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能耐删没能耐回的玩意

………我是非常赞同你的这种精读的观念的。但是呢,我觉得你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文字的精炼、浓缩,不等于文意的浓缩。…………我并不是那些所谓的“实践派”的腔调,就是想几句话概况唐望的十几本书,然后一切交给虚无缥缈的所谓“实践”,那就是幼稚,是给自己找的借口。这些人在日常生活中疏于付出辛苦,在虚无抽象的主题上还想继续逃避。我们都知道,这是因为这些人是懒和缺乏思维能力的结合体,总是拿一些老掉牙的借口当挡箭牌,什么摆脱认知系统,什么解脱之类的。骗骗自己得了。
………我的意思是,引入浓度的概念。你觉得文意分散,分散的并不是知识点。你想汇聚起来的其实,有可能是有些人向下传递某些观念的时候迫不得已进行的“稀释”。但我并不认为卡有能力稀释,倒不如说吧主,你试图透过卡疏散的这些信息,你想要甚至找到一条途径自己去凝缩卡都消化不了的知识。也就是说,卡知道一些东西,但他并不了解这些东西。我们都知道一个人说一些东西,这里99.9%不是他自己的长处的东西,他只是一个传递的媒介。有趣的地方在于,如果你真的能把卡的书凝缩,你看到的东西将不只是知识点的集中,你可能会发现你之前发现不了的感觉,你可能会发现卡其实只知道1%但是他稀释以后让人觉得他什么都懂。而你甚至会发现,之前你迷恋这些概念,只不过是你自己的幻觉,甚至会发现唐望系列就是一个笑话……当然,我的意思是,你可能会发现【你认为的】唐望系列只是一个笑话。而你也会发现,作者在试图给原先的你这样的人传递信息的时候,他是多么的无奈,因为他知道你会怎么误解他说的。当然,另一方面,你也可能发现,作者不过是一个大忽悠。我说的忽悠不是指某个推销员上门,他说的有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假的,全凭你的心情。我说的是当你长到10岁时会发现你5岁时无比相信的事情是如此可笑。……在某个层次的人来讲,比这个层次高一点的人的认知产物,在下层可能找不到对应的认知单元所以只要传递信息一定会被误解。有些人发明了一些方法,那就是类似于【特殊的故事】。这些故事并不能算真也不算假。说不算假,是因为你给5岁孩子讲的故事,如果成功的达到目的,那就算真,因为对于孩子来讲这是真的,说不算真,是因为就你原本想传达的在你这个层次的事实的出发点而言,你的描述并不确切。但是对于那些某种程度上、某种意义上能够到达这个层次的人来讲,他能够【识别出某种原型】,也就是说类似于,识别【黄段子】的能力:如果你知道一个黄段子,那么不论怎么改变这个形式,你还是能识别出这个黄段子。
…………我并不是打击你,但是或许你读的方式错了。---在这种事上,所谓的团体力量大于个人,确实是有可能的但是要分人。再者是你办的这事。看得出吧主对资料整理还是比较自信的,但是在我看来,还是那句话,只会压缩文字,不会压缩意识,所以你看不到很多东西,说到底你只能凭主观意志,在大脑中搞一定程度以下的文字概念的随意组合。看你那堆小卡片就知道了,你认为局部加起来能等于整体。
…………随意吸纳成员就是一帮乌合之众,这就是为何很多团体都搞不成功。即便你能搞来一些“人才”(高学历之类的,假定他们愿意出于共同爱好跟你合作【属于你的一厢情愿】),在这个特殊主题上,他们也不会为了同一个层次的目标做出指令统一的行动。吧主既然成为吧主我能理解,但是你只能驾驭你能驾驭的人和事。…………祝你好运吧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