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趣恋爱故事投稿箱收到投稿
一位名叫 奇迹瑞子 的趣友提问:
“要相亲多少次才能遇到合适的人?”
奇迹瑞子说:
跟前女友是今年过年回老家无聊玩他趣认识的,我被她的头像吸引,奔现之后决定在一起。我对她非常好,无论什么节日、纪念日都会给她准备礼物,她跟我在一起基本什么都不需要做。
她原本的工作是在老家当文员,因为我的工作在广东,也算得上是公司的二把手,就想让她在这边考个公务员,以后一起定居在这里,她工作也能轻松一些。我六月份给她报了班,资料也买好了,但她就是不去,还跟我大吵了一架,说我不考虑她的感受。
因为这件事这几个月我们经常吵架又和好,上个月吵架分手她把我所有联系方式都删除拉黑了,我很想继续跟她在一起,我对她这么好,为什么她不知道珍惜呢?
相爱容易,相处太难,在漫长的岁月中,维持一段长期稳定的亲密关系是一件极具挑战性的事情。
有的人因为太累,中途就终止了关系,及时止损;有的人孜孜不倦地努力经营爱情,可爱情并没有变得更好,甚至越努力,对方越不接受,越努力越有问题,最后弄得心灰意冷。
我们常常会陷入这样的误区:爱情里付出多就是好的,我对你越好,你越应该留在我身边。
在国人的亲密关系中经常能看到关于付出的故事:为支持丈夫事业当家庭主妇的妻子、为追求女神任劳任怨的男生、养大自己孩子还要养育子孙的母亲...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都是“付出者”。
付出者是非常辛苦的,他们做的好不好,并不会根据实际工作内容决定,而是根据被付出者的情况决定,而支撑他们持续付出的,通常只是被付出者的一点点正向反馈。
正常的奉献和牺牲是值得歌颂的,但当一个人一味强调超越自我利益的付出,事事优先他人,为他人奉献,那么他的自我就很容易被压抑。
而对于被付出者来说,遇到一个过度付出的人,幸福通常很容易变成负担。
以下关于付出的误区和场景,你是否也能看到过往生活中的一些影子?
关心和控制没有明确的界限,当你的付出是对方需要的时候叫关心,不需要的时候就是控制。
例如,父母和长辈通常会打着对你好的名义,为你做许多付出——
小时候上学,妈妈结束一天忙碌的工作,做完家务还要帮你辅导功课;
毕业后,爸爸找关系、发动人脉,为了给你找一份体面稳定的工作;
到了适婚年龄,家里开始催婚催生,于是身边的亲朋好友都开始操心为你介绍合适的相亲对象......
你会发现这种情况实际上都是父母在努力给你一些他们认为的帮助,在他们的视角里,他们付出了时间和努力,如果这些帮助是你需要的,那么家庭关系一定十分和谐;但如果这些帮助你并不需要,那么面对父母的过度关心,即便他们已经费心给力给到他们认为的最好,你也并不会领情,甚至觉得被控制了,最后双方不欢而散。
这样的情况在情侣关系中也并不少见——
“你晚上别对着电脑了,伤眼睛”
“可是我有班要加”
“多吃点我给你做的鱼,营养还不长胖”
“可是我鱼类过敏”
“你别和这些人联系了对你没帮助”
“可他们是我的朋友”
打着为对方好的名义付出,并不一定是人家需要的,很可能只是我们的自我感动,Ta饿了想吃桶泡面,而你为了Ta的健康非得逼着人家去煮碗面,这个时候对方是受不了的,甚至对Ta来说是种控制,让人家喘不过来气儿。
亲密关系应该是相互看到对方需求,相互满足对方的需求。
相信这个场景大家都在现实或是影视作品中见过:女生下班后给男朋友准备了一顿丰盛的晚餐,还把家里都收拾了一遍,可是男朋友因为加班忙到半夜才回来,饭菜早就凉了,回来不仅看不出来家里的变化,也没有关心女生,只说自己已经吃过,想洗洗睡了。
这时候女生就开始唠叨,责怪男朋友为什么不关心她吃没吃,她这么努力做饭,如果不回家吃饭为什么不早一点说?
而男生在这时候通常觉得女生很烦,就态度不好的回应:最近工作很忙,也不确定到底要加班到几点,你以后不用给我留饭了,很晚了,你也早点收拾收拾洗洗睡吧。
然后情侣两人开始吵架。
女生抱怨的是自己的付出更多吗?是要求男朋友也给她做同等丰盛的晚餐不?
答案是未必,付出者不一定需要物质或同等劳动的回报,但是付出者的每一次付出都希望被对方看到,被对方接受并且获得反馈,如果这个付出没有被看见、被感谢,那么付出者很可能会感到愤怒和生气。
而这种要求常常是很难得到及时反馈的,这也是为什么情侣、夫妻容易吵架的原因。
付出越多,失望就越大。
当你想要回报一个愿意为你付出的人时,你会发现,他们经常是“没这么领情”的。
为什么呢?不是要求付出被对方接受并且获得反馈吗?给你反馈和回报,你怎么反倒不高兴了呢?
因为对于付出感过强的人来说,你的回报对他们来说是不太有价值的,比如——
毕业后第一份工作,给父母买一份礼物,他们可能会夸你长大了懂事了,但同时也会说,还要继续努力啊,父母为你付出了这么多,以后就是你回报的时候了;
亦或者在周末终于空闲下来的时候,给爱人做一顿简单的饭菜,Ta会夸你,做的还不错,再追问就不耐烦了,这才哪到哪,你以为做顿饭就能抵消我为你付出的爱吗?
于是,本该其乐融融的场景瞬间降温,久而久之再热烈的人心也会冷却。
所以,亲密关系中过分强调付出感往往会成为这段关系里最致命的杀手,一方面它会使接受付出的人常常处在压力和内疚状态,另一方面付出者无法得到想象中的回报,又会非常愤怒。
这样的状态下,无论是否接受你的付出,都会让对方陷入道德困境中。
这也是亲密关系中最多人会犯的错误,如果你在亲密关系中是付出者,且付出感很强,建议你做这样的调整:
首先,用正面的态度接受别人对你的好,并接纳自己承认内心的很多需求是合理的,并不需要因为索取而感到丢人和无用,转变心态让自己快乐起来,也会让身边的人更轻松;
其次,尝试将付出变成给予,不必牺牲自己的利益去迎合他人,而是基于Ta需要的,你恰巧可以给予,找到自己的价值,同时也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心理压力,这个世界并不会因为你没有完成什么任务而停止转动;
最后,学会去信任他人,每个人都有照顾自己的能力,即便Ta照顾自己的方式你并不认同,也试着相信Ta。
而作为被付出者,也应该学会看到和接受对方的付出,比如当你收到礼物时,即便不是你最想要的香水,也可以先夸奖Ta的行为,再告诉Ta:如果下次还有这样的惊喜,我可不可以许愿收到一瓶香水呀?
既肯定了Ta的付出,也让你在接收到Ta的好时更称心。
写在最后——
我们要知道,世界上没有绝对完美的人,爱人也是,这样不完美的状态下一定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因为彼此相爱,更应该努力让彼此过得更舒服。
相信在爱的前提下,彼此一定能磨合出最适合你们的亲密状态和相处模式。
一位名叫 奇迹瑞子 的趣友提问:
“要相亲多少次才能遇到合适的人?”
奇迹瑞子说:
跟前女友是今年过年回老家无聊玩他趣认识的,我被她的头像吸引,奔现之后决定在一起。我对她非常好,无论什么节日、纪念日都会给她准备礼物,她跟我在一起基本什么都不需要做。
她原本的工作是在老家当文员,因为我的工作在广东,也算得上是公司的二把手,就想让她在这边考个公务员,以后一起定居在这里,她工作也能轻松一些。我六月份给她报了班,资料也买好了,但她就是不去,还跟我大吵了一架,说我不考虑她的感受。
因为这件事这几个月我们经常吵架又和好,上个月吵架分手她把我所有联系方式都删除拉黑了,我很想继续跟她在一起,我对她这么好,为什么她不知道珍惜呢?
相爱容易,相处太难,在漫长的岁月中,维持一段长期稳定的亲密关系是一件极具挑战性的事情。
有的人因为太累,中途就终止了关系,及时止损;有的人孜孜不倦地努力经营爱情,可爱情并没有变得更好,甚至越努力,对方越不接受,越努力越有问题,最后弄得心灰意冷。
我们常常会陷入这样的误区:爱情里付出多就是好的,我对你越好,你越应该留在我身边。
在国人的亲密关系中经常能看到关于付出的故事:为支持丈夫事业当家庭主妇的妻子、为追求女神任劳任怨的男生、养大自己孩子还要养育子孙的母亲...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都是“付出者”。
付出者是非常辛苦的,他们做的好不好,并不会根据实际工作内容决定,而是根据被付出者的情况决定,而支撑他们持续付出的,通常只是被付出者的一点点正向反馈。
正常的奉献和牺牲是值得歌颂的,但当一个人一味强调超越自我利益的付出,事事优先他人,为他人奉献,那么他的自我就很容易被压抑。
而对于被付出者来说,遇到一个过度付出的人,幸福通常很容易变成负担。
以下关于付出的误区和场景,你是否也能看到过往生活中的一些影子?
关心和控制没有明确的界限,当你的付出是对方需要的时候叫关心,不需要的时候就是控制。
例如,父母和长辈通常会打着对你好的名义,为你做许多付出——
小时候上学,妈妈结束一天忙碌的工作,做完家务还要帮你辅导功课;
毕业后,爸爸找关系、发动人脉,为了给你找一份体面稳定的工作;
到了适婚年龄,家里开始催婚催生,于是身边的亲朋好友都开始操心为你介绍合适的相亲对象......
你会发现这种情况实际上都是父母在努力给你一些他们认为的帮助,在他们的视角里,他们付出了时间和努力,如果这些帮助是你需要的,那么家庭关系一定十分和谐;但如果这些帮助你并不需要,那么面对父母的过度关心,即便他们已经费心给力给到他们认为的最好,你也并不会领情,甚至觉得被控制了,最后双方不欢而散。
这样的情况在情侣关系中也并不少见——
“你晚上别对着电脑了,伤眼睛”
“可是我有班要加”
“多吃点我给你做的鱼,营养还不长胖”
“可是我鱼类过敏”
“你别和这些人联系了对你没帮助”
“可他们是我的朋友”
打着为对方好的名义付出,并不一定是人家需要的,很可能只是我们的自我感动,Ta饿了想吃桶泡面,而你为了Ta的健康非得逼着人家去煮碗面,这个时候对方是受不了的,甚至对Ta来说是种控制,让人家喘不过来气儿。
亲密关系应该是相互看到对方需求,相互满足对方的需求。
相信这个场景大家都在现实或是影视作品中见过:女生下班后给男朋友准备了一顿丰盛的晚餐,还把家里都收拾了一遍,可是男朋友因为加班忙到半夜才回来,饭菜早就凉了,回来不仅看不出来家里的变化,也没有关心女生,只说自己已经吃过,想洗洗睡了。
这时候女生就开始唠叨,责怪男朋友为什么不关心她吃没吃,她这么努力做饭,如果不回家吃饭为什么不早一点说?
而男生在这时候通常觉得女生很烦,就态度不好的回应:最近工作很忙,也不确定到底要加班到几点,你以后不用给我留饭了,很晚了,你也早点收拾收拾洗洗睡吧。
然后情侣两人开始吵架。
女生抱怨的是自己的付出更多吗?是要求男朋友也给她做同等丰盛的晚餐不?
答案是未必,付出者不一定需要物质或同等劳动的回报,但是付出者的每一次付出都希望被对方看到,被对方接受并且获得反馈,如果这个付出没有被看见、被感谢,那么付出者很可能会感到愤怒和生气。
而这种要求常常是很难得到及时反馈的,这也是为什么情侣、夫妻容易吵架的原因。
付出越多,失望就越大。
当你想要回报一个愿意为你付出的人时,你会发现,他们经常是“没这么领情”的。
为什么呢?不是要求付出被对方接受并且获得反馈吗?给你反馈和回报,你怎么反倒不高兴了呢?
因为对于付出感过强的人来说,你的回报对他们来说是不太有价值的,比如——
毕业后第一份工作,给父母买一份礼物,他们可能会夸你长大了懂事了,但同时也会说,还要继续努力啊,父母为你付出了这么多,以后就是你回报的时候了;
亦或者在周末终于空闲下来的时候,给爱人做一顿简单的饭菜,Ta会夸你,做的还不错,再追问就不耐烦了,这才哪到哪,你以为做顿饭就能抵消我为你付出的爱吗?
于是,本该其乐融融的场景瞬间降温,久而久之再热烈的人心也会冷却。
所以,亲密关系中过分强调付出感往往会成为这段关系里最致命的杀手,一方面它会使接受付出的人常常处在压力和内疚状态,另一方面付出者无法得到想象中的回报,又会非常愤怒。
这样的状态下,无论是否接受你的付出,都会让对方陷入道德困境中。
这也是亲密关系中最多人会犯的错误,如果你在亲密关系中是付出者,且付出感很强,建议你做这样的调整:
首先,用正面的态度接受别人对你的好,并接纳自己承认内心的很多需求是合理的,并不需要因为索取而感到丢人和无用,转变心态让自己快乐起来,也会让身边的人更轻松;
其次,尝试将付出变成给予,不必牺牲自己的利益去迎合他人,而是基于Ta需要的,你恰巧可以给予,找到自己的价值,同时也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心理压力,这个世界并不会因为你没有完成什么任务而停止转动;
最后,学会去信任他人,每个人都有照顾自己的能力,即便Ta照顾自己的方式你并不认同,也试着相信Ta。
而作为被付出者,也应该学会看到和接受对方的付出,比如当你收到礼物时,即便不是你最想要的香水,也可以先夸奖Ta的行为,再告诉Ta:如果下次还有这样的惊喜,我可不可以许愿收到一瓶香水呀?
既肯定了Ta的付出,也让你在接收到Ta的好时更称心。
写在最后——
我们要知道,世界上没有绝对完美的人,爱人也是,这样不完美的状态下一定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因为彼此相爱,更应该努力让彼此过得更舒服。
相信在爱的前提下,彼此一定能磨合出最适合你们的亲密状态和相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