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配置:
车架:骓特铁血山地车车架(29er m码)
指拨:8100左、右指拨
前、后拨:8100侧摆式前拨、8120后拨(45t)
飞轮:日晖(问就是想玩双盘原装45t先用着)
链条:6100
牙盘:浩盟双盘36-26t
前叉:东莞代工不知名小厂货
车把:ec90碳把
把立:ec90碳把立
轮组:骓特旗下retrospec碳包铝(顺泰代工?🤔)外胎:玛吉斯recon race 29x2.25
制动:m7100金属散热➕sram clx-r碟片前后160
坐垫:大石钛轨
中轴:蓝厂bb72压入式
锁踏:m520、m8100
重量:一年前带普通尼龙脚踏全车整备重量10.5kg,后期坐垫、锁踏吧啦吧啦啥的东一下西一下差不多10以内。
说优点:
1.做工不错。这个真没得喷,整车全拆车架里里外外拿手电筒照了个遍,内壁蛮光滑的,也没有啥毛刺,漆水做的也不错,本地的shimano高级店技师第一次看到内壁的时候也不禁轻哼了起来🥵🥵两千块钱的架子说实话没啥可挑的,出问题还有质保,头管腕组轻松安装且平整,不需要任何打磨,这里点名某品牌,几千块的架子头管做的不平整还要打磨😤,但是骓特早期有些碳架也是这个尿性。
2.刚性足。真的很足,骑上去给人一种发力很直接的感觉,脚脚到位。这台车骑了一年半了,改的山马前叉,但是在乱石路段上还没出过岔子,普通砾石路段更是和nm那个坦克一样直接碾过去,给人信心很足(这似乎是一台山地车的基本标准🤔)。最开始是个垃圾软叉,跑过一次喜德盛总部的xc赛道,完全没问题,爬坡发力很直接。
3.几何问题。整车管型很粗壮,五通、后上、下叉补强到位,头管角度做了优化,爬坡与下坡时的姿态不用过多(爬坡最大坡度20%,本人95kg180cm只需要调整一下重心便可保证稳定,不需要站踩而身体整体重心前移,)调整骑行感受不错,也仅仅是不错了。
4.制动问题。这个说实话纯看个人技术与刹车配置以及外胎选择等其他外界因素,哥们雨天20%下坡40km/h的速度在发卡弯也摔成过sb。(头盔很重要!安全永远第一位!)说这个主要是因为之前遇到过车友说骓特的刹车不好用进而得出骓特骓特是垃圾品牌的结论,说实话哥们就这个速度和坡度还有发卡弯你拿个mt7➕mdr也很难说不摔啊。
缺点(狠狠拷打):
1.压入式五通。很难想象2023年还有厂家在一台xc竞赛级别的车架上采用压入式五通,这里不是说压入式五通不好,与车架更好的链接整体性与更小的q值确实是让骑行体验更好。但是一台山地车在高强度的骑行负载环境下更加需要考虑的则是维护的方便性与整车的稳定性,而且现在的t47等一些螺纹式中轴也可以将q值做的很小。(厂商这么做的原因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省事图方便、偷轻、车架设计照搬国外东拼西凑、nt设计师疯了)
2.车架顺应性。这是一个很主观的感受,说实话哥们这个架子设计冲着玩断的目的去造的(我想换车架😭),所以虽然是根硬叉我也用的大宽胎没事进山沟沟里跑一些越野路段。但是这个架子太🪝8️⃣硬了,纯纯铁板一块,发力很直接但是缺少一种灵动感(例如平路和砾石路的骑行感受差不多,但是少了一丝碳纤维车架的滤震性,过大石头的时候后轮跳起来减少稳定性)一个好车架应当做到刚柔并济,只是一味地追求刚性而忽略柔顺性是很愚蠢的做法。
3.品牌调性。拜托了老大别天天惦记你那个锯车架和火烧车架了这都什么年代了碳纤维再贵能贵到哪里去抽象的迷之操作让人看了真的忍俊不禁好吗下沉市场赚钱多搞点研发经费冲击高端设计以后说不定真能搞出点什么来。总结:我骑我不骂,你买不推荐,但是如果想要体验一下铁板一块并且对重量有点要求然后有点动手能力愿意花时间研究的哥们可以试一试这玩意,整理来说还是蛮有意思的一款车架,改装期间能比骑车期间收获更多的心得体会,有想法的哥们评论区cy😋





车架:骓特铁血山地车车架(29er m码)
指拨:8100左、右指拨
前、后拨:8100侧摆式前拨、8120后拨(45t)
飞轮:日晖(问就是想玩双盘原装45t先用着)
链条:6100
牙盘:浩盟双盘36-26t
前叉:东莞代工不知名小厂货
车把:ec90碳把
把立:ec90碳把立
轮组:骓特旗下retrospec碳包铝(顺泰代工?🤔)外胎:玛吉斯recon race 29x2.25
制动:m7100金属散热➕sram clx-r碟片前后160
坐垫:大石钛轨
中轴:蓝厂bb72压入式
锁踏:m520、m8100
重量:一年前带普通尼龙脚踏全车整备重量10.5kg,后期坐垫、锁踏吧啦吧啦啥的东一下西一下差不多10以内。
说优点:
1.做工不错。这个真没得喷,整车全拆车架里里外外拿手电筒照了个遍,内壁蛮光滑的,也没有啥毛刺,漆水做的也不错,本地的shimano高级店技师第一次看到内壁的时候也不禁轻哼了起来🥵🥵两千块钱的架子说实话没啥可挑的,出问题还有质保,头管腕组轻松安装且平整,不需要任何打磨,这里点名某品牌,几千块的架子头管做的不平整还要打磨😤,但是骓特早期有些碳架也是这个尿性。
2.刚性足。真的很足,骑上去给人一种发力很直接的感觉,脚脚到位。这台车骑了一年半了,改的山马前叉,但是在乱石路段上还没出过岔子,普通砾石路段更是和nm那个坦克一样直接碾过去,给人信心很足(这似乎是一台山地车的基本标准🤔)。最开始是个垃圾软叉,跑过一次喜德盛总部的xc赛道,完全没问题,爬坡发力很直接。
3.几何问题。整车管型很粗壮,五通、后上、下叉补强到位,头管角度做了优化,爬坡与下坡时的姿态不用过多(爬坡最大坡度20%,本人95kg180cm只需要调整一下重心便可保证稳定,不需要站踩而身体整体重心前移,)调整骑行感受不错,也仅仅是不错了。
4.制动问题。这个说实话纯看个人技术与刹车配置以及外胎选择等其他外界因素,哥们雨天20%下坡40km/h的速度在发卡弯也摔成过sb。(头盔很重要!安全永远第一位!)说这个主要是因为之前遇到过车友说骓特的刹车不好用进而得出骓特骓特是垃圾品牌的结论,说实话哥们就这个速度和坡度还有发卡弯你拿个mt7➕mdr也很难说不摔啊。
缺点(狠狠拷打):
1.压入式五通。很难想象2023年还有厂家在一台xc竞赛级别的车架上采用压入式五通,这里不是说压入式五通不好,与车架更好的链接整体性与更小的q值确实是让骑行体验更好。但是一台山地车在高强度的骑行负载环境下更加需要考虑的则是维护的方便性与整车的稳定性,而且现在的t47等一些螺纹式中轴也可以将q值做的很小。(厂商这么做的原因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省事图方便、偷轻、车架设计照搬国外东拼西凑、nt设计师疯了)
2.车架顺应性。这是一个很主观的感受,说实话哥们这个架子设计冲着玩断的目的去造的(我想换车架😭),所以虽然是根硬叉我也用的大宽胎没事进山沟沟里跑一些越野路段。但是这个架子太🪝8️⃣硬了,纯纯铁板一块,发力很直接但是缺少一种灵动感(例如平路和砾石路的骑行感受差不多,但是少了一丝碳纤维车架的滤震性,过大石头的时候后轮跳起来减少稳定性)一个好车架应当做到刚柔并济,只是一味地追求刚性而忽略柔顺性是很愚蠢的做法。
3.品牌调性。拜托了老大别天天惦记你那个锯车架和火烧车架了这都什么年代了碳纤维再贵能贵到哪里去抽象的迷之操作让人看了真的忍俊不禁好吗下沉市场赚钱多搞点研发经费冲击高端设计以后说不定真能搞出点什么来。总结:我骑我不骂,你买不推荐,但是如果想要体验一下铁板一块并且对重量有点要求然后有点动手能力愿意花时间研究的哥们可以试一试这玩意,整理来说还是蛮有意思的一款车架,改装期间能比骑车期间收获更多的心得体会,有想法的哥们评论区c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