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重病在床,他又身染沉疴。面对高额的治疗费,献县一中老师燕金城几次想放弃治疗。然而同事和学生们却都不放弃,同事送来捐款,学生们为他疾呼——
谁来拯救你
我的老师
本报记者 杨金丽
在市中心医院血液科病房里,献县一中49岁的语文教师燕金城正带着口罩躺在病床上。床头病历卡上写着他的病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我很纠结。”燕金城用这句话形容自己复杂的心情。是呀,病情反反复复,令他身心疲惫;癌症晚期的妻子,还在等着他去照顾;学生刚刚升入高三,都在翘首盼望他重返讲台;一笔笔住院押金,让他备感经济压力;一项项捐款,又让他感到温暖和支撑。
最牵挂重病的妻子
燕金城一直用“愧疚”两个字形容自己对妻子的感情。他总觉得是自己的疏忽和忙碌,耽误了妻子的治疗。
他与妻子1982年结婚,他在献县,她在青县,二人两地分居10多年。好不容易把妻子调到献县,她又出了车祸。后来单位破产,妻子的医疗费也泡了汤,工资更加没有保障。燕老师在献县一中教高中语文,最忙的时候带三个班,还要兼班主任。白天上课,晚上带晚自习,忙得顾不上家。两个孩子高考时,他也正带毕业班,要为100多个孩子操心呀,根本顾不上自己的闺女和儿子。家里的一切都是妻子一人在操劳。
幸运的是,儿女们都争气,先后考上了大学。尽管还要勒紧腰带为孩子们攒学费,但夫妻俩已经很知足了。他们畅想着,再过几年,房贷还上了,孩子毕业了,老两口儿就一身轻松了。
灾难却偏偏降临到这个家。送走孩子们,妻子常说自己出虚汗,浑身没劲儿。他以为是更年期,没往心上放,再加上学校忙,也顾不上陪妻子去看病。就这样一拖再拖,等到实在坚持不住了,到医院一检查,竟是癌症晚期。
这是去年秋天的事。燕金城常常为此自责。妻子早就有了症状呀,就因为自己忙,愣是给耽误了!他陪妻子住院、检查、手术……拿出所有积蓄,不惜把房子抵押贷款为妻治病……他瞒着儿女,自己一个人独自承担……夜深人静时,化疗后的妻子睡熟了,他却无法安眠。这一夜,他一挥而就写成《不能放弃你》一文,表达对妻子的那份深情。
而今,躺在医院的燕金城,心中最牵挂的依然是家中重病的妻。
曾为贫困生奔走呼号
燕金城是10月22日住的院。住院之前,他早就出现了牙龈出血、鼻子出血之类的病症。但学校工作忙,妻子又要再次化疗,他根本顾不上自己。直到住了院,才意识到,自己病了,而且很严重。
学校的老师们也是从住院后才知道他生病的。之前,燕金城在老师们心目中是个铁打的硬汉。家里条件不好,妻子又下岗,可2008年汶川地震,他带头捐款。除了教课,他还兼任学校的通讯宣传工作,且干得有声有色。最让老师们忘不了的是,那一年,他的一篇记叙贫困学生故事的文章《爱是人间美丽的天堂》在《沧州日报》发表后,引起一位香港老人的关注。这位老人资助这个孩子上学,直到大学毕业……老师们知道,燕金城自己拿不出多少钱,可他对贫困学生的那份感情令人感动。他通过自己的笔,把孩子们的故事写成文章,再寄到各种贫困生奖励基金会,争取资助。通过这种形式,几十名贫困生得到了不同形式的资助。而他,把为数不多的稿费又捐给了孩子们。
老师们坐不住了。语文组的几个老师发出倡议,全校老师自发捐款,一天时间,5万元钱汇集到一起,送到燕金城的病床前。手捧这沉甸甸的捐款,燕金城告诉儿子:“这份名单你一定好好保存,不论到什么时候,都要记住这份情!”
学生们为他发帖求助
在献县贴吧上,“献县一中老师燕金城生病了”的帖子引人注目。发帖人,是燕金城的学生李斌等四人。他们用一首小诗,表达对老师的祝愿,并呼吁大家共同救助这个好老师。
“我们的老师/教我们识文断字/教我们知书达理/教我们有感情地诵读/教我们写下青春诗行的艳丽……可是/关于他的病情/他却/只字不提/他一直/在一个人扛着这个秘密/生病了/谁来给我们上课/谁来照顾他家中的病妻/谁还会引经据典给我们‘咬文嚼字’/谁还会不厌其烦地回答我们的问题/我们的老师啊/我们爱你/我们的老师啊/我们想你/你快些康复吧/你快些回来吧/我们想和你在一起……”
这饱含师生深情的诗行,感动了无数人,尤其是他的学生们。他们有的从四面八方赶来看望老师,有的像亲生子女那样,为他跑东跑西。一个曾经因为绣十字绣挨过他批评的女生,正在外地上大学,她卖掉自己的十字绣作品,把赚来的200元钱寄给老师,并说,自己还会绣,还会卖钱寄给老师;一个曾和他抬过杠、顶过嘴、不服管的男生,悄悄将100元钱放在他的枕下……
更有素不相识的博友们,为他送来雪中送炭般的温暖。住院一个月,这份温暖让他一次又一次落泪,一次又一次感动,更给了他强大的心灵支撑。
然而,他的病情直到现在仍未见好转,医生给出的新的治疗方案费用很高,又不在医保范围,5天就要3万多元。如果您想帮助他,请与13180323762(燕老师儿子燕海龙)联系。
谁来拯救你
我的老师
本报记者 杨金丽
在市中心医院血液科病房里,献县一中49岁的语文教师燕金城正带着口罩躺在病床上。床头病历卡上写着他的病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我很纠结。”燕金城用这句话形容自己复杂的心情。是呀,病情反反复复,令他身心疲惫;癌症晚期的妻子,还在等着他去照顾;学生刚刚升入高三,都在翘首盼望他重返讲台;一笔笔住院押金,让他备感经济压力;一项项捐款,又让他感到温暖和支撑。
最牵挂重病的妻子
燕金城一直用“愧疚”两个字形容自己对妻子的感情。他总觉得是自己的疏忽和忙碌,耽误了妻子的治疗。
他与妻子1982年结婚,他在献县,她在青县,二人两地分居10多年。好不容易把妻子调到献县,她又出了车祸。后来单位破产,妻子的医疗费也泡了汤,工资更加没有保障。燕老师在献县一中教高中语文,最忙的时候带三个班,还要兼班主任。白天上课,晚上带晚自习,忙得顾不上家。两个孩子高考时,他也正带毕业班,要为100多个孩子操心呀,根本顾不上自己的闺女和儿子。家里的一切都是妻子一人在操劳。
幸运的是,儿女们都争气,先后考上了大学。尽管还要勒紧腰带为孩子们攒学费,但夫妻俩已经很知足了。他们畅想着,再过几年,房贷还上了,孩子毕业了,老两口儿就一身轻松了。
灾难却偏偏降临到这个家。送走孩子们,妻子常说自己出虚汗,浑身没劲儿。他以为是更年期,没往心上放,再加上学校忙,也顾不上陪妻子去看病。就这样一拖再拖,等到实在坚持不住了,到医院一检查,竟是癌症晚期。
这是去年秋天的事。燕金城常常为此自责。妻子早就有了症状呀,就因为自己忙,愣是给耽误了!他陪妻子住院、检查、手术……拿出所有积蓄,不惜把房子抵押贷款为妻治病……他瞒着儿女,自己一个人独自承担……夜深人静时,化疗后的妻子睡熟了,他却无法安眠。这一夜,他一挥而就写成《不能放弃你》一文,表达对妻子的那份深情。
而今,躺在医院的燕金城,心中最牵挂的依然是家中重病的妻。
曾为贫困生奔走呼号
燕金城是10月22日住的院。住院之前,他早就出现了牙龈出血、鼻子出血之类的病症。但学校工作忙,妻子又要再次化疗,他根本顾不上自己。直到住了院,才意识到,自己病了,而且很严重。
学校的老师们也是从住院后才知道他生病的。之前,燕金城在老师们心目中是个铁打的硬汉。家里条件不好,妻子又下岗,可2008年汶川地震,他带头捐款。除了教课,他还兼任学校的通讯宣传工作,且干得有声有色。最让老师们忘不了的是,那一年,他的一篇记叙贫困学生故事的文章《爱是人间美丽的天堂》在《沧州日报》发表后,引起一位香港老人的关注。这位老人资助这个孩子上学,直到大学毕业……老师们知道,燕金城自己拿不出多少钱,可他对贫困学生的那份感情令人感动。他通过自己的笔,把孩子们的故事写成文章,再寄到各种贫困生奖励基金会,争取资助。通过这种形式,几十名贫困生得到了不同形式的资助。而他,把为数不多的稿费又捐给了孩子们。
老师们坐不住了。语文组的几个老师发出倡议,全校老师自发捐款,一天时间,5万元钱汇集到一起,送到燕金城的病床前。手捧这沉甸甸的捐款,燕金城告诉儿子:“这份名单你一定好好保存,不论到什么时候,都要记住这份情!”
学生们为他发帖求助
在献县贴吧上,“献县一中老师燕金城生病了”的帖子引人注目。发帖人,是燕金城的学生李斌等四人。他们用一首小诗,表达对老师的祝愿,并呼吁大家共同救助这个好老师。
“我们的老师/教我们识文断字/教我们知书达理/教我们有感情地诵读/教我们写下青春诗行的艳丽……可是/关于他的病情/他却/只字不提/他一直/在一个人扛着这个秘密/生病了/谁来给我们上课/谁来照顾他家中的病妻/谁还会引经据典给我们‘咬文嚼字’/谁还会不厌其烦地回答我们的问题/我们的老师啊/我们爱你/我们的老师啊/我们想你/你快些康复吧/你快些回来吧/我们想和你在一起……”
这饱含师生深情的诗行,感动了无数人,尤其是他的学生们。他们有的从四面八方赶来看望老师,有的像亲生子女那样,为他跑东跑西。一个曾经因为绣十字绣挨过他批评的女生,正在外地上大学,她卖掉自己的十字绣作品,把赚来的200元钱寄给老师,并说,自己还会绣,还会卖钱寄给老师;一个曾和他抬过杠、顶过嘴、不服管的男生,悄悄将100元钱放在他的枕下……
更有素不相识的博友们,为他送来雪中送炭般的温暖。住院一个月,这份温暖让他一次又一次落泪,一次又一次感动,更给了他强大的心灵支撑。
然而,他的病情直到现在仍未见好转,医生给出的新的治疗方案费用很高,又不在医保范围,5天就要3万多元。如果您想帮助他,请与13180323762(燕老师儿子燕海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