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男权吧 关注:24,921贴子:362,754

国内的女权会像日韩女权把全体国女引入万劫不复的状态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转自知乎牛博文 国内的女权会像日韩女权把全体国女引入万劫不复的状态吗?
先说结论,会的且是一定会,在未来的两到三年内,国内女性走过日韩全体女性相似路径,并快速到达相似的困难处境。
但日韩女性的现状并不是算是自然演化终点,还有向下浮动的空间,但是由于人口基数的问题这个过程会很慢且相对停滞。
而我国特色就是人口基数大,消息传播和观念转变快,国内全体女性会很快达到相似水平,并向下再“出溜”一下。
如果把日韩女性现在的困境比作身在地狱三、四层的样子,那么再“出溜”一下,是到五、六来是直接来到十八层,那并不是笔者可以预料到。
先拿小日子的女性举个例子来表达它们女性困境的程度。
一些纸面数据有高有低,且女性生活质量有也有高有低,那么就找一个普遍性、大众性且由样本内共同投票产生的结果吧。
日本女性是最想嫁的动漫人物今年又出炉了,不出意料,又是野原广志,蜡笔小新的父亲,这已经是这个二次元人物,第七还是第八年蝉联这个宝座了。这个几乎没饭圈,没有狂热粉丝刷票的普通人物,又是一人一票,稳稳拿下第一。
可是野原广志是真的只是一个日常向动漫里的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已婚大叔而已。笔者本人看过几百集《蜡笔小新》,且也十分喜爱野原广志这个温柔父亲角色,可是他真实在是太普通了。
为了方便我国网友观看,我们把人物设定东京转到北京,将条件等比转化,再将妻、儿设定去掉,让他年轻几岁,看看这日本女性趋之若鹜最想嫁男性的基本婚恋条件。
野原广志,刚30岁出头,小镇作题家,在北京一家中型企业工作,任一个销售小组的主任(股长),管理一个五、六个人的销售组。月薪在北京10K RMB出头,综合年薪资15万上下浮动。身高180,样貌普通,大众脸,为人比较老实,性格温柔。在北京五环比较偏的位置(或者六环比较好的位置)有大概90平米的小三居,有30年以上的房屋贷款,有一辆车15万左右的代步车,有车贷若干。父母是小县城的普通退休老人,有退休金能自理但对于新家庭提供的经济帮助有限。
以国内眼光去看,野原广志在择偶市场的条件实在是非常普通,实在只算是“老实男”阶级,是许多大龄剩女退而求其次,再退而求其次,也不甘心全心全意的面对的相亲对象,如果老实男没有主动的“态度”,可能女性的备胎库都进不去。
而在小本子这个动漫人物就是女性最嫁人物的冠军。日本的动漫人物库浩如烟海,有类似神王,仙帝设定的随手一挥主宇宙湮灭重生,漫天神魔的设定多如繁星。如果要选择现实向的动漫人物,帅气的霸道总裁,好看、温柔且专一的超级富二代,多金、人帅各种行业明星或领军人物,多到可以绕地球100圈。
可是就是这个普通且老实的野原广志又拿到了第一,小日子的女性择偶观真是卑微到可笑。
就像如果有一天,遇到阿拉灯,不许那种“点石成金”或“长生不死”的愿望就算了,怎么也要中上一注双色球头奖吧。可是卑微的人只想许愿把自己信用卡卡债还清而已。
从国内女性视角去审查,总有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慨。
可小日子女性视角去审视,身在地狱,那么在人间就是梦里才敢想象的天堂。
小日子还有多少男性想要结婚。结婚只好色不轨的已经少数派了,还能对妻子温柔的丈夫家暴已经真正意义上的百里挑一,还有基本能满足日常生活薪水,那么野原广志真是梦想的中的丈夫了。
可从笔者的认知看来看,未来的两三年内,国内女性同样会面对没有基础的工作岗位,大量老实男放弃婚姻进而让婚姻市场坍缩,然后恋爱和结婚变成精明且对等利益交换。权责对等甚至连卖身给资本或者婚姻都要被挑挑拣拣时代马上就来临。


弄清资质再应聘,加强防范不交钱。
IP属地:山东1楼2024-12-06 12:14回复
    按日韩女性发展路径,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国内的女性一定会面对这以下这些过程。
    部分男性开始变为食草男,基础的工作岗位减少
    在所有的构筑底端,经济独立是最主要的,最基本的。、
    目前国内所有女性所共同面对的问题就是女性从业基础岗位和职位将大量减少。
    首先我们要思考女性在吸纳了大量女性就业的岗位上的具有共性的最大优势是什么?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去看以下问题社会现象。
    在几乎所有女性集中扎堆的行业或岗位中,男性从业者似乎更受欢迎。
    比如,护士这个行业几乎都是女性从业者,当面对医疗招聘时,女性哪怕是985级本科专业毕业,外加三甲医院丰富从业经历,也只会被优中选优,面试上机会并不是很高。而男性护士哪怕是大专毕业,甚至中专毕业,在超出原有招聘人数限制情况下,也想办法留下。这不是个例而是普遍的护士招聘规律。
    教师行业,在教资考试里,一般女性表现的不好,那么被挂第二年再来是很常见的。而男性特别是教主科的男性师范学生,哪怕演讲的磕磕绊绊,评审咬着后槽牙,也要尽可能让他过。因为学校对男性老师需求真的已经到了摸摸脑袋就让进的地步。
    还有公务员,大领导分配男性科员到小领导的手下,已经成为了一种特殊的巨大恩惠。
    就连有公司招聘行政,文员,老板看见愿意稳定工作男性,也会小副提高基础工资,或等量福利要把男性留下。
    ……
    不仅仅是一个行业或一个岗位,好像所有女性大量就业的岗位,包括老师,护士,公务员,文员、客服或者财务,甚至保洁,服务员(保姆除外)都格外的“爱男”。
    但是领导和行业都想要男的情况下,男性为什么不来呢?最直接的问题就是收入,一个男面对不仅仅是能让自己饱腹问题还要扛起结婚生子、养家糊口的责任。
    这种类岗位的产出是非常有限,这也就限制职业发展的天花板和收入。
    我们拿最普遍的行政、文员举例说明一下。
    一个二、三城市的文员可能月是3K,而北京、上海怎么也要5K起步。这是因为两者所面对的问题不同所产出的劳动成果有多有寡所造成的吗?显然不是,两者工作内容几乎相同,工作可在几天完成交接并无缝转换。而有两倍工资差异的原因是,在北京、上海吃饭加租房的基础开销是5K起,这是一个需要一个人的岗位,现再低就找不来人工作了。而这个岗位老板雇佣成本已经起过了这个岗位所能创造的价值了。已经是劳动者在薅老板的羊毛了,谁也不舍得加钱。
    这也是找不来男人原因。是大多数男人更喜欢风吹雨打在大街送外卖,也不喜欢在办公室里吹空调过上一天班摸半天的工作吗?并不是,社会对男人的要求,从来不是“自己吃饱,全家不饿”,是供养家庭。钱是最选择工作的最重要的因素几乎没有之一。
    但如果男性放弃责任和义务,只选择养活自己时,选择进入这类行业,女性最大优势低成本,也是就是广泛便宜,就荡然无存了。这种男人在日本的萧条时期有准确外号“食草男”。
    “食草男”对于几乎所有女性从业岗位和行业都有优势,对于大部分就业集中行业更有降为打击的能力。
    还是拿行政文员类比一下,一个大专女和一个清北女,在这个岗位上,分不出优劣的,因为职位的天花板太低,清北女可能轻松就能达到99分,大专女可能要努力认真才能有97、98分的成绩,可在老板来看工资都一样,成绩都在95分以,钱没白花也没有多花所以一样的。
    而食草男在种职位优势就太明显,没多余家庭事务分担精力,没有产假,婚假,或者月例这种耽误工作休息时间,情绪稳定,体力好,在偶尔需要牛马的时候,还能客串一下。同样价格下老板会选择,市场早就已经给出了确定的答案。
    食草男已经被日本女性深恶痛绝的原因,还不仅仅是有大量的底层工作岗位被抢走和替代。食草男的另一项典型的特点也堵塞了财富流向女性的通路。
    还是拿文员举例子,有人认为在底层当一个文职能能安安生生的过到55岁退休吗?除了类似公务员这种特殊且稀少的职位,目前已经没有任何女有这种幻想了吧!实际上社会上过了30岁都已经是一步一坎的情景了。
    那么让选择女性在这种没前途更没“钱途”的工作原因是什么呢?
    因为每一个长期选择这个薪资的岗位的人都有所谓保底。
    而年轻女性最具有共性保底是“大不了找一个有钱人\公务员\老实人嫁了”。这种保底是以前是非常合理,就像一个高中生说,能找个大专上就行一样,只不作死不摆烂,或者说不作大死,不摆烂超过二年,考上985、211是梦想、是奇迹,但总是考上大专保底还没问题的。
    食草男在放弃供养责任后,选择这中社会上这种不卷、不累但金钱很低的原因,也是有保底的。但是和女性那种“找个人嫁了”那预期型保底不同,食草男的保底是确定且几乎来自原生家庭。
    当然富二代或者至少家里有好几套房子出租的家庭后代是不会干这种每8小时上班打卡,一个3K月薪的工作。在家收租不好打游戏不好吗,非要给人打工,还没前途。
    同样的原生家庭贫困的男性也不会选择这种工作,他们没有保底,他要选择搏一搏,哪怕搬砖,长年累月后也会有经济累积,也算给“耀祖”一点机会。
    如果按照笔者用一个种常态来描述食草男保底水平,我想大概是家是本地,家有一套老破小,二代人共住,上代人没吃时代红利但吸一点红利的尾气,家里老人至少一个有基础的退休金,所以家里的食草男没有额外的供养需求。虽不是一个吃饱全家人不饿,但也是全家其它人都不饿,所以自己吃饱就行,实在是饿的不行,回家蹭几顿饭也不是不行那种。
    但这种食草男出现直接割断男女之间,转移支付的通路。因为没有多余的资源可以转移,甚至连多余的欲望都不会在男女之间出现。
    这不仅仅是心态问题,不是社会灌点鸡汤就会转变的。比如上面那个的我用来举例的食草男,他家里只一套老破小,一家三口住,还是能够和谐的,要是娶一个女人,两姓四人挤在一个房子里,鸡飞狗跳是一定的。这是物理层面的限制。
    而等食草男从父母手中继承这套房子时,他大概已经40岁左右了,这时候让这个草食了20年的男人,突然是开始想娶妻生子,那得是多少有“劲”鸡汤啊?
    其实食草男在我国就是“老实男”的躺平版。而食草男全身心投入努力、内卷高度也大概普通老实男的水平,因为如果稍微用力就能吃到生猛海鲜,谁又愿意只吃草料呢?
    而一旦“老实男”大量转变无转移支付可能的食草男,那么大多处于同样阶层普通女性的保底逻辑就不存在了。没有老实男一对一的恋爱结婚,从事低端工作、连固定存款都没有,女性又怎敢安安心心一月赚最低生活标准呢?
    就像如果现在高考本科加专科录取率只高考人数的70%,那么即使抱着上专科就行想法,也要用实力证明你的成绩起码不是最后的30%。


    IP属地:山东2楼2024-12-06 12:15
    收起回复
      总结一下女性未来。
      1.女权的大量出现,已经会迫使一部男性放弃供养者的责任,从而选择加入能“躺平”岗位的竞争当中,变成食草男。这使得低端工作开始变得稀缺。最终对于女性来说最基本岗位,也会出现更多“雄竞”因素,竞争失败则这种常见收入渠道将关闭。
      2.由于批量老实男堕落成食草男退出供养责任,婚姻市场男女比例会失衡,大量“雌竞”行为会从高端的婚恋市场下沉到低端婚恋的市场,而“雌竞”失败结果一定是部分女性将明确无法在市场获得男性提供的转移支付。
      其实这一切都经济的问题。而女性最大经济问题,就是所有收益和发展都建立在预期之上。我可以举一个看起无关但内核非常相似例子。情人节鲜花基本都是男性刷卡买单,送给并取悦女性,但这种鲜花产业确是不折不扣被纳入她经济之中。想让“鲜花”经济繁荣,给女性多灌鸡汤就可以。但如果有一天男性不付账了,无论在女性那里铺陈多少,这种经济几乎不会存在了。
      当然无性别组的竞争对女性是公平且开放,
      跑外卖最多三年也能赚到108万
      当销售业绩好也能让老板给你端茶倒水
      甚至国家还鼓励女性自己当老板,可以剥削员工剩余价值
      但这些职位都是同产同酬、自负盈亏的。
      男人开始消费了,就等于觉醒了
      这几年女性觉醒突然横空出世,并在各大热搜头条上掀起一波又一的讨论。一夜之间,全国女性都好像以“觉醒”为荣。可到底是女性突然明白一个什么的道理,才会用到“觉醒”这种强力的级别的词汇?
      笔者综合多种女性“觉醒”词条下的信息,我发现女性只是明白了一个小学生都明白数学式子罢了。
      二项求合再除以“三”,平均数会变小。
      当一男一女组成一个家庭后,两者资源会合并相加,当生了孩子家庭资源会按人头再分配,而由于孩子在成年之前几乎自己并不能产生资源,所以被平均除以“三”后,人均资源分会下降很多。
      举一个最简单模型,结婚前男有100分资源分,女有100分资源分,成家生孩子之后,孩子未成年之前,此家人均可用资源分将66.6分,下降三分之一。
      当然上面的例子是笔者已经很客气了,毕竟中国的孩子大部可不止只要养到成年,孩子还有吞金兽属性,吞掉资源肯定是更多,对于父母来讲人均资源分会下降的更多。
      自古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所以女性想要上嫁是天性。女性被一个开法拉利的富二代短择过个一个月,那么在那一段时间内,两人组成的团体的人均资源可能是几千或者万,比单身持有几百分时候强很多倍。而哪怕只享受这种奢侈资源一个月,在今后的两年里,选择结婚对象时,没开玛莎拉蒂连看不会看。
      或者说,现在女性单身时,用的化妆品是“这个泉”、“那个雅”的,结婚生娃之后,降级成大宝,谁都不会乐意接受。
      可正在觉醒的女性们,有没有想到过,男性就没有这个降级的过程吗?
      男性从“这个泉”,“那个雅”降级成大宝就不会感觉痛苦和难以接受吗?
      可能不会,因为大部分男性平日赚着200分的资源,过着的却是100分资源的生活。所以即使被求和,除以“三”后,体感上资源分没下降太多,自然不会抱怨。但时代变了,女性开始“觉醒”,男性开始为自己消费了,男性必然也会“觉醒”。
      还是举例子吧。一个工资是5K老实男,正常的月均开销是3K,那么多余2000RMB,会被储蓄起来,或者来还房贷、车贷。在传统教育下男性是抗起责任和家庭的,增加储蓄是男性从毕业就要始开的责任。这种以每月几千的储蓄增加,会男性带来一些安定感,但除非这个人有欧也妮葛朗台的基因,这点安定感是不能产生直接且充足的快感的。当男性选择了婚姻,这多余2000RMB的资源,又自动会被归纳为家庭支出,用来满足老婆孩子的日常开销。
      换而言之,这个男性虽然每个月都有2000RMB的资源剩余,却从来没享受过它们带来福利。这个部分男性是希望结婚的,因为婚后“老婆孩子热炕头”能带来的安定感,比储蓄增加这点安全感可是要强一个档次。
      但如今时代不同了,女性已经“觉醒”,男性也要开始消费。
      比如,这就是一个普通爱好的男性,只喜欢吃喝玩乐,月均2000块的剩余,用来撸串喝啤啤,可以保证每周二次撸够串、喝满足,每次剩下钱的零钱在月底加起来,还能在STEAM买一个3A大作,玩上一、两个月。
      不用多,这种生活待续一年,那么再想让他恋爱,让他多余的钱用来作恋爱花费,那么就一定要用“甜甜”的恋爱才能等值交换。
      而如果让他结婚,要把这部钱用在老婆孩子身上,让每三、四天一次撸串喝啤啤变成一个月都难以保证体验上一次,那么这男性很可能会回答“XXXXX,这个婚爱谁结,别耽误我享受生活”。
      透过现象看本质。
      在之前的社会中,男生多余的财产会被视为“老婆本”,基本属于结婚恋爱的专用专款,其它用钱方式都是外道。这也就男性买其它产品时都需要严谨的逻辑和详细参数,买张显卡连散热管数量和散热率这种细枝末节都作出对比图。但恋爱上花钱,给女性买花,去吃华而不实饭店却好像失了智一样欲予欲求。
      这和我国家庭给孩子花钱的方式很类似,给孩子点零用钱、点个外卖总是抠抠搜搜的,但付补课钱或买辅导资料时,无论多贵总是异常果断的下单。
      男性婚前将多余收入打包成一个大额转移支付包,通过恋爱和婚姻定向女性流动。因为市场固定、使用途径固定,所以这笔钱不留在“春兰”、“夏竹”、“秋菊”手里,也会最终落到“冬梅”手里。
      又因为我国是一夫一妻制,又是男微多于女性,所以获得张总,王局,马少这些传说或史诗级大额转移支付包,是需要在同性里进行大量“雌竞”的。可就算失败也有小李,老吴,钱工这种普通支付包保底。
      所以国内女性对于婚姻要定价从来都是奢侈品的逻辑,其在互联网上的体现就是:中国80%的女性颜值都前5%。一个出厂价在三、四百的包包,贴一个“驴”或“马”的logo,就大大方方的要价一万、两万。当有买家询问功能性和为什么定价如此之高时,一指奢侈品LOGO,也不解释,就宣称值这么多。
      对于婚姻、恋爱的促销方式和奢侈品同出一辙。平日上架价两万,打店庆活动卖价8888好像买家占了大便宜似的。或者采取买赠的方式,买一个两万包,再给你一些印有logo的、标价1K钥匙扣,2K手绢,3K钱包,4K腰带,好像买了就占了大便宜。可这种1000块钥匙扣如果没有LOGO放在普通超市货架上高于15块连正眼看的人都不存在。
      可是时代不同了,女权来了,女性觉醒了,男性开始消费,男性就必然觉醒。
      当男性开始转变观念,把之前辛苦攒的储蓄从“老婆本”定义成一笔“让自己快乐、高兴或者长期来看能带来更大收益” 的资金。所有对这笔工作结余感兴趣的“东西”,都需要拿出自己的投标方案。
      当男性问现在的女性要投标方案时,女性说:“我看你是长丑玩的花,就每月剩2000块就想老婆孩子热炕头,你看看这点钱够每月奶粉和尿不湿的钱。还想要孩子亲还想要媳妇爱?我看你还是买个镜子再床被子,边照镜子边蒙头哭比较好”。
      而“撸串喝啤啤游戏”组合则会主动找上男人,并用事实证明,“喝啤啤的时候男人会很爽,吃烧烤时男人也会很爽,玩游戏时候只要不是手残也会很爽。你先花1000块先试一个月,不爽你再找其它呗!”
      从男性视角出发,应该选择哪个中标,实在是非常清晰的。
      当然对两个方案者不满意也无妨,后面还爬山、钓鱼、运动、洗脚、台球、硬件、看小说看电影等各种方案在后面急吼吼的排队,男性自己花钱消费还不能挑到喜欢的吗?
      而且国内女性就算后来又按小本子的趋势变回“贤良淑德”也没有用了。小日子宅男明明白白得用行动告诉本子女性,我已经找到终身目标了,回不去了。
      原因很简单,还是举一个例子,国内西式蛋糕、西点层次分明,甜而不腻,口感极佳。而美国的西式蛋糕、西点,主打就放糖不要钱,甜到发齁。如果在国内互联网投票,中式西点应该3:1或4:1的比分大胜,可就是有一本部人,从基因里就喜欢甜到发齁的点心,他们尝美式的蛋糕时候就回不去了。
      回到国内男性这边,当一部男性在消费过程中找到了挚爱,习惯了钓鱼,看小说,旅行一类生活方式,那么再漂亮的老婆,再亲的孩子,再热炕头都不足以让他们回头了。
      还有钱和资源是有限的,还需要长时间的累积。男性已经习惯消费后,假如30岁结婚,那30岁以后剩余的资源才可能用于家庭。谁也没时间回溯能力把之前已经被消费了的“老婆本”,从商家那里再抢回来。
      这就会直接导致目前婚恋市场中,国内女性对婚恋的奢侈品定价崩盘逻辑,从而回归到耐消品定价模式。一个出厂价三、四百的包,上架价格只敢标到1000到2000块,还要突出自己在竞争优势,并一点一点解释给有意愿出钱购买的人听。
      总而言之,之后如果女性对男性劳动剩余价值感兴趣,想通过婚恋的方式进行转移,那必须以男性视角为基点,经过多样同类或同效市场对比,拿一份美好的承诺预期,并提供相关证据。
      总结上面食草男和男性消费的内容,其实本质只围绕着两件事,“钱”与“竞争”。对于女性而言,钱尤其是最简单能拿到钱,竞争会变得越来越激烈。躺平时代将一去不复返了,这是笔者所认为的,女权将会把国内全体女性会带到境地。
      这不是笔者预言,甚至不是推论。只是把日韩已经发生的事情,按照国情简单改易一下吧。虽然这件事情并没有发生,但是必然发生的。就像外面正下大着雨,人要像日常一样要挤公交按时去上班,就算可以打雨伞,淋雨也是一定的,想全身不湿更是不可的。


      IP属地:山东3楼2024-12-06 12:17
      收起回复
        收入下降,挣钱的渠道减少,以及各类竞争的加剧是笔者认为日韩女性已经身在地狱的原因。而糟糕现状并不是演化的终点,因为日韩人口基数不够,形成的踩踏效应不规模。而笔者认为未来两、三年内,国内的女性会跌入更深一层的地狱是因为我国有自己特色,这是由人口数量和这个大数据时代性质共同决定的。笔者将之总结为“三高”。
        第一高:落差高
        落差高不仅是一方面或两方面那么简单,它是多维度的,很难一概而论但是却是显而易见的。
        就用已经一周年的李某琦“79三根眉笔”事件说起吧!79三根眉笔贵吗?贵!在某多上10块钱就能买三根,包邮好评还返一块。而且没准这两种眉笔还是同一家代工厂生产,同材料同规格的。旁观者可以实事求是的说明79三根的眉笔很贵,但是唯独女性买家不行。女性可以说它不好用或者设计审美不行,或者按上点莫须有的辱女的理由,但唯独不能实话实说它贵!
        因为如果79三根眉笔是贵的,那么一瓶精华出厂价是15块,贴上个logo卖上300块的商家看了会怎么想!让生产成本是10块,卖200块的口红大牌怎么想!让普通人都能一眼看生产成本不高,但一个包包卖上一、两万的奢侈品商怎么想!
        商家对女性不遗余力是维护是在高益价的基础上的,一瓶精华能挣200块,那么拿出几十块让顾客开心是正常的。但是一旦习惯高利润的商人发现顾客觉醒了开始正视成本、看投入产出比,他是不会继续挣辛苦钱,而马上拿上已经挣到超额利润跑路。
        就像一个女性进了一家奢侈品店,看上了一款包,还是平日上架价一、两万的经典款,现在店庆又叠加什么优惠已经是史低价,当柜姐向女性推荐,却以价格太贵拒绝时,那么柜姐就不会给任何主动服务了,这时女性已经不再是这家店目标客户了,这么“便宜”包都嫌贵,那么还能推荐什么!店里1000块一个的钥匙扣吗?
        从女性视角去看好像一夜之间以前热情洋溢世界都变成态度冷漠的死马脸,落差能不大吗?
        如果以前高消费到消费降级是当代女性自己的锅,那么工作上的被拒绝,就算是长辈余荫庇护的结束。以前企业还是考虑招女性,这几年企业男女平等是挂在嘴边的,但我在观察校招时,男、女简历分开放,最后男的拿走细看,女的全体随机出现哪个垃圾桶是太常见了。
        其实务实的中国人最重视本质的,光环退尽之后同产同酬就是本质。只不过女性视角来看理想和现实落差很大罢了。
        第二高:数据太虚高
        大数据是时代是中国女性相比日韩女性赶上的特有时代。数据前期给女性带来多少红利,后期就是加倍从女性手里拿出。数据女工横扫互联网的时代已经三、四年前的往事,现在每一个行业就在算“芭比指数”。
        “芭比指数”原来是由于一个卢诗翰的大V提出的网络声量与电影《芭比》实际票房之间对应比例关系,以及同时期其它电影的发声量与电影票房之间的对应比例关系。他发现女性更爱发声,大概是24倍。这就说明女性24倍的网络声浪才能换来一个真实观影票房。
        当然每个行业不一样,网络数据量和实际成交比并不统一。但是有一个东西却是商家要统一追求的,就是实际成交量。所以现在每一商家都以AI和大数据为基础对发声人群和对应成交量对比。残酷事情就来了,所数据并不是时时数据更新的,而大数据库的锚点或者样本就定位三、四年前。
        而三、四前年就是那灌水横行的时代,我看见不少人,一个人开十几个小号,给明星做数据。一号能互动几次或者十几次到被系统警告拉黑,一个人凭借做数据和小号,硬生生给人一种千军成马的感觉。可惜的是无论数据怎么好看,最终成交量一个人始终是一个的。
        所以现在商家看数据都要除以十甚至二十,一个10万级的转发,以前能让商家激动一夜睡不着觉。现在扣除水数据的系数发现,最终将成交寥寥无几,最终连宣发成本都收不回来。
        所以数据,尤其女性水过数据,对商家已经脱敏。更可怕的是随着数据作用下,原本有十个小号人开始放弃其它多余的号只留三个小号,这就让已经很难处境雪上加霜。
        黑马楼的成功就一个例子,当网络舆论数据铺天盖地压迫它倒下,而它没有倒下时,那数据里有多少水,就一定会被人估计出来。前几年女性通过发声,收了鹅城未来30年的税,现在已经要加倍返回来了。
        第三高:判例多
        传统和道德是十分重要社会基石,有时候利益受损也要防止礼乐崩坏,因为礼乐崩坏的结果往往是更大利益损失。所以在“彭宇案”之前,即使所付出也许远比不上回报,也人会上去扶老人,在互联网上更不会有人把自己的自私或苟且大肆宣扬。但“彭宇案”来了,道德的枷锁被取下,人们开始真正地以自己的利益为出发标准,来决定做或不做一件事。
        这几年女性在互联网给出一个精彩绝伦的案例,一一对应解开了传统和道德枷锁,让人可只从自身利益出发去判断一件事是非对错。
        传承香火,娶妻生子是中国传统,是不能反驳的大义。有多少单身很快乐的人,被逼着去相亲生娃。想不去相亲结婚,总不能用“就想人一个过”这种不正当理由搪塞吧!
        可现在“山西大同订婚强奸案”、“结婚十六年四娃非亲生案”、还有“胖猫谭竹正常恋爱跳江事件”甚至随处可见的结婚不到半年离婚损失一半彩礼的事件已经给了年轻人足够多借口,来推脱所有催婚。
        招聘时主管说只要明说不要女性,一顶歧视女性大帽子一定会扣下。可有如果有一个刚入职就怀孕,过完哺乳期就离职女性的例子,再不不招效益不理想的人群就理所当然了。而这种例子在职场分布密度实在太高,自己的团队没有,同公司的其它团队没有,同写字楼的兄弟公司那可是要几例有几例的,把这些例子拿出来全体开会讨论一下,不招女性就不是经理的锅了,是实事如此,全体人员就事论事共同讨论出的结果。
        前人砍树后人暴晒,国内女性这几年留下案例,可以在未来几十年当作全方位,多角度的借口了。
        这些国内特有因素加上大量人口基数的集中冲击,会让国内比日韩跌入更深一些的地狱是肯定的,但是会跌到哪里,或者会不会直接击穿到地狱十八层,笔者认知不够不能肯定。
        最近国内女权盛行,但不知道女性有没有读过真正公认的女权领袖波伏娃的著作。她有一个核心观点,就是生活对女性处处充满诱惑,就使得女性选择一种“简单模式”,这种模式虽然可以躺平保证下限,却限制了上限,让女性达不到梦想高度。
        可是对于现在的日韩女性和未来二、两三年后的国内女性来说,大可以不必如此担忧。因为“简单模式”已经对全体基层男女关闭,生存与竞争或者说钱与竞争将时时刻刻督促着不分性别牛马们滚滚向前,跟不上时代人将风化成骨,化作竞争路上警示。
        女性你们好!欢迎来你们“普通模式”和“困难模式”,欢迎来到男性从出生就要面对的真实世界。


        IP属地:山东4楼2024-12-06 12:20
        收起回复
          关于外娶,代yun和性别检测一直是国内道德忌讳不愿意被提起。笔者也是一个比较保守的人,对于这些东西是持有偏反对态度的,可是事态发展并能随着笔者心意转动,这些东西合法化或者默认合法化将是必然。(当然这部内容也会极大的牵动女性的权益与地位所以就在这里一起说下吧!)
          首先娶媳妇和生孩子自古就是密不可分的过程,就像鸡生蛋和蛋生鸡一样,好似两个主体但必须并联。
          但如果从男性家庭的视角去分开考虑,就会发男性家庭长辈这里通常指父母和要娶媳妇男性本人的视角是不同的。
          男性父母要在“娶媳妇,生孩子”这组合中,所求的是孩子(孙子),而儿媳妇算是这个过程中赠品,无论她的价值几何。有价值的媳妇算是赚到了;反之也不算赔,只要孩子好,一切都值得。如果婆婆真的想让媳妇好,那么婆媳关系也会不成为千百年来,千千万万家里的出了名的恶性关系。
          而自由恋爱的男性,更注重爱情也就是和老婆之间的关系,而孩子是则是后来才会出现的“爱的结晶”。所自由恋爱除了带球上位领证的情侣,都要先过上几年的二人世界,然后才在各种催促下生娃。当然那种相亲没感情就要生孩子、搭伙过日子的另算。
          随着观念的改变,从男性家庭视角出发,“娶媳妇,生孩子”的这个必然的组合出现了问题。“生孩子”这种动力还有男性家庭中存在,在男性家庭里“娶媳妇”却没人有想要了。反而因为要额外付出过高的成本,而选择放弃这个自古以来的必须组合。
          而更糟糕的是从时间尺度上看,随着老人的老去甚至离世和年轻人观念的开放和成熟,对“娶媳妇,生孩子”这个组合的需求性在更加地日渐的减少。
          我知道这听着有点绕,我还是打比方吧,以前中秋节要卖月饼,有一种绑在一起的组合装月饼,那就是蛋黄和五仁的打包卖的。以前在男性家里,蛋黄的月饼有人爱吃,五仁的也有人爱吃,算是经典的月饼王炸组合了。现过中秋节的气氛淡了,蛋黄月饼还有人愿意付钱买来吃,而五仁没有人吃,所要购买这个组合就等于浪费了一半的钱,这让很大一部分家庭采取了观望态度。更重要的是不少人,因为上述原因把买月饼的钱,用来买其它的东西了,没钱还能白嫖月饼吗?
          从塔的角度去看审视结婚、生子的问题,其中只有两个核心KPI。一是新生的孩子。二是供养率。
          生孩子是这点虽然现在只点KPI的50%却是核心中的核心。有很高福利的国家,比例如北欧和西欧,儿童的福利基本免费,还给其家庭发钱,所以他们父母不用供养反而从孩子身上薅一点社会福利。
          供养率如果被笔者解释,就当人收入达不到其消费时,他人提供的弥补和扶持,供给数额和人数越高,供养率越高。
          所以按婚姻法所形成的婚姻关系对于塔来说都是上签。
          比如最基本婚姻,生了孩子要养大,有了媳妇也要提供一定资金供养。
          而所谓上上签是再提高新生人数或供养率,比如生个二胎并能保证他们长大成人,或者把岳父、岳母或小舅子也拉入供养范围,这样虽然辛苦供养者,却减少了国家的供养压力。
          而在婚姻法的框架内,就算离婚也是上签保底,因为孩子生了且有了基础的长大保证,女性还能拿到一笔资金起到一定供养作用。
          所以塔推行婚姻是不遗余力的。
          但是天不随人愿,男人不干了,他们也想自己多享受自己挣的钱,男人开始远离婚姻,不生不供养,这就是下下签了。
          所以一定要进可能把下下签转化掉,既然上签难以转化,那就算妥协也要把下签尽可能转化成中签。而能生一个孩子并保证能把这个孩子抚养成人,就已经是中签保底。
          时代变了技术有了,娶妻生子解绑了,所以外娶也好,代yun也好,只要能生能养就算对核心KPI最大做贡献了。女性太作把婚姻弄没了,不能拉全体社会陪葬吧!
          当然如果上面的东西开了口子,那么女性的地位也就……
          ------------------------------------------------------------------------------------------------------
          我动笔这篇文章是2024年十一假期末,拖拖拉拉了写到接近20号,才发现狗东出现了大乐子。不得不说中国速度就是快,上面文章二、三年以后的要发生的事情,可能一年甚至半年就要出现。这个事件别的其它方面,有的博主已经讲的很透彻了,但是从这篇文章出发我想提出另一个角度。女性不要认为狗东这次事件是一群一辈在都会在底层打工的屌丝闹事。狗东产品价格平日比其它网站在高个5%-10%点但服务却很好。而这部分对价格不敏感男性客户可是未来社会中高领导的主力后备军,或者他们已经是了。他们会不会把这种态度放到人事招聘和婚恋上呢?事实总会有答案是吧?!


          IP属地:山东5楼2024-12-06 12:21
          收起回复
            辛苦您了这么多字我也认认真真看完了每一个标点符号我也认真看了。
            确实这样,可能只有时间说了算。


            IP属地:湖南6楼2024-12-06 13:35
            收起回复
              时间太乐观了,中国这么多人,网络上反拳才多少万,相当一部分男的现实里该怎么样还怎么样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12-06 14:28
              收起回复
                文章很长,辛苦了 写得很详细,分析的很具体。看了一部分先收藏,等有时间慢慢看。
                日韩是与国内最相似的,同属于东亚文化圈,因此很有参考价值。但两个版本略有差异,日服更接近我们口罩以前的状态,女权沉迷于经济繁荣带来的膨胀心态中,以寻求转移支付为主要目标。韩服则更接近当下的牢骚派女权,厌男、恨男是主流。前者容易催生男性躺平,就像文章中提到的日服草食男现象,男性彻底放弃婚恋进而寻求自己“真爱”的事物,而后者更有利于形成男性的统一战线,进而形成舆论对轰的新冷战状态,甚至偶尔会有热战。


                IP属地:辽宁8楼2024-12-06 14:29
                收起回复
                  国内龟龟这么多,我感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警惕速胜论,添狗龟男和cmg还得接着杀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12-06 16:48
                  收起回复
                    挺有价值的一篇文章,男权吧少有的高质量帖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4-12-06 16:59
                    收起回复
                      国内龟龟比例高于日韩,塔比日韩邪,警惕速胜论速败论,这是持久战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12-06 17:00
                      收起回复
                        牛的 作者分析很透彻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24-12-06 17:08
                        回复
                          好文章,使我对于矛盾的关系看的更透彻。我的总结观点是:爱生不生,不生当畜牲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4-12-06 17:33
                          收起回复
                            这篇我看过,不过我觉得以国服的状态学日韩服是很难的,除非↑默许才能让这些市场潜规则成立,否则我实在是想象不到这里的男人们躺平的样子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4-12-06 17:35
                            收起回复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4-12-06 17: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