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修行吧 关注:23,545贴子:3,187,351

涅槃经说见从因缘而有,棱严说,见不是因缘有。矛盾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涅槃经说见从因缘而有,棱严说,见不是因缘有。矛盾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11-23 08:45回复
    善男子,若言五根性能见闻觉知触故,皆是自性,不从因缘,是义不然。何以故?善男子,自性之性,性不可转。若言眼性见者常应能见,不应有见、有不见时,是故当知从因缘见,非无因缘。
    。。。。。涅槃经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11-23 08:45
    收起回复
      世尊,何因何缘眼识生?何因何缘耳、鼻、舌、身、意识生?”
      佛告比丘:“眼因缘色,眼识生。所以者何?若眼识生,一切眼色因缘故;耳声因缘、鼻香因缘、舌味因缘、身触因缘、意法因缘意识生。所以者何?诸所有意识,彼一切皆意法因缘生故,是名比丘眼识因缘生,乃至意识因缘生。”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11-23 09:11
      收起回复
        “复次,阿难,此见又复缘明有见?缘暗有见?缘空有见?缘塞有见?阿难,若缘空有,应不见塞;若缘塞有,应不见空;如是乃至缘明缘暗,同于空塞。
          “当知如是精觉妙明,非因非缘,亦非自然,非不自然,无非不非,无是非是,离一切相即一切法。汝今云何于中措心,以诸世间戏论名相而得分别?如以手掌撮摩虚空,只益自劳,虚空云何随汝执捉?”
          阿难白佛言:“世尊,必妙觉性非因非缘。世尊,云何常与比丘宣说见性具四种缘?所谓因空、因明、因心、因眼,是义云何?”
          佛言:“阿难,我说世间诸因缘相,非第一义。阿难,吾复问汝:诸世间人说我能见,云何名见?云何不见?”
          阿难言:“世人因于日、月、灯光,见种种相,名之为见。若复无此三种光明,则不能见。”
          “阿难,若无明时名不见者,应不见暗;若必见暗,此但无明,云何无见?阿难,若在暗时不见明故名为不见,今在明时不见暗相还名不见,如是二相俱名不见。若复二相自相陵夺,非汝见性于中暂无,如是则知二俱名见,云何不见?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11-23 09:17
        收起回复
          不矛盾呀,涅槃讲的见,见从因缘而有,这谁在见?六根见呀,四大和合产生的六根。不是因缘和合的吗?而愣严讲的见,是六识身的见,而六识身是心异熟后产生的种子生出来的。不属于因缘和合的,属于异熟种生的。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11-23 09:18
          收起回复
            楼上,就是破眼是因缘而有见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11-23 09:18
            收起回复
              楞严经好像说的是见之“性”非因缘(合十)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11-23 09:20
              收起回复
                都是文字游戏,你被套在里面就迷了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11-23 10:10
                回复
                  《大般涅槃經》卷40〈13 憍陳如品〉:「「復次瞿曇!如瞿曇說,貪欲瞋癡從因緣生,如是三毒,因緣五塵,是義不然。何以故?眾生睡時遠離五塵,亦復生於貪欲瞋癡。在胎亦爾,初出胎時未能分別五塵、好醜,亦復生於貪欲瞋癡。諸仙賢聖,處在寂處,無有五塵,亦能生於貪欲瞋癡。亦復有人因於五塵,生於不貪、不瞋、不癡,是故不必從於因緣,生一切法,以自性故。」(CBETA 2024.R2, T12, no. 374, p. 598c18-25)
                  ......
                  《大般涅槃經》卷40〈13 憍陳如品〉:「「善男子!若言五根性能見、聞、覺、知、觸故,皆是自性不從因緣,是義不然。何以故?善男子!自性之性性不可轉,若言眼性見者常應能見,不應有見、有不見時,是故當知從因緣見,非無因緣。善男子!汝言非因五塵生貪解脫,是義不然。何以故?善男子!生貪解脫,雖復不[12]同五塵因緣,惡覺觀故則生貪欲,善覺觀故則得解脫。善男子!內因緣故生貪解脫,外因緣故則能增長。是故汝言一切諸法各有自性,不因五塵生貪解脫,無有是處。」(CBETA 2024.R2, T12, no. 374, p. 599c13-22)
                  上面是问,下面是答。涅槃经这里应该是破一切法有自性。楞严是讲五阴十八界都是如来藏妙真如性所化。两本经一个破,一个表,所述问题也不尽相同。涅槃经讲佛性,一阐提也能成佛,这个与法华经有点像啊,提婆达多受记。


                  IP属地:北京11楼2024-11-23 10:21
                  收起回复
                    我 在 见 其他都是有 包括意识 觉知 五根 六识等


                    IP属地:福建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24-11-23 10:27
                    回复
                      本非因缘,非自然性。如是见性,是见而非性矣。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4-11-23 10:37
                      收起回复
                        一个和尚一部经,一百个和尚一百部经,懂这道理啦,你就不困惑了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4-11-23 11:15
                        回复
                          缘起性空,性空缘起,非因缘性,非和合性,非自然性。见性非因缘有。


                          来自手机贴吧15楼2024-11-23 11:47
                          收起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4-11-23 19:35
                            收起回复
                              阿姐鼓是一种藏传佛教的祭品,通常由喇嘛制作。制作过程非常残忍,首先选择一个聋哑的少女,如果被选中的少女不是聋哑人,喇嘛会刺聋她的耳朵并割去她的舌头,以确保她不听污言不讲秽语。少女长到16岁时,会被活剥下整张皮肤,直到最后一寸皮肤剥下,少女仍然保持意识清醒,却无法做出任何反抗。喇嘛们会从少女的头骨处凿开小洞,将水银灌注进去,填满头骨的缝隙,然后剥取少女的皮肤,将其镶嵌在头盖骨上,制成人皮鼓


                              IP属地:云南来自iPhone客户端17楼2024-11-23 19: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