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古德告诉我们,「释迦」是能仁、仁爱,「牟尼」是寂默、清净,「佛」是觉悟、智慧。
名中包含三种真心功德,依文字,起观照,就是随顺三种性德。
说真心不容易体会,所以我们依第二月,从六精来说三德。
能仁,是真心慈悲之德。例如眼见万法,见精包容一切色法。不能包容的那个心,是妄心,真心无所不容,无时不容。有些色相是肉眼见不到的,也包容吗?也包容,没有见到色,你见到空,没有见到明,你见到暗,所以含容一切万法。如果讲到意根,那是圆通根,容相更加明显。此处意知根是第八识,不是六七,第八是真,六七是妄。
寂默,是真心禅定之德,不为万法所动、所坏,故名金刚三昧。例如修眼根见性,就叫「乐见照明金刚三昧」,修耳根闻性,就叫「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即是首楞严三昧。持名持咒,也是金刚三昧,持楞严咒,金刚藏菩萨来护佑,这是密方,破除一切苦恶,成就一切善乐。
觉悟,是真心离妄之德,照见万法皆空。六精如镜体,六尘如影像,本无自体。如果执著五欲六尘为真,就是引狼入室,认贼为子,必失家宝,也就是说,必定会造成损害,招来不好的果报。所以执著的心是妄心,不执著是真心。我们讲守于真心,这个守,还是带了妄心的成分,但是他趣于真。像耳根圆通到最后一步,生灭既灭,寂灭现前,这才证入真常,无功用道。在此之前,是守于真常,没有证入,也没有彻底离开生灭,如船在中流,人行桥上,还没有到彼岸,趣向彼岸。
古德告诉我们,「释迦」是能仁、仁爱,「牟尼」是寂默、清净,「佛」是觉悟、智慧。
名中包含三种真心功德,依文字,起观照,就是随顺三种性德。
说真心不容易体会,所以我们依第二月,从六精来说三德。
能仁,是真心慈悲之德。例如眼见万法,见精包容一切色法。不能包容的那个心,是妄心,真心无所不容,无时不容。有些色相是肉眼见不到的,也包容吗?也包容,没有见到色,你见到空,没有见到明,你见到暗,所以含容一切万法。如果讲到意根,那是圆通根,容相更加明显。此处意知根是第八识,不是六七,第八是真,六七是妄。
寂默,是真心禅定之德,不为万法所动、所坏,故名金刚三昧。例如修眼根见性,就叫「乐见照明金刚三昧」,修耳根闻性,就叫「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即是首楞严三昧。持名持咒,也是金刚三昧,持楞严咒,金刚藏菩萨来护佑,这是密方,破除一切苦恶,成就一切善乐。
觉悟,是真心离妄之德,照见万法皆空。六精如镜体,六尘如影像,本无自体。如果执著五欲六尘为真,就是引狼入室,认贼为子,必失家宝,也就是说,必定会造成损害,招来不好的果报。所以执著的心是妄心,不执著是真心。我们讲守于真心,这个守,还是带了妄心的成分,但是他趣于真。像耳根圆通到最后一步,生灭既灭,寂灭现前,这才证入真常,无功用道。在此之前,是守于真常,没有证入,也没有彻底离开生灭,如船在中流,人行桥上,还没有到彼岸,趣向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