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需要“与时俱进”吗?这个问题,主要是“话语权”的问题。
一、如果话语权在“南传”,可能会说:不必与时俱进;保持传统就行了,“日中一食”、“乞食制”更省事。
二、如果话语权在“汉传”,可能会说:应该与时俱进;出家人不到1%,在家人超过99%,根据现实,一半以上的在家信众“求平安”。因此,提倡素食,少造“苦因”,是正确的做法。
三、如果“话语权”在科学工作者(佛教徒)、工程技术人员(佛教徒),可能会说:应该创新;用 “南传”原始经典、日中一食的优点,加上“汉传”素食的优点,“双优结合”,创造出一个新的宗派,培养更多的“阿那含”、“阿罗汉”。至于其他的出家人和在家人,可以随缘。
实际上,如果挂佛教之名,不重视培养“阿那含”、“阿罗汉”,会被天神轻视;“天人感应”,这样,就会被世人轻视。很多人明白这个道理,但是,面对世间法的“和谐”,只好装“糊涂”。
四、如果话语权在医学专家(佛教徒)、教师(佛教徒),可能会说:可以“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
(一)、这个问题可以“因譬得解”:
很多人崇拜古人,总认为现在人“都不行了”。那好,古代就有一个中医养血活血的“基本方”,那是名医名方,中医专业的人都会的。
但是,经过现实的测试,没有明显的效果。
现在分析原因如下:
1、这个“基本方”的总量是39克;可能与当时特定条件下的人相应。
2、农业社会,平均体重,可能相对较轻:“大集体”时代,生产队的劳动力,有的体重超过100斤,但是,很多人没有超过100斤。因此,药量相对较轻。
3、现在改革开放之后,连中、小学生,超过100斤的,实在太多了。现实测试的是成年人,体重180斤。因此,效果不明显。
4、但是,根据体重、年龄、性别、健康状态、地理气候、季节等因素,进行“加减”(调整)之后,则有明显的效果。
(二)、可以因材施教:
1、如果想在将来“转世”继续当人,就教“人乘”。
2、如果想在将来“生天”,就教“天乘”(十善业)。
3、如果不想继续轮回欲界,想达到“不来果”,就教“三果教法”;《杂阿含经》就有“涅槃阿那含”的案例。
4、如果志求解脱,就教解脱法。阿罗汉,涅槃解脱;佛,也涅槃解脱。当然,佛是至高无上的阿罗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