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维埃联盟吧 关注:13,099贴子:70,487
  • 3回复贴,共1

不明白,来个哥们讲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托派怎么了?为什么不被接受?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12-01 13:03回复
    托派(托洛茨基主义者)在中国或其他许多国家难以被接受,原因复杂,涉及历史、意识形态和政治等多方面的因素:
    1. 历史原因
    •与苏联的对立
    托派源于托洛茨基与斯大林在苏联党内的权力斗争。托洛茨基主张“不断革命”,强调世界范围内的革命,而斯大林提出“社会主义在一国”可以先于全球革命取得成功。最终,托洛茨基被逐出苏联,共产国际也将托派定性为“叛徒”,这使得托派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被孤立。
    •中国共产党的态度
    在中国革命过程中,托派与毛泽东领导的中共路线不合。托派对农民革命的核心作用持批评态度,认为中共过于偏离马克思主义的正统(即以工业无产阶级为中心),并因此失去群众基础。中共将托派视为破坏者甚至反革命。
    2. 意识形态冲突
    •“不断革命论”与实际环境的矛盾
    托洛茨基的“不断革命”主张同时推翻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并迅速向全球输出革命。这一理论在中国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显得不切实际。中共更倾向于从实践出发,以“新民主主义革命”为过渡阶段。
    •与主流马克思主义的分歧
    托派拒绝“社会主义在一国”的观点,而中共等马克思主义政党实践中依赖国家力量巩固政权。因此,托派理论在社会主义国家被视为威胁,甚至“异端”。
    3. 政治现实
    •被视为分裂主义者
    在苏联及其盟国时期,托派被宣传为“破坏共产主义统一”的代表。中国在建国后延续了这种对托派的定性,将其归类为“不符合国家利益”的敌对势力。
    •托派的弱势地位
    托派在组织和行动上始终处于弱势,无法形成对抗主流共产党的实际力量。因此,他们的理论未能在政治舞台上有足够影响力。
    4. 社会影响
    •未能贴合中国革命实践
    托派在中国革命早期曾试图影响工人运动,但始终未能在农民占主体的中国找到广泛支持。相比之下,中共的农村包围城市路线更能实际推动革命。
    •对现存秩序的挑战性
    托派的思想常被视为具有颠覆性,难以被现存的社会主义国家接受。在中国现代社会,强调稳定与统一的政治环境也难容托派的思想传播。
    总结
    托派因其与主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冲突、历史上的对立以及对现存秩序的挑战性,在中国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很难被接受。这一状况既是历史的产物,也是意识形态和政治现实的反映。


    IP属地:日本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4-12-01 18:11
    回复
      2025-08-05 08:47:4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斯大林:起义的几乎所有工作都是由托洛茨基同志完成的,尤其是组建革命军事委员会,把政府的卫戍部队拉到苏维埃阵营中来,党认为首先应归功于托洛茨基同志。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1-26 23:24
      回复
        “喜欢为人效劳的托洛茨基比敌人还危险!除了‘私下说的话’(就是拨弄是非,托洛茨基向来是靠这个过日子的)以外……托洛茨基把‘波兰的MARX主义者’描写成没有气节、没有良心、连自己的信念和自己的挡纲都不尊重的人。
        托洛茨基为什么对他的杂志的读者隐瞒这些事实呢?只是因为他想借此投机,挑起波兰反对取消派的人同俄国反对取消派的人发生意见分歧,并且他想在挡纲问题上欺骗俄国工人。”-列宁 《论民族自决权》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7-04 17:0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