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重重压倒一切吧 关注:2贴子:240
  • 4回复贴,共1

洛(河)南新区改称河南新区

收藏回复



1楼2010-10-25 15:20回复
    现状不等同与历史,不能以此作为评价古都历史地位的依据。
    目前北京作为首都发展的最好,其次是杭州南京,再次是长安,最次是洛阳开封。
    可偏偏就有一些所谓的自命的“历史学家”喜欢矮化洛阳不客气的说这些人又算个什麽东西。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自夏王朝在此建都后,先后有商、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大概九个皇朝在此建都,所以司马光才会发出“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的感叹。洛阳是当之无愧的九朝古都,其在中国文化、科技、哲学、宗教、思想、艺术、历史上的贡献,诸城无法企及。
    长安自西周以来,也有不少皇朝在此建都,有所谓的十三朝古都之说,其实三分天下占其一的也只有西周、西汉、隋、唐。其它所谓的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不知道都是些什麽东东。关于秦都,我有一点不同的看法:不错秦是一个非常强的朝代,但它的都城在咸阳。但不管怎麽说,长安的京都历史有八百年左右,而且都是中国历史上非常强盛的时期,对东亚乃至整个世界的文明进程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愧是一座世人推崇的举世文明的中华古都。
    古都中,北京要算近都,元、明、清三朝均是在北京建都。历史上凡在北京建都的,时间都比较长,元、明、清三朝每代至少有二、三百年的历史,北京可算作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最连续的古都。
    


    3楼2010-10-25 15:21
    回复
      洛阳是一座(!)城市有两个区(县)的城市
      始于隋
      这是人类城市化的继原始社会末期产生城市以来最大的变化
      这座世界人口第一次超过1000000个的大城不得不把城区划分为两个县:
      河南县
      洛阳县
      公元605年3月,杨素为营建东都总监,杨达为副监、宇文恺为将作大匠,每月役丁二百万人展开了大规模的营建东都洛阳的工程。第二年的正月东都建成。正在江南巡游的隋炀帝听说之后,即速从江都出发,四月到达东都洛阳。接着六宫百官也迁居洛阳。洛阳遂成为全国政、经济、文化和交通的中心。人口过百万,富商数万家。
      北宋时期河南府以西京洛阳为中心,辖今日巩义、登封、渑池、偃师、孟津、伊川、新安、宜阳、洛宁、嵩县 南宋时期金国河南府辖区有所缩小,辖今日巩义、登封、渑池、偃师、孟津、新安、宜阳大部、伊川小部分地区
      元朝设河南江北行省,从此以后,“河南”所指代的范围不再限于河洛地区。
      不过以洛阳为中心的河南府一直存在到清朝末年,只是作为河南江北行省或者河南省的次级行政区。
      民发国时河南府废,先成河南道后恢复为洛阳县。
      1948年,洛阳县城区置市。
      1954年,洛阳市升格为河南省直辖市。于是1955年,洛阳县撤销,一部分并入洛阳市,其余部分划入偃师、孟津等县
      


      4楼2010-10-25 15:21
      回复
        洛阳不再原名河南一切尽在
        民发国时河南府废,先成河南道后恢复为洛阳县。
            1912年,民窝建立,废河南府,设河洛道,道尹公置驻洛阳,辖洛阳、偃师等19县。1923年,河南省长公署迁于洛阳,洛阳成为河南省会。
        1948年,洛阳县城区置市。
        1954年,洛阳市升格为河南省直辖市。于是1955年,洛阳县撤销,一部分并入洛阳市,其余部分划入偃师、孟津等县
        虽然
        1923年,河南省长公署迁于洛阳,洛阳成为河南省会。
        1932,日皲进攻上海,国敏府定洛阳为行都,并一度迁洛办公。
        1939年秋,河南省政府再次迁洛,洛阳第二次成为河南省会。
        


        5楼2010-10-25 15:21
        回复


          6楼2010-11-15 23: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