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三舍法,主要内容为:将太学分为外舍,内舍和上舍三个程度不同,依次递升的等级。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33a07ee377adcbef01347e0e9caf2e0e/c7acecfdfc039245358aa628c194a4c27d1e25b8.jpg?tbpicau=2025-02-23-05_ba28e738eadeca79f55176464a670d1b)
太学生相应分为三部分,初入太学者经过考试合格进入外舍肄业,为外舍生。
外舍每月考试一次,每年举行一次公试,成绩获得第一第二等者,再参考平日行艺,升入内舍肄业,为内舍生。
内舍每两年举行一次考试,成绩为优,平两等者,再参考平日行艺,升入上舍肄业,为上舍生。
评价:“三舍法”是在太学内部建立起来的,对学生的考察和选拔力求做到将平时行艺与考试相结合,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太学的教学质量,同时又将上舍考试与科举结合起来,融育才与选才于太学,学校不仅担任养士的任务,而且具有取士的职能。这是中国古代太学管理制度上的一项创新。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33a07ee377adcbef01347e0e9caf2e0e/c7acecfdfc039245358aa628c194a4c27d1e25b8.jpg?tbpicau=2025-02-23-05_ba28e738eadeca79f55176464a670d1b)
太学生相应分为三部分,初入太学者经过考试合格进入外舍肄业,为外舍生。
外舍每月考试一次,每年举行一次公试,成绩获得第一第二等者,再参考平日行艺,升入内舍肄业,为内舍生。
内舍每两年举行一次考试,成绩为优,平两等者,再参考平日行艺,升入上舍肄业,为上舍生。
评价:“三舍法”是在太学内部建立起来的,对学生的考察和选拔力求做到将平时行艺与考试相结合,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太学的教学质量,同时又将上舍考试与科举结合起来,融育才与选才于太学,学校不仅担任养士的任务,而且具有取士的职能。这是中国古代太学管理制度上的一项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