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guanglin吧 关注:2,859贴子:24,944

般舟三昧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般舟三昧经》是佛陀亲口所说的一部经。
十多年前,我刚学佛的时候,在网上看到有人九十天不眠不休行般舟,非常羡慕啊,因为我从小就特别好睡,为了这没少被父亲骂。我很想去行一次般舟,以改掉我好睡的习性,于是在网上大量搜索般舟的信息。
在网上看到了很多行般舟的人的亲笔记录,九十天大概是个极限,一般最多的是一天一夜,或者七天七夜,也有行一个月三四十天的,基本已经属于凤毛麟角了。可是看了那些人的记录,让我心里升起畏惧感,因为行般舟的过程,第一是要忍受不得睡眠的痛苦,第二是要忍受长期经行带来的身体方面的疼痛,第三是到了后面因为不眠不休会出现各种幻觉,要忍受在大众前出丑的场面。再加上女儿需要我照顾,我不敢赌自己行般舟一定能不出状态。所以,最后还是放弃了。
行般舟,需要有有德行的人护持,当时我在网上搜索到几个不错的般舟道场,可是行般舟在佛陀八万四千法门里属于比较偏门冷门,而且对护持道场的人要求比较高,如今真正能一心办道一心为大众的人越来越少了,渐渐的,般舟不再为人们所熟悉,般舟道场也越来越少。
这次去学戒,意外遇到一个般舟道场的小师兄,可惜她师父的道场很小,是类似那种乡村小庙,这位小师兄说起她师父在艰难的环境下依然不放弃般舟法门,愿意为想要行般舟的人护法时泪流满面,让人忍不住为之情动。她说她师父最大的愿望是建设一个有规模的般舟道场,虽然这个愿望实现的机会很渺茫,但还是依然祝福她吧。
或许,许多年以后,我会去那里看看,一了当年想要行般舟的愿望。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11-29 05:05回复
    般舟三昧经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12-10 18:12
    回复
      佛说般舟三昧经
      后汉月支三藏支娄迦谶译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12-10 18:14
      回复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12-10 18:14
        回复
          问事品第一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12-10 18:15
          回复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只加邻竹园中。与大菩萨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诸天龙阿须轮诸夜叉迦楼罗甄陀罗摩睺勒等。无央数众。一切都在大会坐。是时颰陀和菩萨。从坐起整衣服。长跪叉手白佛。愿欲有所问。听者今当问。佛言善哉。恣汝所问。今当为汝说之。颰陀和问佛言。菩萨当行何等法得智慧。如巨海揽万流。云何行。博达众智所闻悉解而不疑。云何行。自识宿命所从来生。云何行。得长寿。云何行。常在大姓家生。父母兄弟宗亲知识无不爱敬。云何行。得端正颜好美艳。云何得高才与众绝异。智慧通达无所不包。云何行。功立相满自致成佛威神无量。成佛境界庄严国土。云何行。降魔怨。云何行。而得自在所愿不违。云何行。得入总持门。云何行。得神足遍至诸佛土。云何行。得勇猛如师子无所畏。一切魔不能动。云何行得佛圣性。诸经法悉受持。皆了知而不忘。云何行得自足离谀谄。不著三处。云何行。得无挂碍持萨云若教不失佛意。云何行。得人信。云何行。得八种声入万亿音。云何行。得具足相好。云何行。得彻听。云何行。得道眼睹未然。云何行。得十力正真慧。云何行。心一等念十方诸佛悉现在前。云何行。知四事之本无。云何行。便于此间见十方无数佛土。其中人民天龙鬼神及蠕动之类善恶归趣皆了知。所问如是。当云何行。愿佛说之释一切疑。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12-10 18:17
            回复
              佛告颰陀和。善哉。汝所问多所过度。不可复计。汝所以能作是问者。汝乃前世过去佛时。所作功德。供养诸佛。乐于经法。守禁戒行清净所致。常行乞食不就请。多成就诸菩萨合会。教语令弃众恶。视一切悉平等所致。常有大慈大悲所致。汝功德不可复计。佛告颰陀和。有三昧名十方诸佛悉在前立。能行是法。汝之所问悉可得也。颰陀和白佛。愿为说之。今佛说者。多所过度安隐十方。为诸菩萨现大明相。佛告颰陀和。有三昧名定意。菩萨常当守习持。不得复随余法。功德中最第一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12-10 18:18
              回复
                行品第二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12-11 06:59
                回复
                  佛告颰陀和。菩萨欲疾得是定者。常立大信。如法行之则可得也。勿有疑想如毛发许。是定意法。名为菩萨超众行。
                  立一念  信是法  随所闻
                  念其方  宜一念  断诸想
                  立定信  勿狐疑  精进行
                  勿懈怠  勿起想  有与无
                  勿念进  勿念退  勿念前
                  勿念后  勿念左  勿念右
                  勿念无  勿念有  勿念远
                  勿念近  勿念痛  勿念痒
                  勿念饥  勿念渴  勿念寒
                  勿念热  勿念苦  勿念乐
                  勿念生  勿念老  勿念病
                  勿念死  勿念身  勿念命
                  勿念寿  勿念贫  勿念富
                  勿念贵  勿念贱  勿念色
                  勿念欲  勿念小  勿念大
                  勿念长  勿念短  勿念好
                  勿念丑  勿念恶  勿念善
                  勿念嗔  勿念喜  勿念坐
                  勿念起  勿念行  勿念止
                  勿念经  勿念法  勿念是
                  勿念非  勿念舍  勿念取
                  勿念想  勿念识  勿念断
                  勿念著  勿念空  勿念实
                  勿念轻  勿念重  勿念难
                  勿念易  勿念深  勿念浅
                  勿念广  勿念狭  勿念父
                  勿念母  勿念妻  勿念子
                  勿念亲  勿念疏  勿念憎
                  勿念爱  勿念得  勿念失
                  勿念成  勿念败  勿念清
                  勿念浊  断诸念  一期念
                  意勿乱  常精进  勿懈怠
                  勿岁计  勿日倦  立一念
                  勿中忽  除睡眠  精其意
                  常独处  勿聚会  避恶人
                  近善友  亲明师  视如佛
                  执其志  常柔弱  观平等
                  于一切  避乡里  远亲族
                  弃爱欲  履清净  行无为
                  断诸欲  舍乱意  习定行
                  学文慧  必如禅  除三秽
                  去六入  绝淫色  离众受
                  勿贪财  多畜积  食知足
                  勿贪味  众生命  慎勿食
                  衣如法  勿绮饰  勿调戏
                  勿憍慢  勿自大  勿贡高
                  若说经  当如法  了身本
                  犹如幻  勿受阴  勿入界
                  阴如贼  四如蛇  为无常
                  为恍惚  无常主  了本无
                  因缘会  因缘散  悉了是
                  知本无  加慈哀  于一切
                  施贫穷  济不还  是为定
                  菩萨行  至要慧  起众智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12-11 07:03
                  回复
                    佛告颰陀和。持是行法便得三昧。现在诸佛悉在前立。其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如法行持戒完具。独一处止念西方阿弥陀佛今现在。随所闻当念。去此千亿万佛刹。其国名须摩提。一心念之。一日一夜若七日七夜。过七日已后见之。譬如人梦中所见。不知昼夜亦不知内外。不用在冥中。有所蔽碍故不见。颰陀和。菩萨当作是念。时诸佛国境界中。诸大山须弥山。其有幽冥之处。悉为开辟无所蔽碍。是菩萨不持天眼彻视。不持天耳彻听。不持神足到其佛刹。不于此间终生彼间。便于此坐见之。譬如人闻堕舍利国。有**字须门。复有人闻**阿凡和利。复有人闻优婆洹复作**。时其人未曾见此三女人。闻之淫意即动。是三人皆在罗阅只国同时念。各于梦中到其女边。与共栖宿。觉已各自念之。佛告颰陀和。我持是三女人以为喻。汝持是事为人说经。使解此慧。至不退转地无上正真道。若后得佛号曰善觉。佛言。菩萨于此间国土。念阿弥陀佛专念故得见之。即问。持何法得生此国。阿弥陀佛报言。欲来生者当念我名。莫有休息则得来生。佛言。专念故得往生。常念佛身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巨亿光明彻照。端正无比。在菩萨僧中说法不坏色。何以故。色痛痒思想生死识魂神地水火风。世间天上上至梵摩诃梵不坏色。用念佛故得是三昧。佛告颰陀和。是菩萨三昧谁证者。我弟子摩诃迦叶因坻达须真天子。及时知者。有行得者。是为证也。如是颰陀和。欲得见十方诸现在佛者。当一心念其方莫得异想。如是即可得见。譬如人远出到他郡国。念本乡里家室亲族。其人于梦中归到故乡里。见家室亲属。喜共言语。觉为知识说之如是。佛言。菩萨闻佛名字欲得见者。常念其方即得见之。譬如比丘观死人骨。著前观之。有青时有白时。有赤时有黑时。其色无有持来者。是意所想耳。菩萨如是持佛威神力。于三昧中立自在。欲见何方佛即得见。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12-11 07:07
                    回复
                      何以故。持佛力。三昧力。本功德力。用是三事故得见。譬如人年少端正著好衣服。欲自见其形。若以持镜。若麻油若净水水精。于中照自见之。云何宁有影从外入镜麻油水水精中不也。颰陀和言。不也天中天。以镜麻油水水精净故。自见其影耳。影不从中出。亦不从外入。佛言善哉。颰陀和。色清净故。所有者清净。欲见佛即见。见即问。问即报。闻经大欢喜作是念。佛从何所来。我为到何所。自念佛无所从来。我亦无所至。自念欲处色处无色处。是三处意所作耳。我所念即见。心作佛。心自见。心是佛心。佛心是我身。心见佛。心不自知心。心不自见心。心有想为痴心。无想是涅槃。是法无可乐者。设使念为空耳。无所有也。菩萨在三昧中立者。所见如是。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4-12-11 07:09
                      回复
                        佛尔时说偈言:
                        心者不自知,有心不见心
                        心起想则痴,无心是涅槃
                        是法无坚固,常立在于念
                        以解见空者,一切无想愿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12-11 07:09
                        回复
                          在这里,佛陀说的很清楚,极乐世界就是一场梦,阿弥陀佛就如你忆念一个女子,你白天忆念她,晚上就梦见跟她在一起,一千个人忆念这个女子,一千个人晚上做梦梦到一个女子,每个人的梦境来自于忆念的这个人的心念,极乐世界在每个人眼里看到都是不一样的,它没有一定的模式。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4-12-11 09:09
                          回复
                            既然极乐世界只是你的一个梦,极乐世界传法团队也来自你的梦想,你想有怎么样的团队,就有怎么样的团队。都是你自己心境决定的。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4-12-11 09:13
                            回复
                              但是,梦境永远是梦境,你总会醒来,娑婆世界才是你的现实世界。所以,不管你在梦境沉浸多久,最终还是要回到娑婆世界。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4-12-11 09: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