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吧里老生常谈论二王一马、比较世锦赛和奥运会的历史地位比较有感,大家一般认为王励勤>马琳>王皓,那么道理是从哪来的?
王励勤统治力我感觉并不是来自于三个世锦赛的数量,而是三世锦的难度,尤其在他还不是连号的情况下,意味着他几乎八年保持高水准的竞技水平,三世锦的高贵是稀有,是量变产生质变,虽然数量只是比两世锦多了一个,但难度是倍增的,继科11年13年两世锦,东子21年23年两世锦,(老瓦职业生涯长的太变态了1989和1997的世锦两冠应该属于例外,不过老瓦的荣耀也不要我们论证了)张继科是公认的职业生涯短+大赛策略型,所以可以认为短期保持巅峰冲刺两世锦并不是那么难。
同理,一个奥运会和奥运两连的困难也是不一样的,一奥运你只要天时地利人和巅峰期就算短但刚好撞上拿下来没有难度,但奥运两连基本意味着你要至少四年保持高水准的顶尖竞争力,还要有更多策略和运气和体力去维持不再年轻的身体。(其次还有全运两连难度也是很逆天)
有些东西拿一个或者拿两个并不困难,但一定会有一个数量点导致量变产生质变。世锦赛三冠这并不是说成绩单上世界冠军单纯的数量堆叠,而是这其中至少五年的高水准竞争力的保持,第三个世锦赛冠军更难得更困难。
粗俗点讲马琳看起来就像“这人就08年支棱了一次”,王皓看起来就像“这人就09年支棱了一次”,王励勤是“卧槽01到07这个人都一直活跃并保持高水准”
Ps说着说着又被龙的荣誉厚度震惊了……奥运二连世锦三连全运二连…

王励勤统治力我感觉并不是来自于三个世锦赛的数量,而是三世锦的难度,尤其在他还不是连号的情况下,意味着他几乎八年保持高水准的竞技水平,三世锦的高贵是稀有,是量变产生质变,虽然数量只是比两世锦多了一个,但难度是倍增的,继科11年13年两世锦,东子21年23年两世锦,(老瓦职业生涯长的太变态了1989和1997的世锦两冠应该属于例外,不过老瓦的荣耀也不要我们论证了)张继科是公认的职业生涯短+大赛策略型,所以可以认为短期保持巅峰冲刺两世锦并不是那么难。
同理,一个奥运会和奥运两连的困难也是不一样的,一奥运你只要天时地利人和巅峰期就算短但刚好撞上拿下来没有难度,但奥运两连基本意味着你要至少四年保持高水准的顶尖竞争力,还要有更多策略和运气和体力去维持不再年轻的身体。(其次还有全运两连难度也是很逆天)
有些东西拿一个或者拿两个并不困难,但一定会有一个数量点导致量变产生质变。世锦赛三冠这并不是说成绩单上世界冠军单纯的数量堆叠,而是这其中至少五年的高水准竞争力的保持,第三个世锦赛冠军更难得更困难。
粗俗点讲马琳看起来就像“这人就08年支棱了一次”,王皓看起来就像“这人就09年支棱了一次”,王励勤是“卧槽01到07这个人都一直活跃并保持高水准”

Ps说着说着又被龙的荣誉厚度震惊了……奥运二连世锦三连全运二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