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的其他所有军队都不是这样,只有苏军是:
如果一次进攻是失败的,那么他继续前进的势头当然会被卡住;但是苏军的进攻哪怕非常的成功,照样会被卡住。
苏军总是在攻势花几个月来做准备(制定计划储存弹药等),准备好了之后往前冲几百公里,然后停下来,为下一次冲锋做准备。这样像两条腿一样“一步步”地走向胜利;但是其他军队如果取得了胜利,他们会在进行这一次攻势的同时准备下一次攻势,接下来的剧情是扩大战果,利用敌军防线被打出来的缺口继续前进。像轮子一样“均匀”地走向终点。
每次苏军的攻势停滞,总是被解释为“苏军在这场战役中承受了巨大的损失,部队短期内无力再战”,可是自从斯大林格勒之后他几乎每次打的都是胜仗,对面的德军同样得承受巨大损失啊。
如果其他几次突击可以解释为战损比不够漂亮,作为防守方的德军损失比作为进攻方的苏军小,天王星行动可以解释为在哈尔科夫吃了个败仗,被拦住了,巴格拉季昂为什么能在华沙附近被卡上五个月啊?虽然苏军损失惨重疲惫不堪,但是对面的德军可是没了一个集团军群,废了一个集团军群,为什么六月底能打得动,实力对比更倾向苏军更有利的八月初反而打不动了?
如果一次进攻是失败的,那么他继续前进的势头当然会被卡住;但是苏军的进攻哪怕非常的成功,照样会被卡住。
苏军总是在攻势花几个月来做准备(制定计划储存弹药等),准备好了之后往前冲几百公里,然后停下来,为下一次冲锋做准备。这样像两条腿一样“一步步”地走向胜利;但是其他军队如果取得了胜利,他们会在进行这一次攻势的同时准备下一次攻势,接下来的剧情是扩大战果,利用敌军防线被打出来的缺口继续前进。像轮子一样“均匀”地走向终点。
每次苏军的攻势停滞,总是被解释为“苏军在这场战役中承受了巨大的损失,部队短期内无力再战”,可是自从斯大林格勒之后他几乎每次打的都是胜仗,对面的德军同样得承受巨大损失啊。
如果其他几次突击可以解释为战损比不够漂亮,作为防守方的德军损失比作为进攻方的苏军小,天王星行动可以解释为在哈尔科夫吃了个败仗,被拦住了,巴格拉季昂为什么能在华沙附近被卡上五个月啊?虽然苏军损失惨重疲惫不堪,但是对面的德军可是没了一个集团军群,废了一个集团军群,为什么六月底能打得动,实力对比更倾向苏军更有利的八月初反而打不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