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吧 关注:160,422贴子:2,990,821
  • 3回复贴,共1

鄙视链底端的亚裔式虎妈,正在美国育儿圈翻红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虎妈文化由美国华人蔡美儿推广,其“高压”育儿方式与西方社会崇尚自由的作风迥然不同,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她采取了很多高压手段,比如诅咒、威胁、纵容等等,引起了东西方教育方式的讨论。严格的要求自己的孩子这种教育方式也并没有什么错误。比如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培养孩子的性格,这些方面需要从小比较严厉的要求。


IP属地:北京1楼2024-10-22 12:06回复
    「虎妈」这个词最早被大家熟知是耶鲁亚裔教授蔡美儿的畅销书《虎妈战歌》,英文名Battle Hymn of the Tiger Mother,书中塑造了典型亚裔妈妈的形象:一个爱掌控的严厉母亲,不遗余力把女儿们鸡进了顶级名校。
    《纽约客》发现在亚裔家长的带动和督促下,美国家长更爱鸡娃了。在耶鲁大学法学院任教多年的蔡美儿还觉察到她的学生也发生了变化。十几年前她写书时,觉得自己像个「孤独的疯子」,人们不理解她,觉得她让女儿一遍遍练钢琴简直是个魔鬼。而现在,她看到这种情况变得越来越普遍。
    如果你这些年一直在关注外媒对亚洲家长的评价,几乎都是「专制、鸡血,不在乎孩子感情、只知道成功」等等。不过,从一则最新研究中可以看出,以白人为主流的美国中产及以上精英家庭对亚洲家长的看法在发生微妙的变化。这个研究来自个人理财公司WalletHub,根据「抚养孩子的友好程度」对美国的180个城市排序,发现排名靠前的城市收入中位数高,大部分是白人或亚裔人口。
    比如Top1是拥有23万人口的加州弗里蒙特(Fremont),位于旧金山湾区,也是离硅谷最近的城市,生活成本高,但平均收入也高(家庭年收入约17万美元/年,即121万人民币),曾被评为幸福指数最高的城市。这里最大的特色是亚裔比例高达61%,拥有顶级的学区环境,社区安全,犯罪率极低,房产升值率也是全美社区中最高的。还有排名第三的加州尔湾市,亚裔占比40%;第四的德克萨斯州的普莱诺,来自东亚和南亚的大量受过高等教育的移民居多。曾有一篇报道说的是,因为社区里亚裔人口太多,导致教育资源稀缺,从而「逼」走了其他族裔,纷纷选择搬家。在这件事的另一面,就是如果你重视教育,那么去亚裔多的地方,自然就会被带动起来。
    就像这个研究呈现的一样,虽然没有给出直接的结论,但是看过的或许都会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如果想搬到安全、教育质量好的城市,跟着亚裔选准没错。「无论他们的种族背景如何,上层中产阶级作为一个群体,都想成为‘虎妈父母’——或者至少,他们想住在虎妈附近」。还有,许多希望靠教育来改变命运的新移民家庭,想搬到其他学术竞争激烈的飞地,包括硅谷、弗吉尼亚州北部、新泽西州北部或芝加哥的北郊。这些地方的共同点也是有大量的亚裔人口。被称为AI教母、美国三院院士李飞飞高中时候全家从成都搬到了美国,定居点选择的就是新泽西北部,一是因为有大量亚裔,文化相近,二是学校资源不错,三则是「发现距离普林斯顿大学很近。」


    IP属地:北京2楼2024-10-22 12:09
    回复
      为什么虎妈式育儿,又开始被美国家长关注、被模仿了呢?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可能和越来越低的大学录取率。10年间肉眼可见越来越低的藤校录取率,从接近10%持续下滑到3%-5%,而申请人数却越来越多,残酷的厮杀激起了原本就忧患意识强的亚裔,继而让原本更松弛的白人家庭加入内卷之战。「前1%的人和其余99%的人同样努力,中上阶层孩子上大学不再像以前那么容易,而是需要面对来自国际学生的竞争。」
      至于名校敲门砖的活动、特长、竞赛、标化成绩,更是不得不让更多家长化身虎妈去一手规划。畅销书《我在上东区做家教》中,毕业于哈佛、如今在纽约富人区做着金牌家教的作者观察到:家长们热衷把孩子塞进精英私立学校,但孩子的资历却不足以胜任高难度的学术课程,于是家里成为孩子们习以为常的「第二课堂」,几乎每一门课以及SAT、ACT都有一对一家教,一到周末更是无缝衔接,从早满满排到晚。「家长们并不愿意让孩子放弃任何一项活动,仿佛孩子一闲下来,就会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他们的课后时间全部被填满,他们没有一刻喘息的时间。」这些美国虎妈们和蔡美儿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有妈妈一遍遍撕掉女儿的作文让她重写,只因为14岁女儿眼中朱丽叶与罗密欧的恋爱观「不符合正确答案」,最后按照她的观点写了一篇,反而被老师打回来了。
      除了学习之外就是体育。有人为了进入藤校扎堆去练更小众的壁球,有人被寄予厚望拼命往奥运会竞争;有人被妈妈要求飓风天都要去网球俱乐部报到。还有孩子打到脑震荡,或者肩膀永久性损伤,再也无法在大学里打球。不管孩子出现了任何心理问题,「只要他们还在通往藤校的路上,一切都不是问题。」「孩子们祈祷着受伤,因为这样就可以得到休息——用受伤换来休息(a break for a break),这是我从未想过的事情。」于是,越来越多中上阶层父母成为拼学术、拼鸡体育、拼鸡活动的虎爸虎妈,陷入经济学家口中的「地毯式老鼠赛跑」,去争夺为数不多的大学名额。
      蔡美儿在接受《纽约客》作者采访时就说,她发现越来越多人不想承认自己有虎妈的一面,但他们给孩子的各种比赛投入大量的时间,鸡血程度一点不低。在耶鲁大学法学院任教多年,蔡美儿还觉察到她的学生也发生了变化。十几年前她写书时,觉得自己像个「孤独的疯子」,人们不理解她,觉得她让女儿一遍遍练钢琴简直是个魔鬼。而现在,她看到这种情况变得越来越普遍。「名牌大学的录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具竞争力,这培养了一种极其不健康的文化。我从学生身上看到了这种文化的缺点,其中一些人似乎比过去的学生更精疲力竭。有些事情需要从根本上改变,因为所有这些压力都走在一条无处可去的道路上」。


      IP属地:北京3楼2024-10-22 12:11
      回复
        不是高压。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10-22 21: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