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中的四大家族包括沙逊家族、嘉道理家族、哈同家族和埃兹拉家族。这些家族主要依靠鸦片贸易在中国积累了巨额财富,并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家族背景和鸦片贸易
沙逊家族:沙逊家族起源于中世纪西班牙,后来迁居中东巴格达,被称为“东方的罗斯柴尔德家族”。他们在鸦片战争后成立了沙勋洋行,大量输入英国在印度的鸦片到中国市场,占据了当时对华鸦片贸易的20%份额,从而积累了巨额财富1。
嘉道理家族:嘉道理家族世居伊拉克巴格达,1880年迁居印度孟买,随后跟随“东印度公司”来到上海,主要从事陶瓷、茶叶和鸦片贸易。抗战时期,他们还帮助安置了近3万从欧洲逃难的犹太人1。
哈同家族:哈同家族原居巴格达,后来迁居印度孟买,并在沙逊洋行工作。1901年,哈同独立创办哈同洋行,主要从事房地产和鸦片贸易,逐渐成为远东最大的个人地产商1。
埃兹拉家族:埃兹拉家族于1843年来到上海,从事鸦片贸易并创立了新康洋行。第二代接手后,将业务扩展到房地产和抵押贷款1
家族背景和鸦片贸易
沙逊家族:沙逊家族起源于中世纪西班牙,后来迁居中东巴格达,被称为“东方的罗斯柴尔德家族”。他们在鸦片战争后成立了沙勋洋行,大量输入英国在印度的鸦片到中国市场,占据了当时对华鸦片贸易的20%份额,从而积累了巨额财富1。
嘉道理家族:嘉道理家族世居伊拉克巴格达,1880年迁居印度孟买,随后跟随“东印度公司”来到上海,主要从事陶瓷、茶叶和鸦片贸易。抗战时期,他们还帮助安置了近3万从欧洲逃难的犹太人1。
哈同家族:哈同家族原居巴格达,后来迁居印度孟买,并在沙逊洋行工作。1901年,哈同独立创办哈同洋行,主要从事房地产和鸦片贸易,逐渐成为远东最大的个人地产商1。
埃兹拉家族:埃兹拉家族于1843年来到上海,从事鸦片贸易并创立了新康洋行。第二代接手后,将业务扩展到房地产和抵押贷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