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回复贴,共1

微机全自动胶质层测定仪的使用方法,怎么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全自动胶质层测定仪是一种用于测定煤样胶质层特性的专业设备,其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对于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以下是对全自动胶质层测定仪详细使用方法的介绍。
在使用全自动胶质层测定仪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首先,确保煤样的准备符合相关标准。胶质层测定用的煤样应符合GB474《煤样的制备方法》,并达到空气干燥状态。煤样应以对辊破碎机破碎全部通过1.5mm圆孔筛,但不得过度粉碎。同时,煤样应严格防止氧化,应装在密封的容器中,储存在阴凉处,从制样到试验的时间不应超过半个月。
接下来是试验前的具体准备步骤。首先,仔细清洁煤杯内壁、杯底、热电偶铁管及压力盘等部件,去除上次试验遗留下来的焦屑、炭黑等杂质,确保各部件表面干净光滑。在清洁过程中,不得使用金属工具,而应使用金刚砂布等合适的工具,并特别注意清洁煤杯底受热面和沟槽等部位。
然后,制作测定胶质层层面用的单层纸管和石棉圆垫。纸管应用香烟纸粘制,直径约为2.5—3mm,高度约为48—53mm。石棉圆垫一般用厚度为0.5—1.0mm的石棉纸做成,直径为59mm,其中下部圆垫上有一供热电偶铁管穿过的圆孔,上部石棉垫有两个孔,一个供热电偶铁管穿过,另一个供钢棍通过。
装煤杯是另一个关键步骤。将杯底放入煤杯中,确保沟槽落到底,并使杯底的凹槽中心点与压力盘上放热电偶的孔洞中心点对准。然后依次放入石棉垫、滤纸条和煤样。煤样应分四次装入,每次装完后用金属针将其拔平,不得捣固。装完煤样后,将上部石棉垫铺在煤样上,并将露出的滤纸条边缘折复于石棉垫之上。接着放入带有探针导向管的压力盘,用压板将热电偶及钢棍固定,然后将装好的煤杯放入上部砖垛的炉孔中,连接压力盘与杠杆,挂上砝码,调节杠杆至水平。
在控制器操作方面,首先接通电源,控制器将自动进入自检状态,显示“……Tdy……”并有报警声,按“消音”键消音。约30秒后自检结束,控制器将显示试验时间、要求温度、前后炉实际炉温等信息。初始要求温度的确定也是关键一步。若初始前、后炉温的平均值小于40℃,则认为是冷炉启动,初始要求炉温定为20℃,试验时间定为0,经过2分钟后,以10℃/分的速率增加。若初始实际炉温的平均值大于40℃,则认为是暖炉启动,初始炉温将定为初始要求炉温,并自动计算出相应的试验时间。
在试验过程中,要求温度的增加速率在200℃之前为10℃/分,200~250℃之间为5℃/分,250℃以上为3℃/分。炉子的实际温度不断与要求值比较,进行自动调节,以谋求与要求值一致。国标规定,二值的允许偏差在250~350℃之间为±10℃,350~600℃之间为±5℃,600℃以上为±10℃。当超出这个允许偏差一定时间后,仪器将报警,并显示Err3代号,此时应按“消音”键消音,并尝试调整温度以符合要求。如果仍然超出允许偏差,则过一段时间会再次报警和显示Err3代号。
在试验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些操作细节。例如,当要求温度首次到达200℃时,它会改写成前后炉温的平均值,以改善250℃后的温度跟踪性能。升温到要求温度250℃时,仪器会报警,通知化验人员抄表和绘图。然后每10分钟自动报警一次,操作人员进行记录,直到试验结束为止。如果在自动调温难以符合要求时,操作人员可采取按两下“触发”键,强制要求温度(及对应试验时间)与前后炉实际温度的平均值相靠近一次。
此外,在试验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些安全事项。例如,在操作过程中应避免样品受到污染和损坏,注意防止操作不当等事故发生。同时,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产生化学反应等危险情况。
试验结束后,需要进行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首先点击“结束实验”“计算结果”键,计算机将按国标要求在监控窗口形成上、下胶面曲线,并精确求出X、Y值,填入相关表格。然后,在上、下胶面曲线上选择各项焦块技术特性,点击每项中的一种情况后,将自动填入试验报告。最后,点击“打印”键输出试验报告,点击“保存”键将试验报告保存在相应目录。
全自动胶质层测定仪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需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和标准,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合理的样品制备、试验前准备、控制器操作以及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我们可以全面了解和掌握煤样的胶质层特性,为煤炭的合理利用和开发提供有力支持。同时,在使用过程中也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优化操作方法和步骤,提高测试效率和准确性。


IP属地:河南1楼2024-12-23 15:31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