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篇可以算是二月份《1张桌子12款器材组成3套系统,编织起了我的HiFi“听音观”(下)》的“续篇”
这篇和之前撰写过的耳机评测会很不一样。
一方面是HIFIMAN ARYA UNVEILED本身就是我非常感兴趣的产品,非常好奇和印象中ARYA到底有啥声音区别,以及和手里的HE1000 V2到底能不能掰手腕;另一方面,年初搭建的“由12件器材组成的3套系统”终于在额外增加2台设备,变为14件后,彻底完成了这次对自己听音观的深度挖掘和如“朝圣”般的折腾体验。
我已经在不止一篇文章中详细介绍过桌上这12件器材,以及如何折腾的。实不相瞒,在当时我对音源已经足够满意,唯独解码和耳放还是“放不下的包袱”,于是在今年下半年,又折腾起来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解码,换成了在流媒体操作上更出色,经过不断精挑细选才确定的矩声X-SABER 3;就在前几天,又借着听麦景图MHA200的机会中毒了这套耳放。因此截至目前,如果把这套胆耳放收入囊中,真就多了一件袈裟,

这篇和之前撰写过的耳机评测会很不一样。
一方面是HIFIMAN ARYA UNVEILED本身就是我非常感兴趣的产品,非常好奇和印象中ARYA到底有啥声音区别,以及和手里的HE1000 V2到底能不能掰手腕;另一方面,年初搭建的“由12件器材组成的3套系统”终于在额外增加2台设备,变为14件后,彻底完成了这次对自己听音观的深度挖掘和如“朝圣”般的折腾体验。
我已经在不止一篇文章中详细介绍过桌上这12件器材,以及如何折腾的。实不相瞒,在当时我对音源已经足够满意,唯独解码和耳放还是“放不下的包袱”,于是在今年下半年,又折腾起来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解码,换成了在流媒体操作上更出色,经过不断精挑细选才确定的矩声X-SABER 3;就在前几天,又借着听麦景图MHA200的机会中毒了这套耳放。因此截至目前,如果把这套胆耳放收入囊中,真就多了一件袈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