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4楼
回复:6楼
我想6楼说出了我的心里话。《明朝那些事》写的是给小老百姓看的,我想像司马光一样,写出正史的味道。
下面我说说我对修史的看法。《资治通鉴》一个很大的局限性就是他的评论,因为他是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进行的。我想现代人应该更加能透析历史吧;还有,尽量精写事,少评论或者不评论。晚清以来,新名词迭出,这给文言文写作带来了很大的阻碍,但是我们看看《清史稿》,就会发现,用一种“古今体”写未尝不可。古代多写皇帝“幸”哪里哪里或者是谁谁谁升官,我认为这不能反映出历史的真实进程,不如略去,而改成“是月,京九线始通车”等有意义的事。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