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吧 关注:219,328贴子:234,669
  • 0回复贴,共1

长期冷冻馒头会长黄曲霉毒素?还能吃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近期,有一个视频在多个平台登上了热搜,视频声称 “研究发现:冷冻馒头不能吃,冷冻超过两天就会长黄曲霉毒素”,这引起了众人的关注。那么,冷冻馒头在冷冻两天后真的会产生黄曲霉毒素吗?真的就不能吃了吗?

从当下科学研究的实际状况而言,所谓“冷冻馒头冷冻超两天会长黄曲毒素且不能吃”的说法极大地夸大了冷冻馒头潜在的风险。
发布此消息的自媒体也未给出该研究的准确信息,诸如具体的论文题目、研究团队等关键内容,对于涉及科学研究的报道来讲,这样的信息缺失使其可信度大打折扣。
尽管人们对黄曲霉毒素心存畏惧,但事实上该毒素的产生条件并非如大众所臆想的那般简单。其一,黄曲霉菌种类繁多,仅有部分特定种类的黄曲霉菌株才能够产生黄曲霉毒素。其二,妥善保存于冰箱冷冻室的馒头通常难以滋生黄曲霉。
这是因为黄曲霉对冰箱的冷冻环境并不 “青睐”,对馒头也缺乏 “兴趣”。具体来讲,在环境方面,黄曲霉产生毒素需特定条件,其中温度与湿度是两个关键要素。
黄曲霉可在 10 至 45℃的环境中生长,其最适宜生长温度在 30℃左右,然而冰箱冷冻室温度为 -18℃,如此低温使其难以良好生长;黄曲霉最适宜的湿度约为 85%,而冰箱冷冻室环境过于干燥。
或许有人会质疑,即便没有黄曲霉,其他霉菌是否会致使冷冻馒头发霉呢?实际上,对于大多数霉菌而言,其适宜生长的温度处于 10 至 40℃之间,正常情况下冰箱冷冻室 -18℃的温度使得只要馒头在放入冷冻室时未发霉,那么在短短两天的正确冷冻存储过程中发霉的概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黄曲霉毒素源于黄曲霉,黄曲霉属于一种霉菌,在自然界中作为腐生真菌广泛分布,能够寄生于粮食、食品以及饲料里进行生长和繁殖。需要明确的是,黄曲霉本身并无毒性,真正有毒的是它们所产生的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给人体与动物带来的危害,重点体现在其具备免疫抑制性,还有致突变、致癌以及致畸等危害性方面。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癌症研究机构已将黄曲霉毒素 B1 划定为 Ⅰ 类致癌物,其主要危害在于会提升患肝癌的风险。
那究竟要怎样正确地去防范黄曲霉所带来的风险呢?其实记住以下两条就行:
其一,黄曲霉毒素最关键的来源是那些已经发霉的粮食谷物以及坚果,像发霉的大米、玉米、花生等等皆是如此。平日里购买的大米、玉米等物品,在储存期间务必要做好防霉工作,并且尽量不要去购买土榨花生油。
其二,黄曲霉毒素的味道很苦,要是在食用花生、坚果这类食物时察觉到有苦味,需马上吐出来,然后及时漱口。
总而言之,黄曲霉毒素对我们的健康确实存在危害,不过只要是正确保存的冷冻馒头,其环境并不利于黄曲霉菌生长,也不会产生黄曲霉毒素,大家可以放心购买并食用。


IP属地:福建1楼2024-12-12 08:4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