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人的一知半解,作个抛砖引玉吧。
最著名的“消耗战”就是来源于粟裕在华野7月分兵失利后的总结里。他不认为是失败,而只是消耗战。哪到底是不是失败呢?我个人认为是失败,原因有以下:1、没有达到分兵目的,攻不克收不住,鲁南作战和南麻临枸都没有攻下,反而把临枸丢了,导致山东解放区被一分为二。2、损失过大,约5-7万损失。3、从战略对峙到全面撤退,形势恶化。
哪为什么粟裕不承认失败而定义为“消耗战”呢?
我认为有可能是以下几个原因:
1、鼓舞我军士气。
2、忽视士兵生命,反正损失有根据地补充,和国军以命换命。
3、面子上挂不住,这一系列都是粟裕提出的作战建议和策划包括实施。
得出一个结论:还是要多读书,不好的可以说成好的,好的可以说成更好的。
最著名的“消耗战”就是来源于粟裕在华野7月分兵失利后的总结里。他不认为是失败,而只是消耗战。哪到底是不是失败呢?我个人认为是失败,原因有以下:1、没有达到分兵目的,攻不克收不住,鲁南作战和南麻临枸都没有攻下,反而把临枸丢了,导致山东解放区被一分为二。2、损失过大,约5-7万损失。3、从战略对峙到全面撤退,形势恶化。
哪为什么粟裕不承认失败而定义为“消耗战”呢?
我认为有可能是以下几个原因:
1、鼓舞我军士气。
2、忽视士兵生命,反正损失有根据地补充,和国军以命换命。
3、面子上挂不住,这一系列都是粟裕提出的作战建议和策划包括实施。
得出一个结论:还是要多读书,不好的可以说成好的,好的可以说成更好的。