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的适茶性吧 关注:3贴子:35
  • 11回复贴,共1

为什么有的紫砂壶泡茶好喝、有的泡茶难喝?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不是一个新话题。很多人甚至包括现在很多紫砂的年轻从业者都以为,当代宜兴紫砂的兴起是因为我们改革开放以后的经济蓬勃发展,其实不是!
亚洲四小龙经济的发展才是当代宜兴紫砂兴起的始作俑者,工艺品领域的玩家对“创汇期”这三个字非常熟悉,宜兴紫砂壶的第一批订单来自于我们的周边、而非内陆。是我们周边的茶客们创造了“朱泥”、“大红袍”这些新泥料名词,对,你没看错,故宫文档里紫砂壶泥料描述分类里没有“朱泥”这个词!
改革开放以后,一些南亚和港澳台的老茶客遂即来到宜兴,找逼茶力好的紫砂壶泡老茶,如安茶、普洱、六堡等,紫砂壶的适茶性的第一个关键词:逼茶力,就是他们当初的追求!因为逼茶力合适的紫泥、红泥(现在的大红泥、朱泥类)萃取的茶汤醇和、茶气强,喝完体感更舒服。
宜兴的青灰泥(现在用来调所谓的天青泥)、白泥(现在用来调白玉段泥)、小红泥(现在用来调生砂朱泥、红降坡泥),一直以来几乎没有假冒,但很多茶客却不追,为什么?就是因为这些泥逼茶力弱,适茶性比较窄,泡这些年流行的普洱茶、岩茶等不太好喝,市场的茶客们自发性地进行了选择!#紫砂壶的适茶性#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4-10-07 18:02回复
    对宜兴紫砂泥料的鉴定是第一步,基础、但也最难,个人觉得比型、工、刻要难,因为宜兴紫砂行业是完全市场化、并且全部是个体经营的业态。各有方法、互相保密,只能自己去一个个钻研、突破了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4-11-16 15:30
    回复
      2025-08-07 00:19:1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紫泥泥料的鉴定我个人认为有三种方法:1. 中观即眼学,听音、触觉,有经验的玩家看一眼就知道是什么料,辅助敲击听听声音,摩擦看是否刮手、滞涩,判断紫砂窑烧结晶情况、是否过火?无它,长年累月看下来的经验,这是目前国内外玩家判断紫砂壶泥料最主要的方法;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4-12-10 14:12
      回复
        2 微观即使用各种放大镜、显微镜从微距上来看泥料,大多数市场玩家和从业者用第1种中观方法或口口相传来谈泥料,我觉得个人玩家用一把文物放大镜就可以搞定90%的泥料鉴定问题,各种贬低放大镜可能更多的是因为自身经历限制。例如宜兴紫砂壶泡茶没有熟汤气,人尽皆知,但原因是什么?六百年来几近玄学,当代用电子扫描显微镜看到了各种串珠状的气孔,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不闷茶的物理基础是紫砂泥料特有的双气孔结构。它与建水紫陶以及其他陶瓷的气孔结构比较研究文章俯拾皆是,并进而发现紫陶罐与紫砂罐醒茶的不同是因为紫陶罐在湿度为30%左右有控湿功效,缺点是不适合存放普洱生茶饼。用微距手段来研究紫砂以及陶瓷的研究文章不胜枚举,但可惜的是很多这类文章却并没有进入普通大众和紫砂从业者的视野,研究与实际操作的脱离,导致乱拼配,出汗泥等等乱像丛生,很多人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并且还有人在继续犯错……又比如大家口口相传的正宗的早期黑星土,其实就是一厂技术员化学知识不够,氧化锰粉溶解不充分,导致形成很多铁熔点,从而进一步产生视觉上的差异,不同配比的黑星土用中观视觉语言描述不同可能需要千言万语、还不一定能描述的清楚,但用普通文物放大镜看一眼,你一辈子也忘不了差异……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4-12-10 14:44
        回复
          3 适茶性:紫砂泥料窑烧温域宽呈色丰富多彩,加之各家练泥调配手法千差万别,金属氧化色剂的广泛运用,在眼学、微距无法分辨的时候,这时候用泡茶就可以用来确定,比如底槽清泡普洱生茶甜度要好于深井紫泥(讨论单一指标、不是说底槽清适合泡生普或者说比普通紫泥适合泡生普),在你其它鉴定手段或方法无法确定是深井紫泥还是底槽清的时候就可以用对泡作为鉴定的一种手段,各种泥料都有自己最佳适泡的茶类或茶种,这在以后会详述。
          有人可能argue可以测各种化学成分来鉴定泥料,陶瓷学院发过很多这样的文章,且不说这些研究的复杂性,这些作为理论探讨可以,现实中,你愿意为一把2000元的壶付30万的研究经费让一个陶瓷学院的课题组为你提供鉴定结果吗???我所探讨的方法全部基于个人可操作的范畴,无法实现的探讨起来没什么实际意义。一壶一茶可能是讲究,但特定泥料的适茶性是真实存在的,白泥壶和底槽清壶泡同一款生普,诧异会大到让你怀疑人生……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4-12-10 14:55
          回复
            理论上,只要是纯料,都能找到对应茶类的适茶性。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5-01-07 16:48
            回复
              泥料鉴定清晰以后,就可以与相关的茶类进行冲泡测试了,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5-01-31 18:32
              回复
                知识储备真的丰富!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5-02-10 21:03
                收起回复
                  2025-08-07 00:13:1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对于调砂过于复杂的泥料,冲泡特定的茶类好喝,可以反向鉴定调砂壶的基础用料方向。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5-03-11 13: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