是刘询的十倍,更不要说其他朝代了.



                        IP属地:江苏12楼2024-09-19 11:59
                        回复
                          泼脏水之八:论刻薄寡恩,两汉没人比得过刘彻
                          《汉书卷二十四下·食货志第四下》:而大农颜异诛矣。初,异为济南亭长,以廉直稍迁至九卿。上与汤既造白鹿皮币,问异。异曰:“今王侯朝贺以仓璧,直数千,而其皮荐反四十万,本末不相称。”天子不说。汤又与异有隙,及人有告异以它议,事下汤治。异与客语,客语初令下有不便者,异不应,微反脣。汤奏当异九卿见令不便,不入言而腹非,论死。自是后有腹非之法比,而公卿大夫多谄谀取容。
                          不说话就杀人的刘彻,连证据都不需要
                          居无何,匈奴浑邪王帅众来降,汉发车二万乘。县官亡钱,从民贳马。民或匿马,马不具。 。。。。。何至令天下骚动,罢中国,甘心夷狄之人乎!”上默然。 后浑邪王至,【贾人与市者,坐当死五百余人】
                          反抗零元购被刘彻杀害的500多人
                          还有太守排队自杀的。


                          IP属地:江苏13楼2024-09-19 12:13
                          回复
                            刘彻的烂脾气拦住的人可不少,没谁敢殊死一战跟刘彻谏言:
                            【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械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
                            刘彻为了荔枝树杀人。
                            “汉武帝元鼎六年,破南越起扶荔宫宫以荔枝得名,以植所得奇草异木…荔枝自交趾移植百株于庭,无一生者,连年犹移植不息。后数岁,偶一株稍茂,终无华实,帝亦珍惜之。一旦萎死,守吏坐诛者数十人,遂不复莳矣。其实则岁贡焉,邮传者疲毙于道,极为生民之患。”
                            《三辅黄图》(古代地理书籍,成书于东汉末)
                            其明年,天子始巡郡国。东度河,河东守不意行至,不辨,自杀。行西逾陇,陇西守以行往卒,天子从官不得食,陇西守自杀。于是上北出萧关,从数万骑,猎新秦中,以勒边兵而归。新秦中或千里无亭徼,于是诛北地太守以下,而令民得畜牧边县,官假马母,三岁而归,及息什一,以除告缗,用充仞新秦中
                            太守排队自杀


                            IP属地:江苏14楼2024-09-19 12:15
                            回复
                              泼脏水之九: 霍光家真要是和岳飞一样死的冤枉,史官会不同情?只可惜就是没有呗。更不要说有诸葛亮这个权臣范本在前呢,人家诸葛亮家杀皇后杀太子又造反二次了么?
                              还有霍光不篡位是因为霍光没实力篡位,而不是他对汉家尽忠。



                              IP属地:江苏15楼2024-09-19 12:3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