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观与净土(破障篇)(第二讲)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六面,我们看乙二的忏悔方法。
我们刚刚那一堂课讲到佛教的因果思想,跟一般世间,我们认知的因果思想是不太一样的。世间的因果思想它是很单纯的,就今生论今生。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它完全约今生,佛教对因果思想它不这么认为。
佛法的因果思想是三世两重因果,三世是什么呢?过去,过去生影响到你今生,你今生也会影响到来生,所以它建立了一种两重因果,过去生造的因地,留下的业缘,会影响到你的今生,你今生的习气又会去造新的业,又影响到来生,所以它形成了过去现在一重因果,今生跟来生又一重因果。
当然佛教虽然因果是讲三世,但是当修行的本位,我们是站在今生来看事情。我们从今生叫做继承过去,我们从今生叫做开创未来,我们要做的就是继承过去,开创未来。一个人你学了佛法,第一件事情当然先怎么样--认命,不管你喜不喜欢,你必须要无条件的接受,你前生留下来的业力跟思想,不管你喜不喜欢。因为阿赖耶识是没有选择性的。第八识没有选择性的,这个仓库,你前生是怎么做的,你羡慕别人没有用。
所以当我们开始学佛以后,就要思考一个问题,我到底继承了我前生哪些的优点?没有一个人是十全十美,只有佛陀是十全十美。所以每一个人都有落差,有些人福德力强,有些人智慧善根强,有些人布施强,有些人持戒强,有些人他不会布施也不会持戒,他们会忍辱,你打他骂他他就是不动,这是他的本事。那么找到你的强项,你一定有一个优点,而这个优点一定不是今生形成的,就是你这个优点是别人没有的,这个就是你修行的突破口,你的强项。
当然你也要找到你的缺点,你前生之所以没有往生。你前生没有往生在净土宗这叫做修行失败,你一定有一个盲点;这个盲点你不找出来,它前生怎么祸害你,今生就照同样的方式,临终再障碍你一次。因为这个水流你没有做出改变。什么叫水流?水流就是它有一种可预测性。就这个水呀,有些人的水,他的习惯性是走什么曲线的,它是一个固定的。
为什么佛菩萨的神通力可以预言你来生会怎么样?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确有一定的轨迹嘛,有自己的习惯性的造业的模式,有习惯性的思考模式。因为多生多劫已经形成一定的模式了。所以佛陀为什么说我们生命是一个水流,如果生命只是不断的变化,你今生跟前生没有关系,那佛陀讲波浪就好了,每一个波浪都是一个个体。佛陀在唯识学上说,水流就是有相续的问题,有继承的问题。
所以我们学过唯识学的,会务实的去继承我们的过去,包括好的相续,包括不好的相续。那怎么办呢?就开始处理过去留下来的障碍,就开始忏悔方法,开始讲忏悔了。
那么忏悔的第一件事情---思惟业果。就是佛教很特别,它的修行都是先调整心态--心为业主,它跟外道不一样,外道修了半天,他不会改变心态的,佛法是先有心态才有修行。就是一个马车的思想,一定先有马才有车。就是为什么六度里面,一定先有智慧波罗蜜,才有前面的五度。因为所有的修行要构成乘,一定要有一个马,就是建立一个深信业果的心态。这个有三点,我们把它念一遍:
乙二、忏悔方法(分三:丙一、思惟业果;丙二、生惭愧心;丙三、正修忏法)
丙一、思惟业果
一、业果决定: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二、业果不失: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三、增长广大: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顆子。人生为善恶,果报还如此。
佛法的修学强调心为业主,所以修行之前先导正心态。
第一个心态,思惟业果决定。就是一个人的业跟前世有关。所以你今生接受了前生的业力,那前生的业力再加上你今生的执取造作,又形成了一个新的业力,又影响到来生。所以因果是丝毫不爽,就是因果的相续性是绝对没有差错的。就是说,没有一个业是从别人的身上跑到你身上的,没有这回事情。简单讲就是认命。就是你有这个坏习惯,你有这个业力,你不要不服气,就算你今生没有做,也是你前生做的。我再讲一次,没有一个业力是别人给你的,说别人把业丢给你,不可能!所以第一个、业果决定。跟你自己一定有关系,可能今生、可能前生、或者是前几生等等。
第二个、业果不失。如果你不处理,它永远不会消失掉,这个就是因缘轨则,这就是水流思想,当水流从上游流下来,有干净的水,有肮脏的水,这一滩肮脏的水你不处理,它不会自己消失掉的,假使百千劫,所造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你不处理它不会自己消失。它不但不会自己消失,还会怎么样?
第三、增长广大。最可怕就在这里,你越晚处理越难处理,就是春天本来是种一个小种子,这个种子很小,像一个小粒黍一样。等到这个种子吸收了阳光、水分、泥土的养分以后,它长出来是万颗的果子。所以人生为善为恶,一开始都是很微小,但是因为你的轻忽放纵、辗转相续,最后果报变成不可思议。
这三个当中最重要引发我们惭愧心的,当然是第三个,就是增长广大。业力简单一句话就讲完了,越早处理越好,因为它不会消失掉;你拖得越久,你以后越难处理,就是这个概念。所以我们的惭愧心,来自于对业果的思惟,对真理的观察。好,有了思惟业果,就可以生起惭愧心了,看第二段。
丙二、生惭愧心
既识起因,能感后习,一、感种类相续而起。二、招苦报生后当受。今改前非,将修后是,从缘生灭,斯苦世法。于彼恶业,特生厌贱,发重惭愧,立对治过,洗心忏悔。—《业疏》—
那么我们一开始是先探讨业因,是前生的业力跟思想留下来的一个问题。对未来来说呢,如果我们不处理,能感后习:
第一个、感种类相续而起;二、招苦报生后当受。
业力,它的可怕就是,它会影响你的思想,你本来只是在造业,业力本来造了就没了,比方说我今天去批评别人,这批评别人以后,你发觉没有什么,没有发生什么事情,它只是一个业种子,然后你就怎么样,你就养成一个不好的习惯。所有的思想它造一次,我们从种现相熏,你就很喜欢会造第二次,除非你踩刹车。你造第二次,你就更想造第三次,这个是唯识的辗转的观念。
然后慢慢慢慢的感种类相续而起。造善也是这样,一个人会造善,所以为什么好人会越来越好,坏人会越来越糟糕,就是这样子。就是感种类相续而起,一个好的种子,它会带动另外一个好种子,那个好种子又带动另外一个好种子。所以一个人他受了戒,你看为什么受了戒以后,他越来越好,因为他走上一个善的循环。
有些人他越来越堕落,越来越堕落,他控制不了自己。他本来是两个恶种子,后来变成四个恶种子,变成八个恶种子,他没办法自拔,就是感种类相续而起,他刚开始也不想这样子。所以一个人一旦造善、造恶下去以后,他的问题点不是善恶本身而已,他会去招感相类的善恶而一起同时生起。一直到业力成熟的时候,招苦报生后当受,就一次性临终的时候算总账,来生的时候一次到三恶道受果报。所以一个有智慧的人应该怎么办?在业力没有成熟之前。
今改前非,将修后是。
一个有智慧的人,他要事先发觉自己的问题点,你千万不要变成果报现前了,你就来不及了。所以一个有智慧的人,在火烧的很小的时候他就发觉,我的生命有某种不好的相续,应该要赶快忏悔,怎么办呢?
从缘生灭,斯苦世法。佛教里面有很多的忏悔法门,大智慧的佛陀开了很多的药,只要你正确的吃,在早期治病的时候是最好治的,在临终之前一定可以把你所有病治好,所以叫法力不可思议。所以从佛法的修学,绝对可以消灭这种未来的痛苦,只要你方法正确。那在忏悔之前,很重要一个观念:
于彼恶业,特生厌戝,发重惭愧,立对治过,洗心忏悔。
第一个、忏悔之前,对于自己所造的罪业,要产生厌恶、呵责。你要告诉你自己,这样做是不对的,是不好的,对自己是过失的,会增长痛苦的,这第一个。
第二个、生起惭愧心。
第三个、修行对治的方法;拜忏、念佛等等。
总之洗心忏悔,这个就是透过对业果的思惟;业果有三种思惟,业果决定、业果不失、增长广大,然后生起惭愧心,勇敢的面对自己的过失。因为你的生命还在,你还有希望。
就是说有些事情,在你人生还在的时候,你是有机会的;等到你哪一天躺在加护病房了,你的生命就不是你可以决定了。因为你躺在加护病房,那你的人生只有一句话就讲完了,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那就由业力来审判了,你没有讲话余地了,你该到哪里就到哪里去了。
我再讲一次,你进入加护病房之前,你还有很大的机会,做生命的反转。佛法多的是方法,在你身体健康的时候,你的心识还清楚的时候,你可以很快的去改变你,扭转你的生命。如果你不做,等到你哪天躺在加护病房,你就完全放弃你的主导力了,就完全由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你就等候业力来处理你了。
所以我们必须要把握现在,生命还在,因为六道里面,人道是唯一一个能够透过修行改变生命的唯一一道。因为他的头脑清楚,他可以思维法义,他可以做种种的修学,这就是我们的机会。所以得到人身,是你人生里面唯一的机会。
那么有了惭愧心以后,这就好办了,就是方法的问题了。我们看丙三的正修忏法,先看事忏:
一、责心忏:自责己心,令生厌离。
二、作法忏:向清净大小乘僧,发露忏悔。
三、取相忏:若二七、三七乃至一年,以见好相为期,此须至诚恳切,外假壇仪,内资理观,凡法华、方等、大悲、占察、八十八佛等一切行法,皆属于取相忏摄。能灭根本重罪,令净戒复生,亦能灭七逆罪,使重报轻受。
那么大乘的忏法有三大块,
下品罪
第一个、责心忏。这个针对有受戒的,受了戒以后,你犯的是下品罪,不管受五戒也好,菩萨戒也好,它属于下品的。下品一般来说就是比较轻的。就是你可能造这个罪,没有把它造圆满,你去批评别人,批评到一半你马上踩刹车。这个业没有造圆满,就属于下品。然后你向佛菩萨忏悔,呵责自己,你永远不再造作,重点在于呵责、断相续。
中品罪
第二个、作法忏。作法忏就是中品,这个业你已经造了,但是它不是属于根本重罪,不是杀、盗、淫、妄的根本重罪,比较属于枝末的,但是这个业已经造圆满了,一般来说是中品的。你向出家众,或者同梵行的。什么叫同梵行呢?你受五戒,你同参道友也是受五戒。比方说你这个是恶口,批评别人,那对方也是受五戒,就可以了,这条戒他是清净的,他没有批评别人,这条戒他就可以接受你忏悔。你受菩萨戒的,找受菩萨戒的也可以,只要接受忏悔这个人,你这条罪他没有犯到就可以了,或者曾经犯到他忏悔了,就这条戒他是清净的,他就可以接受你的忏悔,叫做同梵行。五戒找五戒,菩萨戒找菩萨戒,作法忏。或者找不到,向佛菩萨忏悔也可以。
上品罪
第三个、取相忏。这个是我们的重点,犯根本重罪,而这个会障碍往生。那么你应该是要二七、三七乃至一年,重点是见好相为期。这种忏悔就不是一次就完成了,你要在梦中见到花,见到光明,见到你在梦中洗澡等等,后面会说明,要梦中见好相。
那么它的过程要至诚恳切。就是具足惭愧心,有一些拜忏的仪轨,有些要礼拜,有些要发露,有些要念佛、持咒等等。内资理观,外假壇仪。或者是法华忏、方等忏、大悲忏、占察忏、八十八佛等,一切行法,都属于取相忏摄。它可以灭除我们四根本重罪,令戒体清净,或者灭除七逆的重罪,使重报轻受。这个灭罪的力量非常的大,取相忏。那么取相忏有五个条件。我们把它念一遍,取相忏具足五缘
一、请圣明证。二、说己罪名。三、立定誓愿。四、读诵礼拜。五、如教明证。
取相忏是我们一般来说,净土宗必修的,你一辈子至少要修一次取相忏。我们建议,一个人要临终无障碍,你在临终之前,要修一个百日忏悔法。一百天。找一个忏法,方等忏、法华忏或者八十八佛。在拜忏之前有五个重点:
第一个、请圣明证。你要找一个本尊,八十八佛的本尊就是普贤菩萨,大悲忏的本尊是观世音菩萨,它有一个佛菩萨做证明,来证明你的忏悔,证明你的惭愧,证明你的清净,最后证明你的清净。一定要有一个圣人,佛菩萨来做你的忏悔主。
第二个、说己罪名。没有人拜忏不知道你犯了什么罪?佛陀说的应病与药嘛,你不能拜一个糊涂忏,拜了半天你要拜什么?忏什么?我也不知道。你一定要经过你的审查,知道你的身口意,哦!我可能哪一方面有问题,我今生才会流转,那么要找到自己的过失,把它发露出来,然后呵责自己。
第三个、立定誓愿。发露是针对过去,发愿是针对未来,你希望未来怎么样,我希望我未来宁舍得生命不再犯罪。先不管做得到做不到,忏悔是理想化的。诸位,忏悔跟受戒是一个道理,说我誓断一切恶,你做得到吗,未必!但是你当时必须发这样的愿。你才会得戒体。忏悔也是一样,你可能以后遇境逢缘又会再犯,有可能。但是你现在不要管这些,你要观想你,你现在是百分之百的决心,宁舍生命绝对不再犯。你要有一种清净的愿力,这个罪才会灭。
第四个、读诵礼拜。要有一些忏悔的仪轨,身业的礼拜,口业的读诵等等。一般来说,你选一个忏法,它都会有一些,它都会指导你。
第五个、如教明证。就是我们前面说的,梦中见好相,这五个重点。
这个事修,至少要一百天才有效果。就是你每一天都要拜一部,八十八佛也好,或者是方等忏也好,每天拜一部连续拜一百天。如果见好相,就恭喜你。没有见好相,休息一下,过一段时间再拜,百日。你拜三个百日,就达到藕益大师说的一年,就可以了。不管你有没有见好相,你拜三个百日,这个业就算没有全部干净,它也产生不了太大力量。
所以蕅益大师他认为,拜忏以一年;二七、三七乃至一年,这是个很好的一个时间点。一年有些人他很难坚持那么久,因为你惭愧心很难相续,所以我们把一年切成三块:百日、百日、百日。百日以后休息一段时间,再冲个百日,再百日。那你如果在某一个百日当中见好相了,那就可以了,就清静了。----净界法师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六面,我们看乙二的忏悔方法。
我们刚刚那一堂课讲到佛教的因果思想,跟一般世间,我们认知的因果思想是不太一样的。世间的因果思想它是很单纯的,就今生论今生。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它完全约今生,佛教对因果思想它不这么认为。
佛法的因果思想是三世两重因果,三世是什么呢?过去,过去生影响到你今生,你今生也会影响到来生,所以它建立了一种两重因果,过去生造的因地,留下的业缘,会影响到你的今生,你今生的习气又会去造新的业,又影响到来生,所以它形成了过去现在一重因果,今生跟来生又一重因果。
当然佛教虽然因果是讲三世,但是当修行的本位,我们是站在今生来看事情。我们从今生叫做继承过去,我们从今生叫做开创未来,我们要做的就是继承过去,开创未来。一个人你学了佛法,第一件事情当然先怎么样--认命,不管你喜不喜欢,你必须要无条件的接受,你前生留下来的业力跟思想,不管你喜不喜欢。因为阿赖耶识是没有选择性的。第八识没有选择性的,这个仓库,你前生是怎么做的,你羡慕别人没有用。
所以当我们开始学佛以后,就要思考一个问题,我到底继承了我前生哪些的优点?没有一个人是十全十美,只有佛陀是十全十美。所以每一个人都有落差,有些人福德力强,有些人智慧善根强,有些人布施强,有些人持戒强,有些人他不会布施也不会持戒,他们会忍辱,你打他骂他他就是不动,这是他的本事。那么找到你的强项,你一定有一个优点,而这个优点一定不是今生形成的,就是你这个优点是别人没有的,这个就是你修行的突破口,你的强项。
当然你也要找到你的缺点,你前生之所以没有往生。你前生没有往生在净土宗这叫做修行失败,你一定有一个盲点;这个盲点你不找出来,它前生怎么祸害你,今生就照同样的方式,临终再障碍你一次。因为这个水流你没有做出改变。什么叫水流?水流就是它有一种可预测性。就这个水呀,有些人的水,他的习惯性是走什么曲线的,它是一个固定的。
为什么佛菩萨的神通力可以预言你来生会怎么样?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确有一定的轨迹嘛,有自己的习惯性的造业的模式,有习惯性的思考模式。因为多生多劫已经形成一定的模式了。所以佛陀为什么说我们生命是一个水流,如果生命只是不断的变化,你今生跟前生没有关系,那佛陀讲波浪就好了,每一个波浪都是一个个体。佛陀在唯识学上说,水流就是有相续的问题,有继承的问题。
所以我们学过唯识学的,会务实的去继承我们的过去,包括好的相续,包括不好的相续。那怎么办呢?就开始处理过去留下来的障碍,就开始忏悔方法,开始讲忏悔了。
那么忏悔的第一件事情---思惟业果。就是佛教很特别,它的修行都是先调整心态--心为业主,它跟外道不一样,外道修了半天,他不会改变心态的,佛法是先有心态才有修行。就是一个马车的思想,一定先有马才有车。就是为什么六度里面,一定先有智慧波罗蜜,才有前面的五度。因为所有的修行要构成乘,一定要有一个马,就是建立一个深信业果的心态。这个有三点,我们把它念一遍:
乙二、忏悔方法(分三:丙一、思惟业果;丙二、生惭愧心;丙三、正修忏法)
丙一、思惟业果
一、业果决定: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二、业果不失: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三、增长广大: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顆子。人生为善恶,果报还如此。
佛法的修学强调心为业主,所以修行之前先导正心态。
第一个心态,思惟业果决定。就是一个人的业跟前世有关。所以你今生接受了前生的业力,那前生的业力再加上你今生的执取造作,又形成了一个新的业力,又影响到来生。所以因果是丝毫不爽,就是因果的相续性是绝对没有差错的。就是说,没有一个业是从别人的身上跑到你身上的,没有这回事情。简单讲就是认命。就是你有这个坏习惯,你有这个业力,你不要不服气,就算你今生没有做,也是你前生做的。我再讲一次,没有一个业力是别人给你的,说别人把业丢给你,不可能!所以第一个、业果决定。跟你自己一定有关系,可能今生、可能前生、或者是前几生等等。
第二个、业果不失。如果你不处理,它永远不会消失掉,这个就是因缘轨则,这就是水流思想,当水流从上游流下来,有干净的水,有肮脏的水,这一滩肮脏的水你不处理,它不会自己消失掉的,假使百千劫,所造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你不处理它不会自己消失。它不但不会自己消失,还会怎么样?
第三、增长广大。最可怕就在这里,你越晚处理越难处理,就是春天本来是种一个小种子,这个种子很小,像一个小粒黍一样。等到这个种子吸收了阳光、水分、泥土的养分以后,它长出来是万颗的果子。所以人生为善为恶,一开始都是很微小,但是因为你的轻忽放纵、辗转相续,最后果报变成不可思议。
这三个当中最重要引发我们惭愧心的,当然是第三个,就是增长广大。业力简单一句话就讲完了,越早处理越好,因为它不会消失掉;你拖得越久,你以后越难处理,就是这个概念。所以我们的惭愧心,来自于对业果的思惟,对真理的观察。好,有了思惟业果,就可以生起惭愧心了,看第二段。
丙二、生惭愧心
既识起因,能感后习,一、感种类相续而起。二、招苦报生后当受。今改前非,将修后是,从缘生灭,斯苦世法。于彼恶业,特生厌贱,发重惭愧,立对治过,洗心忏悔。—《业疏》—
那么我们一开始是先探讨业因,是前生的业力跟思想留下来的一个问题。对未来来说呢,如果我们不处理,能感后习:
第一个、感种类相续而起;二、招苦报生后当受。
业力,它的可怕就是,它会影响你的思想,你本来只是在造业,业力本来造了就没了,比方说我今天去批评别人,这批评别人以后,你发觉没有什么,没有发生什么事情,它只是一个业种子,然后你就怎么样,你就养成一个不好的习惯。所有的思想它造一次,我们从种现相熏,你就很喜欢会造第二次,除非你踩刹车。你造第二次,你就更想造第三次,这个是唯识的辗转的观念。
然后慢慢慢慢的感种类相续而起。造善也是这样,一个人会造善,所以为什么好人会越来越好,坏人会越来越糟糕,就是这样子。就是感种类相续而起,一个好的种子,它会带动另外一个好种子,那个好种子又带动另外一个好种子。所以一个人他受了戒,你看为什么受了戒以后,他越来越好,因为他走上一个善的循环。
有些人他越来越堕落,越来越堕落,他控制不了自己。他本来是两个恶种子,后来变成四个恶种子,变成八个恶种子,他没办法自拔,就是感种类相续而起,他刚开始也不想这样子。所以一个人一旦造善、造恶下去以后,他的问题点不是善恶本身而已,他会去招感相类的善恶而一起同时生起。一直到业力成熟的时候,招苦报生后当受,就一次性临终的时候算总账,来生的时候一次到三恶道受果报。所以一个有智慧的人应该怎么办?在业力没有成熟之前。
今改前非,将修后是。
一个有智慧的人,他要事先发觉自己的问题点,你千万不要变成果报现前了,你就来不及了。所以一个有智慧的人,在火烧的很小的时候他就发觉,我的生命有某种不好的相续,应该要赶快忏悔,怎么办呢?
从缘生灭,斯苦世法。佛教里面有很多的忏悔法门,大智慧的佛陀开了很多的药,只要你正确的吃,在早期治病的时候是最好治的,在临终之前一定可以把你所有病治好,所以叫法力不可思议。所以从佛法的修学,绝对可以消灭这种未来的痛苦,只要你方法正确。那在忏悔之前,很重要一个观念:
于彼恶业,特生厌戝,发重惭愧,立对治过,洗心忏悔。
第一个、忏悔之前,对于自己所造的罪业,要产生厌恶、呵责。你要告诉你自己,这样做是不对的,是不好的,对自己是过失的,会增长痛苦的,这第一个。
第二个、生起惭愧心。
第三个、修行对治的方法;拜忏、念佛等等。
总之洗心忏悔,这个就是透过对业果的思惟;业果有三种思惟,业果决定、业果不失、增长广大,然后生起惭愧心,勇敢的面对自己的过失。因为你的生命还在,你还有希望。
就是说有些事情,在你人生还在的时候,你是有机会的;等到你哪一天躺在加护病房了,你的生命就不是你可以决定了。因为你躺在加护病房,那你的人生只有一句话就讲完了,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那就由业力来审判了,你没有讲话余地了,你该到哪里就到哪里去了。
我再讲一次,你进入加护病房之前,你还有很大的机会,做生命的反转。佛法多的是方法,在你身体健康的时候,你的心识还清楚的时候,你可以很快的去改变你,扭转你的生命。如果你不做,等到你哪天躺在加护病房,你就完全放弃你的主导力了,就完全由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你就等候业力来处理你了。
所以我们必须要把握现在,生命还在,因为六道里面,人道是唯一一个能够透过修行改变生命的唯一一道。因为他的头脑清楚,他可以思维法义,他可以做种种的修学,这就是我们的机会。所以得到人身,是你人生里面唯一的机会。
那么有了惭愧心以后,这就好办了,就是方法的问题了。我们看丙三的正修忏法,先看事忏:
一、责心忏:自责己心,令生厌离。
二、作法忏:向清净大小乘僧,发露忏悔。
三、取相忏:若二七、三七乃至一年,以见好相为期,此须至诚恳切,外假壇仪,内资理观,凡法华、方等、大悲、占察、八十八佛等一切行法,皆属于取相忏摄。能灭根本重罪,令净戒复生,亦能灭七逆罪,使重报轻受。
那么大乘的忏法有三大块,
下品罪
第一个、责心忏。这个针对有受戒的,受了戒以后,你犯的是下品罪,不管受五戒也好,菩萨戒也好,它属于下品的。下品一般来说就是比较轻的。就是你可能造这个罪,没有把它造圆满,你去批评别人,批评到一半你马上踩刹车。这个业没有造圆满,就属于下品。然后你向佛菩萨忏悔,呵责自己,你永远不再造作,重点在于呵责、断相续。
中品罪
第二个、作法忏。作法忏就是中品,这个业你已经造了,但是它不是属于根本重罪,不是杀、盗、淫、妄的根本重罪,比较属于枝末的,但是这个业已经造圆满了,一般来说是中品的。你向出家众,或者同梵行的。什么叫同梵行呢?你受五戒,你同参道友也是受五戒。比方说你这个是恶口,批评别人,那对方也是受五戒,就可以了,这条戒他是清净的,他没有批评别人,这条戒他就可以接受你忏悔。你受菩萨戒的,找受菩萨戒的也可以,只要接受忏悔这个人,你这条罪他没有犯到就可以了,或者曾经犯到他忏悔了,就这条戒他是清净的,他就可以接受你的忏悔,叫做同梵行。五戒找五戒,菩萨戒找菩萨戒,作法忏。或者找不到,向佛菩萨忏悔也可以。
上品罪
第三个、取相忏。这个是我们的重点,犯根本重罪,而这个会障碍往生。那么你应该是要二七、三七乃至一年,重点是见好相为期。这种忏悔就不是一次就完成了,你要在梦中见到花,见到光明,见到你在梦中洗澡等等,后面会说明,要梦中见好相。
那么它的过程要至诚恳切。就是具足惭愧心,有一些拜忏的仪轨,有些要礼拜,有些要发露,有些要念佛、持咒等等。内资理观,外假壇仪。或者是法华忏、方等忏、大悲忏、占察忏、八十八佛等,一切行法,都属于取相忏摄。它可以灭除我们四根本重罪,令戒体清净,或者灭除七逆的重罪,使重报轻受。这个灭罪的力量非常的大,取相忏。那么取相忏有五个条件。我们把它念一遍,取相忏具足五缘
一、请圣明证。二、说己罪名。三、立定誓愿。四、读诵礼拜。五、如教明证。
取相忏是我们一般来说,净土宗必修的,你一辈子至少要修一次取相忏。我们建议,一个人要临终无障碍,你在临终之前,要修一个百日忏悔法。一百天。找一个忏法,方等忏、法华忏或者八十八佛。在拜忏之前有五个重点:
第一个、请圣明证。你要找一个本尊,八十八佛的本尊就是普贤菩萨,大悲忏的本尊是观世音菩萨,它有一个佛菩萨做证明,来证明你的忏悔,证明你的惭愧,证明你的清净,最后证明你的清净。一定要有一个圣人,佛菩萨来做你的忏悔主。
第二个、说己罪名。没有人拜忏不知道你犯了什么罪?佛陀说的应病与药嘛,你不能拜一个糊涂忏,拜了半天你要拜什么?忏什么?我也不知道。你一定要经过你的审查,知道你的身口意,哦!我可能哪一方面有问题,我今生才会流转,那么要找到自己的过失,把它发露出来,然后呵责自己。
第三个、立定誓愿。发露是针对过去,发愿是针对未来,你希望未来怎么样,我希望我未来宁舍得生命不再犯罪。先不管做得到做不到,忏悔是理想化的。诸位,忏悔跟受戒是一个道理,说我誓断一切恶,你做得到吗,未必!但是你当时必须发这样的愿。你才会得戒体。忏悔也是一样,你可能以后遇境逢缘又会再犯,有可能。但是你现在不要管这些,你要观想你,你现在是百分之百的决心,宁舍生命绝对不再犯。你要有一种清净的愿力,这个罪才会灭。
第四个、读诵礼拜。要有一些忏悔的仪轨,身业的礼拜,口业的读诵等等。一般来说,你选一个忏法,它都会有一些,它都会指导你。
第五个、如教明证。就是我们前面说的,梦中见好相,这五个重点。
这个事修,至少要一百天才有效果。就是你每一天都要拜一部,八十八佛也好,或者是方等忏也好,每天拜一部连续拜一百天。如果见好相,就恭喜你。没有见好相,休息一下,过一段时间再拜,百日。你拜三个百日,就达到藕益大师说的一年,就可以了。不管你有没有见好相,你拜三个百日,这个业就算没有全部干净,它也产生不了太大力量。
所以蕅益大师他认为,拜忏以一年;二七、三七乃至一年,这是个很好的一个时间点。一年有些人他很难坚持那么久,因为你惭愧心很难相续,所以我们把一年切成三块:百日、百日、百日。百日以后休息一段时间,再冲个百日,再百日。那你如果在某一个百日当中见好相了,那就可以了,就清静了。----净界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