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交流吧 关注:6贴子:178
  • 0回复贴,共1

实验难题 | 免疫荧光又失败了?赶紧试试这几种解决方法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进行免疫荧光实验时,常见的问题包括:背景漆黑、光点散乱、高背景染色及模糊,目标蛋白荧光微弱且组间差异不显著,以及荧光过强导致的非特异性标记。其实针对这些问题解决起来并不难,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优化:
一、优化灌流取材
拍摄时发现的血管状非特异性染色,往往源于灌流不彻底,动物体内血液残留。以小鼠心脏灌流为例,应先用预冷1×PBS彻底灌流至血液排尽,再灌注4%多聚甲醛溶液至小鼠僵直。随后,将组织置于4℃的4%多聚甲醛溶液中固定约1小时,1×PBS清洗5次,每次30分钟,最后以25%蔗糖溶液脱水约12小时后包埋。脱水步骤至关重要,不可忽视。
二、调整抗原修复
常规使用pH约6.0的柠檬酸盐溶液,虽对多数抗原有效,但也有实验需调至偏碱性(约pH 8.0)以促进特异性抗体-抗原结合。因此,抗原修复液的选择应基于实验具体需求,而非盲目遵循传统方案,适合自身实验的才是最佳选择。
三、确保溶液纯净
当片子出现异常亮点时,需考虑洗片溶液是否含有结晶等杂质。建议过滤溶液,并加大摇床力度清洗片子,特别是荧光二抗孵育后,必须彻底清洗以避免非特异性染色。使用荧光防淬灭封片剂时,注意避免吸取其结晶部分。
四、增强目标蛋白荧光
若目标蛋白荧光弱或组间差异不明显,首先确认抗体是否适用于预处理组织,如某些抗体仅适用于冰冻切片而非石蜡切片。查阅文献了解目标蛋白在组织或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可能该蛋白本身表达量低。此外,抗体修复不充分也会导致弱标记,需根据抗体说明书,在适宜的酸碱环境中进行修复,确保抗原表位完全暴露。
五、目标蛋白荧光过强时,易导致背景染色误判为阳性
此现象多因抗体浓度过高且漂洗不足,使得多余抗体附着于组织,引发整体荧光背景升高。解决之道在于适度降低一抗或二抗浓度,并延长漂洗时间。
六、细胞核染色时,需谨慎控制DAPI试剂用量
当前常用的防荧光衰减DAPI,仅需一滴即可标记细胞核。过量添加则会导致整个图像呈现蓝色背景。因此,实验时应确保DAPI仅覆盖薄薄一层。
七、组织切片预处理至关重要
石蜡切片等若脱蜡不彻底,易产生区域性非特异性标记。建议彻底脱蜡,并在脱蜡前充分烤片以辅助脱蜡。实验过程中,玻片干燥同样会引发高背景或非特异性标记,尤其在漂洗和抗体孵育环节。大批量实验时更需警惕,可使用免疫组化专用笔圈定区域,有效防止干片。
八、图像采集需迅速
长时间将激发光对准目标区域,会加速该区域荧光衰减。因此,当目标区域较小时,应尽可能快速采集,以减少实验误差。


IP属地:河北1楼2024-11-20 14:54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