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斑狼疮吧 关注:25,741贴子:325,754
  • 0回复贴,共1

干细胞:点亮红斑狼疮患者的希望之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红斑狼疮是一种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主要累及皮肤黏膜、骨骼肌肉、肾脏及中枢神经系统等多个器官和系统。我国的发病率约为 75/10 万,发病高峰在 15 至 40 岁,男女比为 1︰9,生育年龄男女发病率之比为 1︰30。
红斑狼疮的病因较为复杂,目前尚未完全清楚。其易发人群主要包括育龄期女性,尤其是青春期和生育旺盛期的女性、长期服用避孕药的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可能诱发或加重病情;具有红斑狼疮家族史的人群,遗传度约 43%;丙型病毒性肝炎、EB 病毒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患者,病原体感染后可能引发异常免疫反应;长期服用部分抗结核药的人群,因其具有光敏感特性易发生红斑狼疮。此外,经常接受紫外线照射的人也可加重或诱发红斑狼疮。
目前传统疗法存在一定局限。现有治疗药物无法根治红斑狼疮,只能起到短期控制疾病活动的作用。常用的糖皮质激素、抗疟药、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等虽能缓解症状,但效果欠佳且存在副作用较高的问题。以激素为基础的传统疗法反应率不足、复发风险高、副作用明显。例如,糖皮质激素是治疗红斑狼疮的基础用药,但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骨质疏松、感染等并发症。
红斑狼疮患者的 10 年生存率虽已升至 97%,但 25 - 30 年后的存活率呈断崖式下降,仅为 30%。因此,患者存在着极强的治疗需求和迫切的治愈意愿。
#
Vol.1/ 干细胞治疗红斑狼疮的原理
(一)免疫重建机制
干细胞移植主要是通过异体或者自体的造血干细胞植入受体内,而获得造血和免疫功能重建的一种医疗手段。在这个过程中,患者的免疫功能得以重新建立,对自体抗原重新产生耐受。多项研究证实,人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使传统免疫抑制剂治疗无效的患者病情得以缓解。在免疫重建过程中,新的免疫平衡得以建立,自身抗体减少,为组织的免疫损伤修复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对免疫细胞的调控机制
1.对 T 细胞调控机制:干细胞疗法效果主要依赖于其对各种免疫细胞的调节作用,其中对 T 细胞的调控至关重要。干细胞可以剂量依赖性地抑制 T 细胞增殖,并抑制 Akt/GSK3b 介导狼疮 T 细胞 G1/S 期转变。
2.对 B 细胞调控机制:具体机制为干细胞抑制 B 淋巴细胞诱导成熟蛋白和 B 细胞特异性激活蛋白表达,从而调节 B 细胞的功能。
3.对巨噬细胞调控机制:巨噬细胞存在于所有组织中,具有极大可塑性和功能多样性,是免疫应答、组织修复、维持机体稳态的关键调节者。干细胞通过调节巨噬细胞,维持机体的免疫平衡。
(三)归巢机制
干细胞的归巢机制就像 GPS 导航一样,将干细胞迁移至机体所需部位。自体或外源性的干细胞在多种因素影响下,从血管内皮细胞定向性迁移至靶向组织并定植存活。当机体组织受到某种刺激时,一些 “休眠” 的干细胞被 “唤醒”,归巢到损伤部位进行分化,替代损伤的细胞。例如,研究发现 SDF - 1α/CXCR4(基质细胞衍生因子 1 及其受体)轴调节移植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迁移至大鼠脑缺血损伤部位;HGF/c - met(肝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轴在间充质干细胞归巢至肠缺血再灌注肝损伤部位介导的干细胞修复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干细胞归巢机制具有一定的记忆功能,它能够记住曾经发生过的损伤,并储存下相应创伤或炎症的记忆,从而在后续的损伤修复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
Vol.2/ 干细胞治疗红斑狼疮的疗效
干细胞移植治疗红斑狼疮虽然展现出一定的潜力,但目前在临床上尚未得到广泛应用,主要原因包括价格昂贵以及移植后复发等问题。然而,多项研究已经证实人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使传统免疫抑制剂治疗无效的患者病情得以缓解。
截至 2022 年 5 月 10 日,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最大临床试验注册库 clinicaltrials.gov 网站上注册的有关干细胞治疗红斑狼疮的临床研究项目有 30 项。这些临床研究分别探讨了干细胞治疗难治性系统红斑狼疮的疗效和安全性、干细胞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是否跟干细胞量效有直接关系以及干细胞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长期疗效等问题。
例如,一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分析显示,40 例难治性 SLE 随机分成两组,一组采用糖皮质激素加 CTX 治疗,二组在此基础上移植 UC-MSCs。治疗后 2 周患者 SLEDAI 评分降至<10 分者一组为 60%,二组为 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 1 年后观察结果显示:PLT、ALB、C3 均数二组较一组高,SLEDAI、U-Pro、ESR、hs-CRP 一组较二组高,一组复发率为 45%,二组为 1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表明难治性 SLE 在使用糖皮质激素加 CTX 治疗的基础上移植 UC-MSCs 安全、有效,但其远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有待进一步观察。
另外,关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量效关系研究中,40 例 SLE 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全部患者均接受糖皮质激素和环磷酰胺治疗,一组加静脉输注 3×107 个 UC-MSCs,二组加静脉输注 3×107 个 UC-MSCs2 次。结果显示,两组病例治疗前后 WBC、Cr 变化不大,而 U-Pro、ANA、Hs-CRP、ESR、Anti-dsDNA 阳性率在治疗后显著减低,血白蛋白、补体升高,SLEDAI 也随之下降,且 U-Pro、ANA、补体 3、Anti-dsDNA 阳性率在治疗后期二组低于一组,补体 3 二组高于一组,UC-MSC 输注时及输注后均未出现移植相关并发症。
虽然干细胞治疗红斑狼疮目前仍处于研究阶段,但其在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方面的潜力不可忽视。未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干细胞治疗有望为红斑狼疮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
#
Vol.3/ 干细胞治疗红斑狼疮的案例
1.南京鼓楼医院完成相关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已完成 1132 例难治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异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取得良好效果。
(1)南京鼓楼医院副院长孙凌云教授带领团队深耕异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领域。截至记者采访时,鼓楼医院利用异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已达 600 多例,治疗有效率约 60%。凭借间充质干细胞疗法的开创性成果,孙凌云及其团队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2)“异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难治性红斑狼疮的关键技术创新与临床应用研究” 荣获 2019 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该团队开展异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难治性红斑狼疮病例共 523 例,已推广应用到 35 家省内外单位。异体间充质干细胞疗效显著,有效率达 60%,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5 年死亡率从 45% 降低到 16%。
(3)目前全球已经有 1500 多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接受了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在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过程中尚未见严重不良事件,患者耐受良好;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大提高了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疗效及预后。
2.《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纳入 8 项研究说明干细胞疗法对 SLE 有效。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中,讨论了干细胞技术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效果评估和安全评估,研究人员纳入了 8 项相关研究,共 213 名受试者,随访时间 3 - 36 个月。试验结果分析显示:SLE 疾病活动评分降低,说明疾病活动程度有所改善;24h 尿蛋白量降低,狼疮肾炎有所好转;改善补体 C3 水平,自身免疫抗体有所缓解。
3.对 40 例 SLE 患者进行干细胞移植,患者指标显著下降,总生存率高。
对 40 例 SLE 患者进行干细胞移植,其中 38 例有活动性狼疮肾炎(LN)。在临床注入干细胞 24 小时后,肾脏 BILAG 及尿蛋白量等指标都有显著下降。移植 6 个月后,血清肌酐和尿素氮均有下降。追踪 12 个月后,13 例患者达到主要临床反应,11 例患者达到部分临床反应,这些患者的总生存率为 92.5%。
(二)国外研究案例
采用外源 MSCs 移植 SLE 患者,多个案例显示疾病活动得到控制,器官功能障碍改善,生存率高,且安全性良好。
美国西北大学用干细胞移植治疗红斑狼疮,先动员患者外周血的造血干细胞,把干细胞提取出来,然后用化疗的方式杀死患者体内所有的异常免疫细胞,最后把收集的干细胞回输到体内,让干细胞重新再 “造” 一个免疫系统。现在一般会选择移植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红斑狼疮,因为间充质干细胞有免疫调节功能,风险比较低。
在《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Autoimmunity》期刊上发表了一篇关于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成功移植一例重症红斑狼疮的病例研究报告。一名 65 岁女性 SLE 患者,在大约一年的时间里,共输注了 9 次自体脂肪 MSCs,结果显示患者的身体机能、精力、情绪健康、疲劳和疼痛等方面都有明显改善,且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
2018 年,国际期刊《STEM CELL REPORTS》上刊登了关于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研究。81 名重度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接受异体骨髓 /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静脉输注治疗,并进行了平均长达 5 年的随访。术后 5 年总生存率为 84%,27% 的患者处于完全临床缓解状态,另有 7% 的患者处于部分临床缓解状态,5 年疾病缓解率为 34%,总共有 37 例患者达到临床缓解状态,随后有 9 例患者复发,5 年总复发率为 24%。此外,这一疗法还可改善多个器官功能。
#
Vol.4/ 干细胞治疗红斑狼疮的注意事项
局部皮肤有破损等情况及有全身系统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患者不适合注射干细胞,红斑狼疮患者进行干细胞移植需去正规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一)治疗前的准备
1.全面体检:红斑狼疮患者在进行干细胞移植前,应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免疫指标等,以评估身体状况和确定是否适合进行干细胞移植。
2.心理准备:患者应了解干细胞移植的过程、风险和预期效果,做好心理准备,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3.调整生活方式:在治疗前,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充足睡眠、适当运动等,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对治疗的耐受性。
(二)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密切观察身体反应:在干细胞移植过程中,患者应密切观察自己的身体反应,如出现发热、皮疹、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
2.遵医嘱用药: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用药,不得擅自增减药量或停药。
3.注意休息:在治疗期间,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以保证身体的恢复。
(三)治疗后的护理
1.避免感染:干细胞移植后,患者的免疫力较低,容易感染。因此,患者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居住环境的清洁,避免接触感染源。
2.饮食调理: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饮食调理。一般来说,患者应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蔬菜、水果等,以促进身体的恢复。
3.定期复查:患者应定期复查,以便医生及时了解身体的恢复情况,调整治疗方案。一般来说,患者在治疗后的第一个月、第三个月、第六个月和第十二个月应进行复查。
总之,红斑狼疮患者进行干细胞移植需要谨慎选择医院和医生,并在治疗前、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严格遵守医生的要求,做好各项注意事项,以提高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IP属地:北京1楼2024-10-25 13:34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