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吧 关注:347,054贴子:12,349,405
  • 6回复贴,共1

霓裳各校区面积及所瞎相关学院位置描述很乱,请各位大神补充修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发现长安大学各校区的简介比较乱,介绍也不详细。通过度娘搜索,长安大学各校区面积以及相关学院所在地,现征集修改意见,请各位大侠补充修正,谢谢!


IP属地:湖南1楼2024-11-24 21:33回复
    老西安地院和西北建院的校区面积,原来那么小,加起来还没有公路学院大。
    北校区基本是老公路学院的班底了。


    IP属地:湖南3楼2024-11-25 08:12
    回复
      机械学院不是在胃水吗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11-25 10:21
      收起回复
        【长安大学“双一流”建设:调整完善校园规划 引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十九大提出优先发展“加快一流学校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因此,长安大学按照“双一流”建设总体布局,以“双一流”建设为目标,以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为内涵式发展基础,提升以服务GJ与地方重大发展战略能力为根本。2018年3月6日,长安大学进行了一次校园规划论证会。学校以此为契机,提出了调整编制校园规划,委托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承担本次校园规划修订工作,JYB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负责组织论证。此次校园规划调整对学校发展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
        --------
        长安大学校长陈峰表示,面临新时代、新要求,学校多校区办学存在以下瓶颈:
        ◎ 校园格局和校区功能定位无法与世界一流学科发展需求相适应;
        ◎ 学科布局与学术资源分布规律不统一,学科发展空间不足;
        ◎ 行政主体、教学科研分布零散,本硕博办学分散,师生割裂;
        ◎ 新老校区资源分散,校园功能不全、功能不配套;
        ◎ 校园文化氛围不浓,缺乏学科特色与文化特点。
        --------------
        JYB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表示,长安大学校园总体规划对于推动长安大学内涵式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应破除思想和体制障碍,树立新的发展理念,努力建设绿色、智慧和面向未来的新校园。
        第一,引导全校师生开展一次解放思想大讨论,围绕十九大报告要求,统一思想,做好校园总体规划;
        其次,结合“双一流”建设要求,调整学科结构,集中力量发展优势学科,打造学科专业集群超级平台,支撑学校深度转型发展;
        第三,加快构建学校未来发展的支撑平台,重点打造集多功能为一体的信息化GJ重点实验平台;
        四是充分挖掘学科重组产生的交叉学科,进一步推动各种形式的对外合作、校企合作,为学校“走出去”创造条件和机遇。
        ------------------
        JYB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副主任邬国强提出:
        1、以“双一流”建设引领学校发展
        • 抓住“双一流”建设的契机,做好学科规划,对接GJ发展,合理定位,明确学科方向,利用“十三五”规划调整关键期,做好中长期规划。
        • 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创新,集中力量发展交通等优势学科打造学科集群,构建学校未来发展的支撑平台。
        • 加强学科条件建设,树立标杆式的学科综合平台,保证学科群的可持续发展。
        • 加强师资力量建设,要留住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用人才实力推进“双一流”建设。
        2、以校园规划和建设保障学校发展
        • 围绕学校事业发展规划,顶层设计校园规划,做好多校区的功能布局。优势学科,集中布局,集中本科、研究生教学融入学科,集中财力优先建设,解决多校区办学的问题。
        • 交叉学科要根据学校的现有校园进行总体布局,做好学校工艺学研究,合理整合资源,留有发展空间。
        •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展现古都风貌。新的物理空间建设要体现长安大学建筑风格,树立建设标杆。既要按照GJ的标准建设,又要合理安排。
        • 加强智慧校园和绿色校园建设。引进先进技术和理念,多规合一。加强办学条件的生命周期管理,引进成本核算体系。
        3、以服务GJ和地方战略促进学校发展
        • 全面融入新一代国家交通控制网和智慧公路试点。将基础设施数字化、路运一体化车路协同、北斗高精度定位综合应用、基于大数据的路网综合管理、“互联网+”路网综合服务、新一代GJ交通控制网6个方向作为重点。
        • 面向国际视野,服务“一带一路”“交通强国”等国家战略。
        • 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健全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结构调整机制,更加有效的推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为学校“走出去”创造条件和机遇。
        • 加强留学生培养、扩大学校的国际影响力,促进ZG教育现代化建设。
        -------------------
        受JYB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邀请,2018年3月2日,工程院院士何镜堂就校园规划提出书面评审意见;3月6日,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柴裴义、丁洁民,以及来自高校的学科和建设方面的专家对校园规划进行了论证,会议肯定了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所做的校园规划方案,并从优化办学功能布局、突出校园文化、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及绿色、智慧校园建设等方面对校园规划方案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形成如下论证结果:
        长安大学本次校园规划以“双一流”建设的契机,提出了五个战略定位,实现了校园规划的引领和约束作用,合理整合了资源,综合考虑学校多校区办学模式下本硕博办学分散、各校区教学科研空间零散等矛盾,优化校区功能定位和学科布局。规划较好地体现了长安大学的学科特色、文化特点与建筑风格,提升了校园文化底蕴,为学校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设智慧校园、绿色校园创造了条件。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所完成的校园规划方案较好地反映了长安大学的发展需求,实现了校园规划与学校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战略的有机统一,原则上同意该规划。
        -----------------
        一、规划目标与核心理念
        核心定位:以“双一流”建设为引领,明确“人文化、生态化、智慧化”的节约型校园发展方向,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升服务国家战略能力。
        学科导向:聚焦交通工程等优势学科,构建学科集群,形成支撑学校发展的核心平台;推动土木、地质等传统学科与新兴领域(如新能源、信息技术)交叉融合。
        二、校区功能优化与整合
        多校区统筹:
        渭水校区(北校区):定位为本科生主体校区,集中大一至大三本科生,新建教学楼与实验室以提升教学条件。
        校本部(南校区北院):承担部分高年级本科生及研究生教育,保留传统学科(如公路、汽车工程)的教学与科研资源。
        南校区东院(雁塔校区)、西院(小寨校区):聚焦研究生教育,依托原西安地质学院、西北建筑工程学院旧址资源,强化科研与行业对接能力。
        空间结构升级:提出“三轴、一心、七模块”规划(生活轴、礼仪轴、学术轴,图文信息中心,七大功能板块),优化人车分流交通组织,提升校园空间利用效率。
        三、重点建设任务与实施成果
        学科建设推进:
        2018年启动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双一流”建设,整合公路基础设施创新平台、渭水校区建筑实验中心等项目,强化国家级科研平台支撑能力。
        新增智能建造、智慧交通等交叉学科方向,推动节能环保、新材料等新兴学科发展。
        设施与资源配套:
        投资建设智慧校园系统,完善实验设备共享平台(如单价超10万元的大型仪器设备需经立项论证)。
        提升文化景观系统,结合历史风貌区规划(如雁塔校区毗邻大雁塔),协调古建保护与现代功能需求。
        四、后续影响与挑战
        建设成效:
        2022年成功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保持全国领先地位,工程学等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多校区功能分工缓解资源分散问题,渭水校区教学条件显著改善,研究生科研设施集中于南校区。
        现存挑战:
        传统优势学科面临行业转型压力(如基建增速放缓),需动态调整学科布局以适应市场需求。
        校区扩建受限于经费(2024年预算48.06亿元),部分规划目标(如智慧校园全覆盖)尚未完全落地。
        总结
        2018年校园规划论证会确立了长安大学“双一流”导向的顶层设计,通过学科集群化、校区功能整合、智慧化升级等举措,显著提升了学校的综合实力与行业影响力。其成果为后续跻身国内百强高校(2025年软科排名92位)奠定了基础,但仍需应对学科动态调整与资源投入不足的挑战。


        IP属地:湖南5楼2025-03-07 14:1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